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斌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2篇心肌
  • 2篇介入
  • 1篇动脉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成功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再灌...
  • 1篇心力衰竭
  • 1篇杏芎氯化钠注...
  • 1篇血性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后
  • 1篇再灌注

机构

  • 5篇东莞市厚街医...

作者

  • 5篇熊斌
  • 3篇许有凡
  • 1篇姜椿法
  • 1篇邱全煌
  • 1篇冯文伟
  • 1篇林海云
  • 1篇张新斌

传媒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心电图杂志(...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介入封堵治疗多孔房间隔缺损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5年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治疗多孔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多孔ASD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及随访的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全部封堵成功,术后均未出早期及远期并发症,且治疗后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室内径、肺动脉压力较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术后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2例出现一过性Ⅰ度及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但均于5min内消失。结论采用介入封堵治疗多孔ASD,临床疗效好,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
熊斌许有凡
关键词:介入封堵疗效安全性
急诊PCI应用前列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 :探讨急诊PCI应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替罗非班500μg导管内注入,试验组在应用替罗非班的基础上,术中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前列地尔,术前开始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20μg/次,2次/d)至术后48h。结果 :试验组TMPG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单导ST段回落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地尔可有效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后心肌再灌注,降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出血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无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熊斌冯文伟林海云许有凡
关键词:前列地尔替罗非班再灌注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采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探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采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利尿、强心、抗凝、营养心肌、扩张血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更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采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熊斌卫国伟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临床疗效
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同院前心肺复苏(CPR)方法抢救心搏骤停(CA)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2月由急诊科进行院前救治的224例CA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CPR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CPR成功的因素主要包括气管插管通气、CPR起始时间>20 min、CPR连续时间>30 min。结论气管插管通气、CRP起始时间和连续时间是影响CPR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
黎友琴邱全煌张新斌姜椿法熊斌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搏骤停预后影响因素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后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两种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行PCI术的ACS患者102例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钙10 mg)和B组(阿托伐他汀钙20 mg)。比较2组患者PCI手术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观察术后30、18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2组TC、TG、LDL-C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24 h血清TNF-α、IL-6、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ACS患者行PCI均安全有效,均能明显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
熊斌许有凡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阿托伐他汀疗效炎症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