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冠男

作品数:7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手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手术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患...
  • 1篇地区女性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血压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麻醉
  • 1篇躁动
  • 1篇镇痛
  • 1篇人流术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苏冠男
  • 3篇王冬亮
  • 2篇董铁立
  • 2篇王武亮
  • 2篇夏莉
  • 1篇刘玉玲
  • 1篇杨现会
  • 1篇党群
  • 1篇朱前勇
  • 1篇袁博

传媒

  • 2篇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科教导刊(电...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长链非编码RNA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可在转录、转录后及表观遗传学等多个水平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影响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分化、代谢和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 RNA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肿瘤细胞凋亡调控、肿瘤浸润与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着促癌或抑癌作用,有望成为宫颈癌诊断及治疗中的新型分子标记物和治疗靶点。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近年发现的与宫颈癌促癌作用相关的lnc RNAs主要有HOX转录反义RNA(HOTAIR)、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MALAT1)、H19、EBIC、Linc-p21和脑细胞质200(BC200),与宫颈癌抑癌作用有关的lnc RNAs主要有母系印迹基因3(MEG3)和XLOC_010588,改变其表达水平对宫颈癌细胞系的增殖、侵袭等生物学行为有明显影响,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密切相关,影响疾病预后。
苏冠男王冬亮王武亮朱前勇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宫颈肿瘤
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64
2015年
目的 探讨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因经期延长、淋漓不尽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既往有剖宫产史的患者1 086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剖宫产围术期情况、PCSD的发生情况3个部分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SD形成的高危因素.结果 1 056例有效问卷中,发生PCSD 52例,发生率为4.9%.剖宫产次数≥2次[OR=7.885,95%CI(2.206,28.181)]、胎膜早破[OR=3.664,95% CI(1.709,7.853)]、产程延长[OR=5.200,95% CI (2.086,12.966)]、择期手术[OR =2.408,95% CI(1.230,4.718)]、子宫后位[OR=1.954,95%CI(1.018,3.751)]、多胎(胎数≥2)妊娠[OR=3.823,95%CI(1.715,8.522)]、体质量增加≥20 kg[OR =6.896,95% CI (3.084,15.424)]、轻/中度贫血[OR=3.460,95%CI (1.071,11.179);OR=8.057,95% CI (3.652,17.773)]是PCSD形成的高危因素(P<0.05).144例2次剖宫产患者,手术间隔时间<2年的PCSD发生率为63.6% (14/22),高于2~5年(17.1%,6/35)、>5年(26.4%,23/87) PCSD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0、0.001).结论 具有多次剖宫产史、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2年、胎膜早破病史、产程延长、择期手术、子宫后位、肥胖、贫血、多胎因素的剖宫产患者,术后患PCSD的风险增加.
苏冠男王武亮袁博王冬亮
关键词:剖宫产术
郑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现状及年龄分布情况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HPV感染现状及年龄分布情况,为宫颈癌防治及宫颈癌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1年3月-2014年3月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10 511例患者的HPV DNA进行分型检测,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资料采用pearsion x^2检验。结果 10 511例患者中感染率为30.30%,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67.89%,低危型HPV感染率为32.11%(多重感染者重复计数);HPV阳性率在20岁~30岁组和>50岁组出现2个高峰,依次为28.40%、43.78%;20岁~30岁和30岁~40岁人群总体发病率较高,常见亚型为HPV16和HPV58,而年龄在40岁~50岁和>50岁人群中常见亚型为HPV16和HPV5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郑州地区妇女常见HPV亚型为高危型16、52、66型及低危型43型,且存在2个年龄段感染高峰。
王冬亮党群刘玉玲苏冠男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年龄HPV疫苗
纳布啡超前镇痛对颅脑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观察纳布啡超前镇痛对颅脑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级/Ⅱ级择期行颅脑肿瘤切除术的全麻患者100例,分为纳布啡组(N组)和对照组(C组)各50例。手术开始之前15 min,N组静脉注射纳布啡0.2 mg/kg,C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接同一配方静脉镇痛泵(PCA)。观察和记录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和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PCA追加次数。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缝皮结束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30 min(T5)、拔管后120 min(T6)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检测血清IL-6、CRP和TNF-α的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N组T1~T6的血清CRP、IL-6和TNF-α浓度降低,MAP、HR也降低(P<0.05);躁动发生率降低(P=0.043);T4~T6时VAS疼痛评分和术后PCA追加次数均减少(P<0.05),且N组无镇静过度发生。结论:纳布啡超前镇痛可减轻颅脑外科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和术后早期急性疼痛,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
苏冠男王凯利董铁立夏莉
关键词:超前镇痛全麻苏醒期躁动炎性因子颅脑外科手术
纳布啡与舒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比较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在妇科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妇科人流手术的患者(ASAⅠ级或Ⅱ级)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纳布啡组(N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45例。手术开始前N组和S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纳布啡0.1 mg/kg及舒芬太尼0.1μg/kg,复合丙泊酚麻醉。记录两组患者丙泊酚推注前5 min(T_(0))、睫毛反射消失时(T_(1))、手术开始时(T_(2))、扩宫颈时(T_(3))、手术结束时(T_(4))、麻醉苏醒时(T_(5))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及SpO_(2);观察两组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退出宫腔镜至患者能自主睁眼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麻醉恢复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_(2)、T_(3)时点N组MAP和HR显著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_(2)显著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组丙泊酚用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中严重体动反应、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发病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及疼痛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合适剂量的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在妇科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丙泊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减轻且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轻微。
苏冠男王凯利董铁立杨现会夏莉
关键词:舒芬太尼门诊无痛人流术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疗效,并对患者麻醉期间心率变异性及手术各项麻醉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方法设定组别,Y组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M组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观察Y组与M组麻醉各时间段心率变异性及麻醉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以及痛觉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安全性,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 Y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以及痛觉恢复时间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Y组麻醉T1时段LF、HF、LF/HF变化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Y在麻醉T2、T3、T4时段LF、HF、LF/HF变化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高血压老年具有良好麻醉效果,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过程中不仅可稳定心率变异性指标,还可以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苏冠男
关键词:高血压硬膜外麻醉老年心率变异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翻转课堂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019年
临床的教学是我们临床医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临床麻醉教学对于临床医学人员的能力提升以及麻醉人员的培训都有着非常大的推进作用。而针对现在临床麻醉教学的相关知识分析要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是联合微课教学模式,通过实现网课教育以及信息化技术来加强现在学生的整体协作能力,团队能力,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文章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通过设置传统的对照组合,实验组通过采用70名研究学生进行研究。确保麻醉学生的整体一致性,使医学院具有非常高的统计学意义和价值,并以此作为参考来进行研究。
苏冠男
关键词:临床麻醉学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