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守手术对交界性卵巢肿瘤预后及生育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研究首次行保守手术后交界性卵巢肿瘤(BOT)患者的生育功能和预后。方法:对自1990年1月至2000年5月,在我院住院43例符合研究条件的BOT患者,行问卷调查及回顾性病例分析,采用SA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43例患者中,41例患者完成问卷调查。26例为浆液性交界性卵巢肿瘤(SBOT);17例为粘液性交界性卵巢肿瘤(MBOT);平均随访时间63个月。术后无肿瘤复发29例,肿瘤复发14例(包括1例死于肿瘤复发,1例死于其它疾病)。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39.3个月。卵巢肿瘤剥除术后肿瘤复发率58.3%(7/12),而卵巢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率22.6%(7/3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Fisher精确概率P=0.0351);但保守手术后肿瘤复发死亡率并不高于根治性手术(P=0.64)。术后24例有生育愿望的妇女,12例获得妊娠。结论:保守手术可作为BOT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尽管术后肿瘤复发率较高(33%,14/43),尤其是行卵巢肿瘤剥除术的患者,但肿瘤复发死亡率并未增加;术后有妊娠愿望者能够再次妊娠并分娩正常后代。
- 于兴江苏光华江森
- 关键词:交界性卵巢肿瘤外科手术预后生育功能保守手术
- RMI1和RMI2在卵巢肿瘤定性诊断中价值的比较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评估综合绝经后状态、超声评分、血清CA12 5的两种恶性危险度指数 (Riskojmalignantindices,RMI1、RMI2 )对卵巢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2月在我院行妇科手术的卵巢肿瘤患者 12 4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应用RMI回归方程得出患者术前评分并以病理诊断为标准 ,计算RM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ROC曲线 ,采用SAS软件包处理临床数据。结果 :RMI1和RMI2对术前卵巢肿瘤定性诊断效果优于单一的血清CA12 5。当RMI在 80~ 2 5 0水平时 ,RMI2比RMI1更好地反映了卵巢肿瘤的特性 (P <0 .0 0 0 1)。RMI2为 12 5水平时 ,其灵敏度是 81% ,特异度是 90 % ,阳性预告值是 74%。ROC曲线表明 :对卵巢肿瘤术前定性诊断效果从优到劣是RMI2、RMI1、CA12 5。结论 :RMI2对卵巢肿瘤术前定性诊断比RMI1有更高的可信度 ,RMI2是一种比较简单 。
- 于兴江王沂峰江森刘序惠
- 关键词:卵巢肿瘤超声检查
- 淋巴造影及淋巴化疗用于诊治妇科肿瘤的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 2001年
- 淋巴造影术 (lymphangioadenography ,LAG)是近年用于妇科肿瘤领域并对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的一项影象学技术。现将近 10年来该项技术的发展及用于妇科肿瘤诊断和淋巴化疗 (lym phochemotheraphy)的现状作一综述。提出LAG仍是目前诊断腹膜后淋巴转移可靠的手段 。
- 于兴江王沂峰
- 关键词:淋巴造影术女性生殖器肿瘤淋巴转移
- 淋巴造影及淋巴化疗在妇科肿瘤应用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被引量:1
- 2001年
- 于兴江王沂峰
- 关键词:淋巴转移妇科肿瘤淋巴化疗淋巴管造影淋巴造影术
- 临床干预措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 2001年
- 于兴江刘桂贞等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围产儿预后临床干预
- 交界性卵巢肿瘤手术后生育功能及转归的临床研究——附43例报告
- 2001年
- 目的:研究首次行卵巢肿瘤剥除术后交界性卵巢肿瘤(BOT)患者的生育功能及其转归情况。方法:对43例符合研究条件的BOT患者行问卷调查及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病人中,浆液性交界性卵巢肿瘤(SBOT)26例,黏液性交界性卵巢肿瘤(MBOT)17例,41例完成问卷调查,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术后无肿瘤复发29例,肿瘤复发14例(死亡2例)。中位复发时间是术后39.3个月。卵巢肿瘤剥除术后肿瘤复发率58%(7/12),而卵巢切除术(根治术)后肿瘤复发率23%(7/31),两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51),但两者肿瘤复发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例有生育愿望的妇女,12例获得妊娠。结论:卵巢肿瘤剥除术保守手术可作为BOT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尽管术后肿瘤复发率较高,尤其是行卵巢肿瘤剥除术的病人,但肿瘤复发病死率并未增加;术后有妊娠愿望者有再次妊娠的机会。
- 于兴江郭秀敏江森
- 关键词:卵巢肿瘤交界性妊娠
- 腹腔镜手术用于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用于54例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盆腔炎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上的差异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施行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炎患者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较高,不易复发,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 张文妍冯仰伟高平于兴江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 经淋巴管灌注卡铂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卡铂脂质体 (CPL)经淋巴管内灌注 (ILVP)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 :随机将 6 0只雌性新西兰白兔分为 3组 :ILVP组 ,经兔窝淋巴结输出管穿刺置管给药 ;腹腔内注射 (IPI)组及静脉内注射 (IVI)组。每只给予CPL 30ml混悬液 ,存活 16 8h后处死。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每组各时点的外周血及盆腔腹膜后淋巴结组织中铂总 (Pt)浓度 ,并摘取兔淋巴结及心、肝、脾、肾组织作病理学检查CPL的毒性作用。结果 :ILVP组淋巴结铂峰最大浓度 (Cmax)为 6 8.4 μg/g(湿重 ) ,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为2 117.5 μg·h/g(湿重 ) ,外周血铂Cmax为 12 .8μg/ml,AUC为 2 10 .6 μg·h/ml ;IPI组淋巴结铂Camx为 35 .2 μg/g(湿重 ) ,AUC为 94 4 .2 μg·h/g(湿重 ) ,外周血铂Cmax为 11.4 μg/ml,AUC为 2 76 .3μg·h/ml;IVI组淋巴结铂Cmax为 18.4 μg/g(湿重 ) ,AUC为 319.9μg·h/g(湿重 ) ,外周血铂Cmax为 4 0 .7μg/ml,AUC为 6 6 8.0 μg·h/ml。各实验组间兔淋巴结铂浓度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其中ILVP组淋巴结铂Camx是IPI组的 1.9倍 (P =0 .0 4 ) ,是IVI组的 3.7倍 (P =0 .0 13)。外周血中铂浓度 :IVI组高于ILVP组 (P =0 .0 4 4 ) ,但IPI组与ILVP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6 3)。
- 于兴江王沂峰江森苏光华王素珍张爱军赵炎翟光喜
- 关键词:脂质体卡铂药代动力学动物实验CPL生殖器肿瘤
- 多因素判别分析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多因素判别分析评分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其临床诊断率。方法:对2004年1月~2009年2月在该院行妇科手术的2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AS软件包中的DISCRIM、FREQ过程处理临床数据。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Bayes判别评分及临床术前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9.5%、78.9%;特异度为88.2%、82.4%;阳性预测值96.2%、93.0%;阴性预测值为71.5%、45.2%。Bayes判别诊断效果优于临床诊断,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结论:多因素判别评分对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前诊断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于兴江范克军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 RMI1和RMI2在卵巢肿瘤定性诊断中价值的比较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评估综合绝经后状态、超声评分、血清CA125的两种恶性危险度指数(risk of malignant indices,RMI1、RMI2)对卵巢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行妇科手术的124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RMI回归方程得出患者术前评分并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RM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ROC曲线,采用SAS软件包处理临床数据.结果 RMI1和RMI2对术前卵巢肿瘤定性诊断效果优于单一的血清CA125.当RMI在80~250水平时,RMI2比RMI1更好地反映了卵巢肿瘤的特性(P<0.01).RMI2为125水平时,其灵敏度是81%,特异度是90%,阳性预告值是74%.ROC曲线表明对卵巢肿瘤术前定性诊断效果从优到劣是RMI2、RMI1、CA125.结论 RMI2对卵巢肿瘤术前定性诊断比RMI1有更高的可信度,RMI2是一种比较简单、可用于临床术前筛查卵巢肿瘤性质的又一方法.
- 于兴江范克军
- 关键词:卵巢肿瘤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