陈旭锋
-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开放性手术治疗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 冯智强赖仁发陈旭锋
- 超声骨刀在种植外科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 2015年
- 在种植外科领域中,骨切割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截骨器械,超声骨刀显示出其具有软组织保护、振动少等独特的优点,保证了手术的精确、高效、安全。目前,其已在种植外科中有较多的应用。本文就超声骨刀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种植外科中的应用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 陈旭锋陈铁赖仁发
- 关键词:超声骨刀骨切割种植外科
- 去抗原猪松质骨修复犬颌骨缺损的影像学分析
- 2017年
- 目前临床应用的异种骨多来源于牛,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猪骨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因此,本研究利用去抗原猪松质骨修复狗下颌骨缺损,并进行影像学评价,为后期利用组织工程修复颌骨缺损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通过对4只中国杂种犬施行手术,构建了双侧下颌骨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采取同体双侧对照原则,随机选取一侧用犬自体骨修复(设为对照组),对侧缺损处用去抗原猪松质骨修复(设为实验组),以钛板钛钉分别予以固定,于术后第12周、第24周进行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检查,以SPECT与CT进行图像异机融合。研究结果显示,去抗原猪松质骨改建速度虽然较自体骨为慢,但仍可作为支架材料修复颌骨缺损。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结果或可为临床修复大面积颌骨缺损所需材料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 陈旭锋陆丽红冯智强殷仲达赖仁发
- 关键词:颌骨缺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 3I和奥齿泰种植体系统周围组织稳定性差异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3I种植体和奥齿泰种植体修复后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影响,为临床种植系统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单牙缺失需种植修复的患者42例,分别行3I种植体(23枚)和奥齿泰种植体(26枚)种植修复,于修复后3、6、9和12个月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eri-implant crevicular fluid,PICF)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并选取对侧健康牙作为对照。结果种植体修复后1年,种植体颈部骨组织呈现不断吸收趋势,且奥齿泰种植体骨吸收量大于3I种植体(P<0.05)。在修复后6、9和12个月,3I种植体SBI、PLI均低于奥齿泰种植体(P<0.05),3I种植体AST水平与天然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奥齿泰种植体AST水平高于天然牙(P<0.05)。修复后9、12个月,3I种植体PD明显低于奥齿泰种植体(P<0.05)。结论 3I种植体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及周围牙龈组织的影响较奥齿泰小,但两者在研究期内均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
- 李琪黎凯莹赖仁发冯智强陈旭锋
- 关键词: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组织天冬氨酸转氨酶
- 锥形束CT在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经曲面断层片确定有拟拔除的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牙,但尚不能准确定位第三磨牙牙根与毗邻解剖结构相互关系的164例患者,术前采用锥形束CT扫描来准确定位下颌第三磨牙,分析其与周围组织邻接关系,指导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结果经锥形束CT扫描、三维重建后,共175颗下颌低位埋伏第三磨牙均顺利拔除,创口均Ⅰ期愈合,1例出现暂时性下唇麻木,1例出医源性邻牙损伤,未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与曲面断层片相比,锥形束CT能精确定位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第三磨牙在下颌骨中的位置及其与毗邻解剖结构的相互关系,在下颌低位埋伏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手术方案的拟订和具体手术操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林强赖仁发冯智强陈旭锋
- 关键词:锥形束CT微创性拔除术
- TGF-β1和bFGF诱导ADSCs向颞下颌关节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 赖仁发冯智强陈旭锋
-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软骨样细胞
- 美学区根盾技术与常规即刻种植术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美学区运用根盾技术(socket shield technique,SST)与常规即刻种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技术维持上颌前牙美学区软硬组织的美学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22年10月在前牙美学区行即刻种植修复的患者30例,随访12个月,15例设为实验组使用根盾技术修复,15例设为对照组使用常规即刻种植术修复。术前术后拍摄CBCT,统计两组种植体成功率,测量对比两组距种植体肩台0 mm(0 mm-IS)、3 mm(3 mm-IS)、6 mm(6 mm-IS)的唇侧水平骨板变化,使用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修复效果。结果:两组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未出现种植体并发症。术后1年两组距种植体肩台0 mm(0 mm-IS)、3 mm(3 mm-IS)、6 mm(6 mm-IS)的唇侧水平骨板厚度与术后即刻测量骨板厚度相比,实验组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PES评分(13.27±0.80)高于对照组(12.2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7±0.70)和(9.13±0.92)。结论:根盾技术对比于常规即刻种植术在短期内可以较好地维持唇侧软硬组织轮廓,唇侧保留的牙片对种植成功率无明显影响,但根盾技术敏感性较强且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 鲁颖廖宛琳陈旭锋占小珍李国江冯智强
- 关键词:美学效果
- 超声刀在面神经解剖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面神经解剖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需行腮腺区域性及肿物切除术的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术式行腮腺区域性及肿物切除。观察组采用超声刀切割,对照组采用丝线结扎或电刀凝固的方法处理血管。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手术时间、48 h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刀在面神经解剖术中具有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好等优点。
- 冯智强陈旭锋唐菁霞赵清桐贺文鹏赖仁发
- 关键词:超声刀面神经解剖腮腺
- 微型钛板治疗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疗效评价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使用微型钛板治疗A型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3月-2015年7月,采用经耳前切口入路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A型髁突囊内骨折22例(26侧)。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16-32岁,平均22.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坠跌伤4例,重物撞击伤1例。单纯髁突囊内骨折5例,余均伴上、下颌骨等其他部位骨折。患者均伴不同程度开口受限、咬合关系紊乱及关节区疼痛,最大开口度为5-16 mm,平均8.6 mm。伤后至手术时间2-9 d,平均4 d。术后采用Helkimo指数中的临床检查功能障碍指数(clinical dysfunction index,DI)评价下颌运动功能,根据1999年下颌骨髁突骨折国际共识性会议提出的4项最基本髁突骨折治愈标准及何冬梅等提出的最大开口度范围综合评价效果。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8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1周螺旋CT冠状位扫描及三维重建显示骨折均对位良好,髁突位于关节窝内。术后6个月复查最大开口度为33-42 mm,平均35.7 mm。术后3例出现开口型偏患侧,侧向运动受限。末次随访时,根据Helkimo指数中的DI评价方法,DI 0级7侧,DIⅠ级18侧,DIⅡ级1侧。根据髁突骨折治愈标准评价:恢复外伤前咬合关系19例(86.36%),最大开口度≥35 mm 20例(90.91%),关节无症状或与创伤前相仿19例(86.36%),无严重术后并发症22例(100%);以上4项均符合者17例(77.27%)。结论微型钛板治疗A型下颌骨髁突囊内骨折切实可行。
- 冯智强陈旭锋曹丰弟林强赖仁发
- 关键词:开放复位微型钛板
- 口腔种植学教学方法改革新思路被引量:12
- 2016年
- 相对于行种植修复术患者快速增长的需求,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对口腔种植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仍严重不足,加之口腔种植学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学、修复学、牙周学等多学科内容,而学生多偏重于学习理论知识,往往忽视了临床实践与应用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临床。在口腔种植学教学中应采用多媒体手术示教系统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实践证明,采用该教学法能有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缩短了课堂与临床之间的差距,可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 冯智强陈铁陈旭锋赖仁发
- 关键词:口腔病案多媒体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