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丽娜
-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反应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在CIS的治疗和预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首选抗血小...
- 李新邱丽娜
- 文献传递
- 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后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性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 <正>目的探讨对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高残余血小板反应性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4月到201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予氯吡格雷75mg/d口服治疗,用...
- 邱丽娜李新王栋梁刘杰
- 文献传递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反应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在CIS的治疗和预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首选抗血小...
- 李新邱丽娜王林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后高血小板反应性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 目的 探讨对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高血小板反应性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2012年4月到201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予氯吡格雷75mg/d口服治疗,用流式细...
- 邱丽娜李新王林刘杰
- 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HP A-3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resistance,AR)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连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作为诱导剂,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聚集率(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PAgT )。 AR定义为PAgT ADP≥39.27%且PAgT AA≥34.27%。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GPⅡbHPA-3基因型。结果共纳入22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例组)和9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病例组中,首发缺血性卒中162例(首发组),复发性缺血性卒中62例(复发组)。病例组AR发生率为15.18%,其中复发组AR发生率显著高于首发组(27.42%对10.49%;χ2=9.977, P=0.002)。病例组bb基因型和b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01),复发组bb基因型( P=0.004)和b等位基因( P=0.001)频率显著高于首发组。在病例组中, AR组bb基因型( P=0.028)和b等位基因(P=0.004)频率均显著高于非AR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优势比(odds ratio, OR)2.93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326~6.486;P=0.008]和bb基因型( OR 2.198,95%CI 1.164~4.149;P=0.015)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R和GP Ⅱb HPA-3 bb基因型与缺血性卒中复发有关。
- 刘杰李新王林王栋梁路蔚韩瑞发邱丽娜
- 关键词:卒中复发阿司匹林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 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后高血小板反应性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 目的:探讨对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高血小板反应性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4月到201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予氯吡格雷75mg/d口服治疗,用流式细...
- 邱丽娜王林刘杰李新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临床预后
- 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后高血小板反应性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 目的:探讨对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高血小板反应性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4月到201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予氯吡格雷75m g/d口服治疗,用流式...
- 邱丽娜王林刘杰李新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临床预后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后高血小板反应性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 <正>目的探讨对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高血小板反应性对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4月到201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予氯吡格雷75mg/d口服治疗,用流式...
- 邱丽娜李新王林刘杰
- 文献传递
- 缺血性卒中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及临床疗效的相关分析
-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和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1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后予服用氯吡格雷75mg/d治疗,分别于服药前、服药7天后采静脉血...
- 邱丽娜李新王栋梁刘杰
-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HPA-3多态性与天津地区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风险和转归的相关性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HPA-3基因多态性与天津地区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和转归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GPⅡbHPA-3基因多态性。转归不良定义为6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结果共纳人22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和98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急性缺血性卒中组bb基因型(45.09%对15.06%;x^2=40.618,P〈0.001)和b等位基因(63.84%对33.67%;x^2=50.064,P〈0.001)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b基因型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5.838,95%可信区间2.653~12.843;P〈0.001)。在各TOAST亚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bb基因型(x^2=10.912,P=0.028)和b等位基因(x^2=11.801,P=0.019)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转归不良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患者构成比(64.52%对29.63%;x^2=29.456,P〈0.001)以及bb基因型(66.13%对37.04%;x^2=17.422,P〈0.001)和b等位基因(75.00%对59.57%;x^2=9.252,P=0.002)频率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b基因型是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3.842,95%可信区间1.782~8.283;P=0.001)。结论bb基因型可能是天津地区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发病和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杰李新王林杨立成王栋梁杜艳芬韩瑞发邱丽娜
- 关键词: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