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儿童
  • 13篇诊治
  • 12篇胆道
  • 12篇胆道闭锁
  • 12篇闭锁
  • 9篇术后
  • 9篇畸形
  • 8篇预后
  • 8篇手术
  • 7篇先天
  • 7篇结肠
  • 6篇诊治分析
  • 6篇直肠
  • 6篇先天性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畸形
  • 4篇外科
  • 4篇囊肿
  • 4篇巨结肠
  • 4篇KASAI术...

机构

  • 3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8篇吴东阳
  • 38篇陈亚军
  • 37篇王增萌
  • 36篇彭春辉
  • 34篇庞文博
  • 24篇王凯
  • 15篇沈秋龙
  • 14篇张丹
  • 14篇张廷冲
  • 6篇黄心洁
  • 5篇王丽
  • 3篇王大勇
  • 3篇何乐健
  • 2篇肖广阔
  • 2篇王丽
  • 1篇邱晓红
  • 1篇齐翔
  • 1篇彭晓霞
  • 1篇曾跃萍
  • 1篇丁楠

传媒

  • 24篇中华小儿外科...
  • 5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4篇2023
  • 9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囊肿型与非囊肿型胆道闭锁预后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Ⅲ型胆道闭锁中囊肿型与非囊肿型的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7 月至2011 年6 月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的Ⅲ型胆道闭锁患儿共98例,其中囊肿型组7 例,非囊肿型91 例.按术后总...
沈秋龙陈亚军张廷冲彭春辉庞文博王增萌吴东阳肖广阔
儿童结直肠血管畸形的诊治
目的 总结儿童结直肠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探讨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收集2010 年1 月~2014 年2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4 例结直肠血管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随访....
彭春辉陈亚军张廷冲王大勇庞文博王增萌吴东阳
51例儿童术后肠套叠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总结儿童术后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51例儿童术后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分析其年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51例患儿中,2岁以下33例(64.7%)。腹膜后手术17例(33.3%),腹腔内手术34例(66.7%)。肠梗阻症状出现于术后1周以内者46例(90.2%),2周以内者49例(96.1%),主要表现为胃管内胆汁性胃液引流持续增多、呕吐或腹胀,血便、阵发性腹痛及腹部包块少见。26例术前行腹部超声均提示肠套叠。51例均经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小肠套叠49例(96.1%),回结型套叠2例,仅5例肠套叠因肠坏死而行肠切除吻合,余46例均经手法复位。51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术后肠套叠多发生于术后1周以内,与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在发病时间上有明显差别。其症状不典型,腹部超声因其较高的诊断率应做首选检查。术后肠套叠多为小肠套叠,因粘连的存在,罕有自行松解的机会,需尽早手术干预,早期手术多能手法复位。
吴东阳陈亚军彭春辉庞文博王增萌张丹沈秋龙王丽王凯
关键词:肠套叠预后
小儿Currarino综合征的诊治经验
2022年
目的总结小儿Currarino综合征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24例Currarino综合征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7例,女17例;年龄为(19.58±14.37)个月,年龄范围为2~47个月。患儿肛门直肠畸形包括直肠会阴瘘16例、肛门狭窄2例、直肠前庭瘘3例、肛门闭锁1例、直肠尿道球部瘘1例及一穴肛1例。14例患儿因排便困难就诊,45.8%(11/24)的患儿来本科就诊前存在诊治不当的情况。所有患儿均进行腰骶椎X线、骶尾部超声、骶尾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下消化道造影检查。手术治疗采用经后矢状入路(经典后矢状入路8例、局限性后矢状入路13例)、肛门入路(1例)、前矢状入路(1例)和经骶后弧形切口切除臀部瘘管及包块(1例)。15例肠造瘘患儿术后3~6个月进行关瘘术。随访评估并记录每例患儿的排便和排尿功能,排便功能评估采用Rintala评分。结果2例患儿存在神经源性膀胱,5例患儿存在生殖系统畸形(双子宫1例,双角子宫1例,双阴道2例,双子宫合并双阴道1例)。下消化道造影检查提示7例患儿存在结肠扩张。术后骶前包块病理检查提示单纯成熟性畸胎瘤13例、骶前成熟畸胎瘤合并脊膜膨出7例、脂肪瘤4例。MRI检查结果提示7例患儿有前向的脊膜膨出(6例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另有9例患儿单纯存在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4/24),其中2例为骶前肿物复发,2例未行肠造瘘患儿分别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切口感染。患儿随访时间为(42.62±25.96)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12~145个月;Rintala评分为(16.76±2.86)分,范围为12~20分。4例患儿术后便秘,8例患儿污便>1次/周,2例患儿存在尿潴留。结论Currarino综合征患儿的肛门直肠畸形多为低位无肛,以直肠会阴瘘多见。腰骶椎X线片、骶尾部超声及MRI检查可
庞文博王凯张丹吴东阳齐翔陈亚军
关键词:先天畸形CURRARINO综合征肛门直肠畸形手术治疗
儿童节段性结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2022年
目的总结儿童节段性结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的诊治经验及治疗效果,探讨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4例节段性结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2例,女2例,无胎便排出延迟,均于学龄期出现便秘、腹痛、腹胀及呕吐症状。1例患儿于当地医院进行部分横结肠切除术,但手术后症状仍未缓解;1例患儿因"肠梗阻"于当地医院进行回肠造瘘。4例患儿中有2例入院时存在营养不良。所有患儿手术前进行肛门直肠测压及下消化道造影,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肠壁多点全层活检。手术方式为结肠次全切除术。取切除的肠管近端、痉挛段及远端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钙视网膜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前检查可见所有患儿存在直肠肛门抑制反射。下消化道造影结果显示患儿结肠形态一致,充盈相及排出相均显示降结肠-乙状结肠管腔节段性狭窄,近端横结肠明显扩张,移行段位于脾曲,远端直肠形态正常。患儿的肠道排钡缓慢,24 h后复查X线仍可见钡剂残留于扩张的横结肠中。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一般情况良好并顺利出院。切除的肠道组织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降结肠-乙状结肠狭窄段肠道肌间及黏膜下神经丛稀疏,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部分神经节细胞发育不良。随访时间分别为15个月,13个月,7个月及13个月,患儿术后便秘及腹痛症状消失,营养状况改善,体重由25.0 kg、25.5 kg、44.0 kg、20.0 kg分别增长至47.5 kg、31.5 kg、44.0 kg、22.0 kg。结论节段性结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患儿肠道病变范围的确认应结合下消化道造影检查所示的肠道形态、肠壁多点全层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手术单纯切除病变段肠道即可获得满意的预后。
吴东阳王增萌姚兴凤陈亚军黄心洁彭春辉陈巍庞文博王凯
关键词:结肠节段性儿童
单中心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总结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继发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年龄分布、病史时间(从出现腹痛、呕吐、血便等临床相关症状到诊断肠套叠的时间)及发生肠管坏死相关因素。本组男69例,女29例;中位年龄5岁4个月。继发于梅克尔憩室27例,淋巴瘤和P-J息肉均为17例,幼年性息肉15例,紫癜13例,肠重复畸形4例,其他5例。有腹痛表现85例,呕吐65例,血便25例,肠管坏死23例。结果 本组大于3岁者77例,小于1岁者7例。继发于淋巴瘤及紫癜者,均大于3岁。继发于淋巴瘤、紫癜和P-J息肉患儿中大于5岁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2.4%(14/17)、84.6%(11/13)和82.4%(14/17)。继发于梅克尔憩室患儿病史时间小于48 h者占74.1%(20/27)。继发于息肉(幼年性息肉和P-J息肉)及淋巴瘤患儿病史时间大于48 h者占比较高分别为65.6%(21/32)和82.4%(14/17)。病史时间在24~48 h者和继发于紫癜者的肠管坏死占比最高,分别为70.6%(12/17)和46.2%(6/13),而便血及电解质紊乱对肠套叠发生肠管坏死的指示意义并不大。结论 继发性肠套叠的继发因素以梅克尔憩室和息肉为主。随年龄增大,息肉、淋巴瘤及紫癜继发的可能性越大。紫癜继发者最易发生肠管坏死,需及早手术。
沈秋龙陈亚军彭春辉庞文博张丹王增萌王丽吴东阳
关键词:肠套叠儿童
小儿消化道节细胞神经瘤二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道节细胞神经瘤诊治经验,以提高对于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消化道节细胞神经瘤患儿临床资料;检索万方、维普、CNKI、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数据库截至2017年5月1日关于小儿消化道节细胞神经瘤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本中心2例患儿均诊断为消化道节细胞神经瘤,无合并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B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B,MEN2B)、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未行手术治疗,分别随访2年半、1年,其症状均无改善。通过文献检索,纳入15例患儿,联合本中心2例患儿分析结果如下:17例患儿中,男9例,女8例,中位年龄5岁(14 d至17岁)。临床表现为腹泻(6例)、生后便秘(5例)、便血(3例)及肠梗阻症状(3例)。82.4%病变累及结直肠。三种类型中,息肉样节细胞神经瘤3例,其中1例伴发MEN2B;节细胞神经瘤性息肉病1例;弥漫性节细胞神经瘤病13例,其中4例合并MEN2B,1例合并NF1。伴有MEN2B的5例患儿均存在RET基因突变,其中4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病理结果均为甲状腺髓样癌。在随访资料完整的14例患儿中,10例行病灶切除术后症状缓解;4例未切除病灶,症状无缓解。结论小儿消化道节细胞神经瘤临床罕见,手术治疗预后较好,但需根据临床情况具体分析,密切随诊。
王凯陈亚军何乐健张晶彭春辉庞文博王增萌吴东阳
关键词:儿童消化道神经节瘤
儿童先天性臀部皮肤窦道的诊治
2023年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臀部皮肤窦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先天性臀部皮肤窦道并规律随访的2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6例;首次发病年龄为(48.11±40.16)个月,范围在5~144个月,入院年龄为(77.50±49.55)个月,范围在14~185个月。手术采用沿瘘口周围切口,因窦道多止于骶前,为方便暴露,部分患儿采用臀部及骶尾部平行或阶梯状双切口。所有患儿做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男女比例为1∶1.33,其中男患儿占比42.9%(12/28),女患儿占比57.1%(16/28)。28例患儿均在生后发现先天性臀部皮肤凹陷,位于臀部两侧或肛门后方,其中3例患儿同时存在左/右臀部和肛门后方两处凹陷。患儿皮肤凹陷处多有反复感染,60.7%(17/28)患儿既往有手术史。术前MRI可显示窦道走行及骶前囊肿。病理结果均符合臀部窦道,92.9%(26/28)伴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28例患儿术前MRI及术中均未发现窦道与椎管相通。术后随访时间(43.04±36.55)个月(4~115个月),26例无并发症,另外2例复发,行二次手术,治愈。结论儿童先天性臀部皮肤窦道的显著标志是先天性臀部皮肤凹陷,凹陷处反复感染是其特征。窦道大部分走行于皮肤凹陷至骶前直肠后间隙,末端多有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手术完全切除窦道及囊肿是根治的方法。
庞文博王凯张丹彭春辉王增萌吴东阳刘亚坤黄心洁陈亚军
关键词:先天性畸形皮肤窦道
单中心胆道闭锁Kasai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胆道闭锁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诊治策略及预后情况。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普外科共收治胆道闭锁患儿行Kasai手术治疗358例。随访资料完整、到达随访终点患儿310例,失访48例,10例出现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对出现术后并发症的10例患儿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Kasai术后出现早期肠道并发症患儿男6例,女4例,本中心Kasai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0/358)。术后均表现为呕吐腹胀,症状出现时间为术后(4±1.7)d,时间范围2~7 d。其中3例患儿呕吐黄绿色液体,其余呕吐胃液;此外还有腹引流管引流血性腹水1例,血便1例。立位腹平片均提示肠梗阻,其中6例伴有腹腔游离气。二次手术时间为Kasai术后(6.2±3.6) d,时间范围3~16 d。术中证实为粘连性肠梗阻9例,小肠套叠1例;其中6例气腹患儿均存在空肠Roux-Y端侧吻合口漏,行修补术;另有6例患儿存在肠管坏死,行肠管切除吻合。有2例患儿分别因肠穿孔、Roux-Y端侧吻合口漏行3次手术治疗,分别为肠造瘘术及吻合口漏修补术。住院时间(33.9±28.3) d,范围16~99 d。较我院标准住院时间14 d明显延长。经随访,10例患儿中有5例出现Kasai术后早期胆管炎(术后1个月内),较本中心既往胆管炎发病率9.9%明显升高。10例早期肠道并发症患儿术后3个月有2例黄疸清除,术后6个月有3例黄疸清除,术后1年自肝生存4例。结论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表现为腹胀、呕吐,多发生于术后1周内,多为粘连性肠梗阻,容易引起梗阻点近端的空肠端侧吻合口漏,宜尽早手术解除梗阻。Kasai术后早期肠道并发症对远期自肝生存情况有不良影响。
王增萌陈亚军庞文博彭春辉张丹沈秋龙吴东阳王丽王凯
关键词:胆道闭锁肠梗阻手术后并发症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腹胀和便秘的再手术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出现腹胀和便秘的再手术原因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出现腹胀和(或)便秘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普通外科行再次手术治疗的3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再手术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再手术方式及其疗效进行总结。结果再手术的原因可分为病理异常和解剖异常,前者包括无神经节细胞段残留(19例)和移行段残留(3例);后者包括远端结肠扩张(5例)、Soave肌鞘狭窄(2例,其中1例合并病理异常)、肛门狭窄(2例)、下拖肠管回缩狭窄(2例)和闸门综合征(3例)。其中1例患儿既有病理异常又有解剖异常。所有患儿再手术前均经半年以上的保守治疗,腹胀和便秘无缓解。再手术方式包括经腹经肛门经直肠肌鞘结肠拖出术(Soave手术)(26例)、经肛门Soave手术(3例)、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1例)、Ikeda手术(2例)、膈膜和瘢痕夹除或切除(2例)和肛门成形术(1例)。5例再次根治手术前行肠造瘘术。3例(8.6%)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直肠膀胱瘘1例,手术后治愈;吻合口瘘2例,行小肠造瘘。33例患儿平均随访59月,其中1例患儿术后3—4d自主排粪1次,无腹胀、呕吐;余32例患儿术后腹胀和便秘缓解,其中5例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污裤。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腹胀和便秘的原因主要包括病理异常和解剖异常,经腹经肛门Soave手术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术式。
彭春辉陈亚军张廷冲庞文博王增萌吴东阳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再次手术肠造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