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红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释学
  • 2篇哲学
  • 2篇生命
  • 2篇诠释学
  • 2篇文化
  • 2篇文化学
  • 1篇性别建构
  • 1篇哲学解释
  • 1篇哲学解释学
  • 1篇哲学诠释
  • 1篇哲学诠释学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救赎
  • 1篇生命文化
  • 1篇宗教救赎
  • 1篇文化危机
  • 1篇西美尔
  • 1篇解释学

机构

  • 3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常红
  • 3篇王小燕
  • 1篇江文富

传媒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创新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科学性问题的哲学解释学解析——解释学语境下的生命文化学之科学性辩护
2015年
科学性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衡量标准,其实质是追问科学何以可能与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被科学哲学界看作是"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在不同的哲学语境、学科范式及价值体系中,科学性的科学表征与哲学指涉各有不同。本文力图从哲学解释学的视野出发以新兴学科生命文化学的科学性为例,探讨科学性问题在当代欧洲大陆哲学传统中的不同解释。
江文富常红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生命文化
理解与诠释的辩证运动与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观发展
2016年
理解(verstehen)与诠释(Auslegung)是诠释学的重要概念,其性质、功能及之间的关系的运动变化不仅是诠释学发展的内在线索,引领着诠释学的发展而且也牵动着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从对立到"统一"的重大问题之讨论。论文从理解与诠释的辩证的动态关系中考察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独立性、科学性及相对性,探寻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观的发展脉络。
王小燕常红
关键词:社会科学
审美与宗教救赎:西美尔的文化危机拯救路径
2015年
西美尔认为现代社会面临着文化的危机,体现于客观文化对于主观文化和生命的控制,具体表现为社会动荡和物欲横流,本来作为手段的文化形式反过来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和价值。这种文化危机的实质在于不断做限制的生命之活动与被限制的文化形式之间的矛盾。西美尔提出用审美和宗教信仰的途径来解决这种矛盾:前者是通过个体生命情感上的共通实现对于超验美的寻求,这是一种由下而上的"下推"式的提升方式;而后者是通过上帝这一共同的超验理念来保证人们与生命自身相关联,与审美救赎相对应,这是一种"上拉"式的个体提升方式。通过这种"下推上拉"的双向作用,处于各种文化形式之中的个人就能够在摆脱固化外在束缚的同时,达成对于普遍的超验性存在的认识,从而由追求金钱等异化物转向寻求本真的生命,重新获得超验的美以及生命的意义。同时,西美尔用个人的宗教代替传统的宗教,实现了个人在高度分化的社会中的自身认同,奠定了其宗教社会学的理论根基。
王小燕常红
关键词:西美尔文化危机审美救赎宗教救赎
生命文化学的科学诠释与性别建构研究综述
2015年
生命文化学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支,从文化角度切入研究不同文化样态下的生命,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生命文化学研究的可能性、合理性、科学性与性别建构性是生命文化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后实证主义语境下,生命文化学的研究显现出了新的研究特征与方向:探讨生命科学之规律、因果及解释力所表现出的文化张力,挖掘诠释学视域下文化生命的发展路径及文化生命的导向标准与性别特征。
王小燕常红
关键词:性别建构诠释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