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银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绝经后脑梗死患者雌激素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和胱抑素C及血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脑梗死患者雌性激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血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收治的90例绝经1年以上的女性患者和4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女性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脑梗死(发病72 h以内)分为脑梗死组9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的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促卵泡雌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T);同时测定了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血同型半胱氨酸,分析雌激素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血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E2、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E2与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妇女脑梗死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性激素失调、脂代谢异常及炎性相关反应,可能为绝经后妇女脑梗死发病的原因之一。
- 刘承灵刘伟民上官亚菲周桂银赵湧频龙全铭蒋昌伟张艳范玉兰熊涛
- 关键词:炎性反应
- 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脑血管TCD检测结果关系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脑血管TCD检测结果的关系,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0例糖尿病患者,按中医分为阴虚燥热和阴阳两虚型,并设置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脑血管TCD检测,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经检测后发现,阴虚燥热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内动脉(ICA)与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收缩期峰值以血流增高为主,而阴阳两虚糖尿病患者的颈内动脉(ICA)与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收缩期峰值以血流减慢为主,二者差异十分明显,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按中医的诊断,糖尿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并有阴阳两虚之症,颈内动脉(ICA)与大脑中动脉(MCA)都会出现异常,表现为增高或降低,也是病情的显著特征,糖尿病的病程会明显影响患者体内的胆固醇、血脂、血糖等浓度,导致其增高。
- 周桂银陈薇刘伟民王梅
-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TCD检测
- 高压氧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高压氧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3年2月就诊的62例面神经炎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治疗前、治疗15d后,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及多伦多(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系统[Sunnybrook(Toronto)facial grading system,SFGS]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双侧(患侧与健侧)MCV及SFG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侧面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SFG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炎效果确切。
- 周桂银俞育秀陈薇张尧葛丽
- 关键词:面神经炎电生理学高压氧鼠神经生长因子
- 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莫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10d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的评分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两组的治疗方法均可以有效的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的治疗方法对记性脑梗死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适用于临床应用推广。
- 周桂银陈薇刘伟民
- 关键词:依达拉奉银杏达莫急性脑梗死疗效
- 绝经后脑梗死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脑梗死患者性激素与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以期为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提供临床诊治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绝经1年以上的女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发病72 h以内)90例,年龄59~76岁,平均(70.3±5.5)岁;同时选取同期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绝经1年以上的女性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40 例,年龄60~77岁,平均(68.3±5.1)岁。测定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同时测定血清中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结果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示:E2水平显著降低,Fg水平显著升高,TT缩短,线性相关分析显示,E2水平与Fg具有明显的负相关,E2水平与PT之间呈正相关,E2水平与APTT、TT之间进行相关性检测中,没有发现其存在相关性。结论绝经后妇女脑梗死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性激素失调、凝血功能异常,雌激素可以通过调节女性体内Fg的降解,影响血流动力学来发挥其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
- 刘承灵刘伟民上官亚菲赵湧频周桂银龙全铭蒋昌伟张艳范玉兰熊涛
- 关键词:性激素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进行实验,随机抽签将其均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实施常规治疗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切变率、全血粘度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辅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状况,并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显著良好,可加大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期脑梗塞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程度。
- 张艳赵湧频周桂银陆明柳
-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急性期脑梗塞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