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涛
- 作品数:71 被引量:3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抗耐多药结核活性化合物macozinone(PBTZ 169)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 2023年
- 目的:建立UPLC-MS/MS法测定抗耐多药结核新型活性化合物macozinone (PBTZ 169)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并应用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XBridge?BEH C_(18)(100 mm×2.1 mm, 2.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速0.5 mL·min^(-1),进样量10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分别以m/z 457.2→344.1和m/z 237.2→194.2作为PBTZ 169和内标(卡马西平)的质谱检测条件。大鼠灌服20 mg·kg^(-1)PBTZ 169后,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其血浆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BTZ 169质量浓度在0.7~74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 0);PBTZ 169和内标的提取回收率在99.5%~110.2%;日内、日间的RSD范围为1.3%~4.2%;PBTZ 169血浆样品在室温下放置6 h,血样处理后自动进样器放置24 h,-70℃贮存15 d,-70℃反复冻融3次的稳定性试验的RSD均<15%。大鼠口服灌胃PBTZ 169后,PBTZ 169在大鼠体内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374.8±116.3) ng·mL^(-1),Tmax为(0.8±0.1) h, AUC0~∞为(1 180.0±383.5) ng·h·mL^(-1),T1/2为(3.7±0.7) h, MRT0~∞为(4.7±1.2) h。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适用于PBTZ 169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支旭然邢晓清李颖刘洪涛
-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广泛耐药结核药物代谢动力学
- 新型抗结核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8年
- 结核病导致全球每年180万患者死亡,是细菌性感染致死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协同感染的增加以及多药耐药菌的产生,迫切需要新型抗结核药物的出现。目前已有数个针对敏感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化合物处于临床或临床前期研究,为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带来希望。综述了目前正在使用和研发的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体内外药理活性及临床研究数据,为抗结核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 刘洪涛李文燕任炳楠
-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
- 1-(烷氧苯基)-6-氟-7-二甲氨基-1,8萘啶-3-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被引量:2
- 2019年
- 以-5-氟-2,6-二氯烟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亲核取代、环合、水解、酰化等9步反应合成了20个1(烷氧苯基)-6-氟-7-二甲氨基1,8萘啶-3-甲酰胺类衍生物,结构均经质谱和核磁氢谱确证.以S1647为阳性对照,采用放射性结合试验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顶端钠依赖性胆酸转运体(ASBT)的抑制活性.活性结果表明,多数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ASBT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0c1在10μmol/L浓度下对ASBT的抑制率为67.9%,与阳性对照物S1647相当.初步构效关系表明,6位氟取代对活性不利,侧链长度以5~6个碳链长度为宜,链末端对称季铵盐形式对活性并无明显影响.
- 刘洪涛杨玉鹏连玉菲李文燕王明华王菊仙
- 关键词:ASBT降胆固醇药物
- 环孢素A血药浓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9年
- 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器官移植患者术后抗排异反应。CsA治疗窗较窄,药动学个体差异大,其血药浓度受性别、年龄、遗传因素、药物因素、饮食结构和肝、肾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本文对影响CsA血药浓度的因素进行综述与分析,旨在为临床不同患者CsA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现综述如下。1性别和年龄的影响性别是影响药物药动学参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 王琳珊邢晓清刘洪涛李亚静
- 关键词:环孢素A血药浓度影响因素药物监测
- 我院临时采购药品工作中药品量化评分表的应用与实践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规范医院临时采购药品的管理,为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药事会)遴选药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临床药师根据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10个方面的药品属性,建立药品量化评分表,对2018年10月科室提交申请的15个临时采购药品按评分表细则进行评分,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药事会待开会讨论;对按原有审批模式未采用药品量化评分表、2018年7-9月已获药事会开会讨论的20个临时采购药品进行回顾性评分,评价采用药品量化评分表后的前置性干预作用。结果:在15个临时采购药品中,评分低于60分的药品有2个,不合格率为13.3%,提示有2个药品可不需要上会讨论;在已上会讨论的20个临时采购药品中,评分低于60分的药品有9个,不合格率为45.0%,提示有9个药品可能浪费了药事会的工作。结论:通过药品量化评分表对临时采购药品进行评分,可起到一定程度的前置性干预作用。同时,该表亦可作为医院药品评价的相关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医院用药目录,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 赵越刘洪涛薛朝军任炳楠白万军董占军
- 关键词:合理用药
- 异甘草酸镁对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核因子NF-κBp65、TNF-α、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
- 任炳楠刘洪涛
- 伏立康唑高风险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住院医嘱中伏立康唑合并用药情况,为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抽取2016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所有住院患者长期医嘱中含有注射用伏立康唑或伏立康唑片的全部患者的医嘱信息,选取与伏立康唑联合用药的医嘱信息进行统计,并基于细胞色素P450酶(CYO2C19、CYP3A4、CYP2C9)角度,分析评价医嘱中与伏立康唑存在高风险潜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医嘱用药。结果长期医嘱中含有伏立康唑的共计416例,存在联合用药患者共计416例,其中存在潜在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患者有203例,占比48.80%,其中主要影响CYP2C19活性的联合用药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与艾司奥美拉唑,利福平,圣约翰草,银杏叶制剂;主要影响CYP3A4活性的联合用药主要为降脂药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镇静催眠药艾司唑仑、咪达唑仑;以及胃动力药多潘立酮;主要影响CYP2C9活性的联合用药主要是解热镇痛药布洛芬与双氯芬酸。伏立康唑与上述药物联合时,应特别注意根据两药相互作用时的代谢特点调整伏立康唑与联合用药的给药剂量,并积极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伏立康唑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较普遍,治疗中医师及药师均应重视并给予特别关注,尽量避免不合理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连玉菲刘洪涛张玥邱学佳方灵芝董占军
- 关键词:伏立康唑联合用药细胞色素P450酶药物相互作用
- 2103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55例分析
- 目的通过对我院上报的ADR报表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了解ADR发生情况及特征,提示临床医生关注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室2013上报的55例ADR报表,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ADR报表按照...
- 白万军赫立恩宋浩静刘洪涛邱志宏董占军
- 伏立康唑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致伏立康唑超快代谢型患者血药浓度增高的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与奥美拉唑钠联合应用对CYP2C19超快代谢型患者提升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增强抗真菌疗效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总结3例伏立康唑相关基因CYP2C19超快代谢型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依托血药浓度监测,设计并调整伏立康唑抗真菌药物治疗方案。结果 2例经临床症状、体征、痰培养提示真菌(1例为曲霉菌、1例为热带念珠菌)并结合肺CT变化,确诊为肺真菌感染的患者;第3例为化疗后IV度骨髓抑制,出现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经规范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需经验给予抗真菌治疗的患者。3位患者均为伏立康唑相关基因CYP2C19超快代谢型,初始给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效果均欠佳(临床症状无改善,血药浓度不达标),调整治疗方案增加伏立康唑单次给药剂量并联合应用奥美拉唑,抗真菌效果显著改善(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提升并达标,感染症状明显改善),成功救治患者。结论CYP2C19超快代谢型患者应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时,可通过奥美拉唑对伏立康唑代谢酶的竞争及抑制作用大幅增加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既达到了提升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效果的目的,又杜绝了药物调整过量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为临床伏立康唑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连玉菲刘洪涛任炳楠赵海静王彦泽张玥田冬冬曹格溪岳圆圆闫莉
- 关键词:伏立康唑奥美拉唑钠血药浓度监测药物代谢酶
- 沙库巴曲/缬沙坦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
- 2020年
-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简称我院)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应用情况,为该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HIS系统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住院及门诊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禁忌证、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联合用药及与ACEI的转换、目标剂量达标率、心功能分级、肝肾功能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有488例患者应用了沙库巴曲/缬沙坦,其中121例(24.80%)为适应证不适宜,8例(1.64%)存在用药禁忌;37例(7.58%)与ACEI转换不合理,11例(2.25%)与ACEI联合应用不合理,11例(2.25%)与ARB联合应用不合理;162例(33.20%)起始剂量不合理,79例(16.19%)给药频次不合理;在488例患者中有7例(1.43%)患者达到目标剂量,214例(43.85%)患者血压达标,目标剂量达标率45.29%。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存在临床使用不合理现象,建议医疗机构加强事前审核处方、处方医嘱点评及合理用药培训,促进该药的规范应用。
- 吴惠珍邱学佳刘洪涛
- 关键词:心力衰竭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