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珊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PM
  • 2篇有机碳
  • 2篇元素碳
  • 2篇输变电
  • 2篇输变电设备
  • 2篇图像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染
  • 2篇孪生
  • 2篇灰度
  • 2篇加密
  • 2篇变电
  • 2篇变电设备
  • 2篇PM10
  • 2篇PM2.5
  • 1篇电网
  • 1篇心电
  • 1篇心电信号
  • 1篇心阻抗

机构

  • 10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国网山西省电...
  • 1篇国网山西省电...
  • 1篇太原市环境监...

作者

  • 10篇刘珊
  • 3篇白慧玲
  • 3篇李丽娟
  • 3篇彭林
  • 2篇李艳萍
  • 2篇王佩琪
  • 2篇李婧
  • 2篇吴飞
  • 2篇刘婉妮
  • 2篇徐进明
  • 2篇陈相南
  • 2篇刘欣
  • 2篇陈名
  • 2篇任腾飞
  • 1篇温彦平
  • 1篇张军六

传媒

  • 3篇计算机仿真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图像加密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具体为一种图像加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真随机序列发生器生成真随机序列;对原始图像灰度值序列进行置乱得到置乱图像灰度值序列;所述置乱图像灰度值序列和所述真随机序列进行逐位异或,得到加密图像...
李艳萍吴飞徐进明陈相南刘婉妮任腾飞王佩琪陈名李婧刘珊
文献传递
基于数字孪生的配电网过载风险评估优化仿真
2024年
随着配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传输的压力逐渐增加,检修工作人员对配电网进行过载风险评估的需求也日益提升。为解决当前风险评估算法准确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配电网综合过载风险评估算法。算法首先使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配电网过载风险评估体系,将电网实体与虚拟平台进行实时同步,提高监控与操作的时效性;然后采用马尔科夫算法计算过载风险概率,将配电网各部分风险进行加权求和,并利用蒙特卡洛算法评估综合风险指标;最后将过载风险与综合风险进行过载风险态势表征,提高配电网过载风险评估的准确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较其它基线模型相比,在风险评估方面,新构建的模型其性能提升了4.28%,有效地提高了配电网过载风险评估的准确率,提高了配电网的安全性。电网实体与虚拟平台的结合提高了工作人员配置电网的时效性。
李瑞刘珊周自强祗会强
关键词:配电网风险评估蒙特卡洛法
朔州市市区环境空气PM_(10)中元素碳、有机碳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采集朔州市市区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季PM10样品,测定其中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含量,并对碳组分的浓度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和主要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朔州市市区PM10中OC、EC平均浓度分别为(25.95±9.36)μg/m3和(26.58±10.36)μg/m3,总碳气溶胶(TAC)在PM10中的平均百分含量为30.1%;采暖季OC和EC浓度大于非采暖季,且OC、EC质量浓度大小在5个采样点位均呈现出点位5(工业开发区)>点位2(居民区)>点位1(商业、居民混合区)>点位3(商业、文教混合区)>点位4(相对清洁区)的变化规律,其中,点位5的OC、EC质量浓度最大,分别为(29.66±8.72)μg/m3和(31.40±10.42)μg/m3;PM10中OC/EC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比值均低于2,一次污染严重;OC和EC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5(采暖季)和0.69(非采暖季),说明PM10中的碳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一次排放源,加强对燃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的燃烧等空气污染来源的控制对于改善朔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有重要作用。
刘欣彭林白慧玲刘凤娴李丽娟刘珊
关键词:PM10元素碳有机碳
太原市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特征被引量:30
2015年
采集了太原市4个点位冬季和夏季PM2.5样品,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了PM2.5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并对碳气溶胶污染水平、时空分布、二次有机碳(SOC)以及OC和EC相关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冬季有机碳(OC)、元素碳(EC)平均质量浓度为22.3μg·m-3和18.3μg·m-3,夏季OC、EC平均质量浓度为13.1μg·m-3和9.8μg·m-3,冬季和夏季总碳气溶胶(TCA)占PM2.5的比例分别为56.6%和36.5%;各点位OC和EC质量浓度均呈现冬季>夏季的季节特征,冬季OC、EC浓度呈现出较好的均一性,夏季OC、EC质量浓度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太原市SOC污染较轻;冬季OC、EC相关性较强,夏季OC、EC相关性差.
刘珊彭林温彦平白慧玲刘凤娴史美鲜李丽娟
关键词:PM2.5有机碳元素碳
吕梁市土壤风沙尘成分谱特征分析及重金属元素环境风险评价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西部,地处黄土高原,西部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占到了市域总面积的92%,且植被覆盖率不高,土壤风沙尘对大气颗粒物贡献率较大,加之土壤受人类活动影响越来越大,导致了土壤风沙尘中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富集,对生态系...
刘珊
关键词:成分谱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
文献传递
一种图像加密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具体为一种图像加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真随机序列发生器生成真随机序列;对原始图像灰度值序列进行置乱得到置乱图像灰度值序列;所述置乱图像灰度值序列和所述真随机序列进行逐位异或,得到加密图像...
李艳萍吴飞徐进明陈相南刘婉妮任腾飞王佩琪陈名李婧刘珊
文献传递
数字孪生技术下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智能感知被引量:3
2023年
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提高,输变电设备技术飞速发展、数量逐年递增,针对传统输变电设备信息难以实时更新、运检工作耗时费力、人力财力消耗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运行状态智能感知方法,建立了输变电设备数字孪生模型。其中感知层用来读取全局信息,网络层用来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并归类,平台层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应用层针对用户需求实现实时智能感知的功能。上述模型在虚拟数字空间基于多方法混合建模的策略对设备进行三维数字建模,通过虚实映射方法达到实时可视化功能,实现输变电设备智能感知和在线诊断。实验结果证明,相比传统传感器方法,新方法在温度感知方面准确度提升约3%,电流测量方面准确度提升4%,更能反映设备运行状态,促进了输变电设备状态感知领域的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张军六刘珊李瑞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传感器智能感知三维建模
基于混沌搜索的组合输变电设备过热检测仿真
2024年
输变电设备组经常处于发热状态会严重影响其生命周期,针对组合输变电设备发热检测准确性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ent混沌映射与种群演化相结合的参数优化算法,在SVM的基础上构建出MPTTE目标检测模型与CPTTE过热检测模型。首先通过图像灰度化、插值化与均值化处理,降低环境温度噪声与环境背景噪声;接着采用R-CNN算法对MPTTE类进行初识别,同时通过构建能量函数提取目标热特征,并将MPTTE数据集划分成训练集与测试集;然后利用Tent混沌映射算法提高种群演化算法后续参数寻优能力,对SVM的gamma和C参数进行最优解探寻,构建出SVM-MPTTE目标检测模型;最后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与均值漂移聚类算法对MPTTE过热目标进行定位,构建出CPTTE过热检测模型。消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不同优化算法叠加后,MPTTE目标检测模型与CPTTE过热检测模型均产生了正向优化效果。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构建的模型较其它三类基线算法相比,模型的综合性能提升了1.03%,且具有最高的精确性。本文提出的算法在设备发热检测上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与稳定度。
李瑞刘珊周自强史宇欣
关键词:混沌搜索
太原市春季PM_(2.5)和PM_(10)中As及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解太原市PM10和PM2.5中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太原市春季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样品,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样品中As和8种重金属(Mn,Cu,Zn,Pb,Cr,Ni,Co,Cd)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As和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太原市PM10和PM2.5中均以Zn的质量浓度最大,分别为369.08ng/m^3和271.74ng/m^3;As的质量浓度相对较小,分别为3.41ng/m^3和2.33ng/m^3;各点位As、Cu、Zn、Pb、Cr和Cd元素主要显含在PM2.5中。PM10和PM2.5通过呼吸吸入途径产生的成人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为儿童的3.98-4.00倍;非致癌风险总和(Hi)低于人体可接受的水平,不具有非致癌风险;PM2.5和PM10的致癌风险介于人体可接受范围,不具有致癌风险。各点位As和重金属在PM2.5和PM10中的非致癌风险比值PHi小于1;1号、3号点位致癌风险比值QR大于1,且对人体健康危害最严重的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需引起高度重视。
李丽娟温彦平彭林白慧玲刘珊刘欣
关键词: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和心阻抗信号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已经占到发病死亡人数首位,它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成为整个医学界面临的迫切问题。由于心电信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
刘珊
关键词:小波变换心电信号去噪处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