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洁洁
- 作品数:50 被引量:200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与中国林科院林业科技合作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遂昌乌溪江流域山蜡梅生境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是中国特有的茶药两用野生珍稀植物。随着对山蜡梅药用功能的开发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山蜡梅种群生境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探讨山蜡梅的适生环境,可为山蜡梅种群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于遂昌乌溪江流域选取山蜡梅典型群落,设置5块400 m^(2)样地,调查分析该群落的植物区系特征、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结果】(1)山蜡梅生境群落区系组成物种以泛热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北温带分布为主,热带与温带分布属比例分别为50.70%和40.85%,具有典型中亚热带植物区系特点。(2)2000 m^(2)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47科80属105种,科属种类丰富、组成分散,优势科为樟科Lauraceae、蔷薇科Rosaceae、壳斗科Fagaceae、豆科Fab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3)山蜡梅种群和生境群落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为增长型结构,乔木层重要值前5位的树种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11.67%)、山蜡梅(11.63%)、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9.05%)、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7.28%)和石栎Lithocarpus glaber(7.08%)。群落垂直结构层次丰富。运用K-means聚类,乔木层胸径≥1 cm的个体根据树高可分为5个林层,山蜡梅主要位于乔木Ⅰ层[1.0,4.5)m和乔木Ⅱ层[4.5,7.0)m。(4)不同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分别为1.98~3.84、1.56~2.37、0.72~0.87、0.69~0.86、1.98~3.85。【结论】遂昌乌溪江流域山蜡梅生境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小、中径级林木占绝大多数,为增长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整体较高。建议在保护现有群落生境前提下,在乌溪江流域开展山蜡梅仿野生栽培试验,合理开发利用山蜡梅资源。
- 张川英李婷婷龚笑飞潘江炎龚征宇潘军焦洁洁吴初平
- 关键词:植物区系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 丛枝菌根接种对黄檀的抗旱性影响
- 2024年
-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种可以通过与植物共生来增强植物抗性的微生物。为探究丛枝菌根真菌对黄檀(Dalbergia hupeana)的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MX)、幼套近明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 YT)、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 GN)、三个菌种等量混合接种(MIX)和不接种(CK)共5个处理,模拟自然干旱条件下,探究丛枝菌根对黄檀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黄檀的总生物量、株高和根系生长;(2)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植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 SP)含量,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3)综合评价各个菌根处理的黄檀抗旱性为MIX>GN>YT>MX>CK。从而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增强黄檀的抗旱性。
- 邓创王志高朱锦茹姚良锦吴初平袁位高李婷婷焦洁洁江波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黄檀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
- 天牛诱捕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牛诱捕器,包括诱捕筒、摄像头、套筒和收集筒,所述诱捕筒底部与套筒上端连通,所述摄像头设于套筒侧壁,所述套筒底部为一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中部与第一电机的主轴连接,所述套筒底部下方设有收集筒;所述收集筒分...
- 吴初平陈斌江波王志高龚笑飞焦洁洁黄海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榉树嫩枝全光雾穴盘扦插育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榉树嫩枝全光雾穴盘扦插育苗方法。本发明的扦插育苗方法包括插穗准备、插穗处理、扦插、扦插管理与移栽等四个步骤,通过研究全光雾培养条件下,适合榉树穴盘嫩枝扦插的采穗时间、采穗部位、穗条长度、穗条直径、带叶量、...
- 李婷婷袁位高邱帅朱锦茹焦洁洁
- 文献传递
- 珍贵树种红豆树人工林培育与经营关键技术研究
- 尤根彪刘伟焦洁洁吴初平王良和袁位高叶和军黄玉洁沈爱华朱锦茹王帮顺胡根长
- 立项背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中"红豆"即为红豆树种子。诗人以物抒情,传颂人间相思与爱情佳话,使红豆文化下续存承千年。红豆鲜红的外表象征着喜气洋洋与热情奔放,更能让人们...
- 关键词:
- 关键词:红豆树人工林培育栽培技术
- 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目标树经营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了探讨亚热带萌生性次生常绿阔叶林目标树经营后的初期效果,选取分布在浙江省遂昌县3个不同发育阶段的次生常绿阔叶林样地(样地1,林分年龄20~30年;样地2,林分年龄>30~40年;样地3,林分年龄50~60年)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封禁(对照)、传统经营和目标树经营,通过2017年(试验前)和2020年(试验3年)的调查,比较分析了目标树经营后早期的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目标树经营提高了林木的混交程度,降低了林木聚集度;目标树经营林分乔木层林木胸径断面积和的年均生长率最高,传统经营的次之,对照的最低,并且目标树经营林分中林木的年均生长率显著高于样地1和样地2的(P<0.05);传统经营林分的下木层幼树密度、下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目标树经营和对照林分的(P<0.05);3个样地的各样方中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pH值、有机碳含量、全N含量、全P含量、全K含量、速效K含量均没有明显差异,只有速效P含量在目标树经营3年后有明显下降(P<0.05)。以上结果说明,目标树经营有效地改善了林分的空间结构,提高了目标树的生长量,有助于加快林木的分化和分层,同时减少了对林下植被的干扰,土壤理化性质未有明显改变,缓解了作业初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在林分发育初期(20~40年),目标树经营是针对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较为有效的森林经营措施。
- 曹华张川英龚笑飞龚征宇李大标焦洁洁
- 关键词: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林下植被土壤理化性质
- 遂昌湖山林场水源林阔叶化改造及林分结构变化评估被引量:1
- 2019年
- 水源林的质量提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该研究针对浙江遂昌湖山林场水源林中针叶林面积比重大、林相单调和林分结构简单的特点,在马尾松林和杉木林+马尾松林中,分别采取了11.8%和35.3%的间伐强度,为间伐补植和人工促进更新创造条件,并对改造后的林分结构和林木质量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经过技术改造,马尾松林和杉木林+马尾松林中阔叶树的比例分别提高4.6百分点和12.0百分点,干形质量较优的林木比例分别提高7.8百分点和7.0百分点,生活力较强的林木比例分别提高4.9百分点和25.3百分点;无损伤的林木比例分别提高6.9百分点和17.1百分点。马尾松林透光条件改善不显著,杉木林+马尾松林中透光条件严重不足的林木比例下降17.6百分点,透光条件基本满足以上的林木比例提高了约13百分点。经过技术改造,湖山景观水源林群落的自然化、混交化和异龄化程度以及林内景观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进一步经营技术的实施奠定了基础,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持续地定位观测研究。
- 赖根伟袁位高龚笑飞邱伟清潘江炎胡双台焦洁洁吴初平王志高
- 关键词:水源林阔叶化改造林分结构
- 午潮山杉阔混交林种子雨与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 2022年
- 为探索杉木林演替机制,在杭州午潮山自然演替30a左右的杉阔混交林内选择海拔、坡度及坡向等生境相似的区块设置40 m×40 m的杉阔混交林样地3个,在样地内布置种子雨收集器进行为期2a收集,并对凋落物层、0~5 cm腐殖质层和5~10 cm土壤层进行土壤种子库调查,取样面积为0.20 m×0.20 m,随即袋装并标记,每个样地每次取样75份,共计450份,并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群落种子雨物种组成为9个树种,杉木(种子雨密度12.91粒/m~2)和秃瓣杜英(种子雨密度7.60粒/m~2)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占总数的94.16%。杉木落种持续7个月,高峰期为7月与10月,秃瓣杜英落种持续4个月,高峰期为11-12月。土壤种子库的主要物种也为杉木和秃瓣杜英。其中,杉木种子主要留存于凋落物层,秃瓣杜英种子主要留存于0~5cm土层,且秃瓣杜英种子密度和种子发芽率是杉木的2~5倍。土壤种子库非优势物种组成年际变化较大。导致杉木种子更新失败的重要因素是种子雨和种子库密度较低、种子主要留存于凋落物层。杉阔混交林自然演替过程中,阔叶树种可以利用种子进行天然更新。
- 焦洁洁李领寰汪建民孙杰杰吴初平姚良锦王志高袁位高
- 关键词:杉木种子雨种子库
- 杭州市富阳区公益林封山育林后群落结构变化被引量:2
- 2016年
- 为分析实施封山育林后公益林群落结构、林分质量,探明次生演替趋势,研究公益林封山育林后群落结构变化,根据杭州市富阳区公益林的分布格局与森林类型等基本特征;运用森林生态野外观测、试验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建立固定监测样地88个,并对固定样地进行跟踪调查,定期研究森林群落相关因子,并运用实测数据对其进行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富阳区公益林林分质量显著提高,2009—2014年5年间阔叶林的幼龄林密度极显著地增加了325.00株/hm^2(27.4%,P<0.01),平均胸径显著增长了0.65cm(8.2%,P<0.05),群落生物量增加了4.53t/hm^2(5.7%);中龄林平均胸径增长了0.23cm(2.1%),群落生物量极显著地增加了18.55t/hm^2(15.9%,P<0.01)。5年间针阔混交林3个龄组的密度略有增加,幼龄林的平均胸径增加最多,增加了1.07cm(12.8%);幼龄林的群落生物量增加最多,极显著地增加了20.59t/hm^2(20.7%,P<0.01),中龄林的群落生物量极显著地增加了12.14t/hm^2(11.5%,P<0.01)。对比富阳区公益林2009年和2014年林龄结构,幼龄林、中龄林面积减少,近熟林和成熟林面积增加;阔叶林的幼龄林基本不变,中龄林比例下降,向近熟林变化;针阔混交林的幼龄林比例下降,中龄林和近熟林比例提高,说明5年内针阔混交林的幼龄林逐渐进入中龄阶段,同时中龄林也进入中近熟林阶段。富阳区公益林经过5年的封育,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中的阔叶树种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针叶林中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和黄檀(Dalbergia hupeana Hance)相对优势度增加最多;在阔叶林中木荷(Schima crenata)、朴树(Celtis sinensis)、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的相对优势度增加最多,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女贞(Ligustrum lucidum)、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相对优势度减少最多;在针阔混交林中,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檫木(Sassafras tzumu)、木荷的相对优势度增加最多,苦
- 张骏徐升华吴初平焦洁洁黄玉洁高洪娣沈爱华袁位高朱锦茹高智慧江波
- 关键词:林型生物量多样性次生演替
- 浙江省公益林生物多样性和立地对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浙江省公益林生物多样性和立地因子对生物量的影响,研究公益林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方法】依托浙江省3个县的公益林调查数据,探索10个土壤和地形因子(土壤吸湿水、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壤厚度)以及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谱系多样性)对3种森林类型(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谱系多样性较物种丰富度能更好地区分森林类型,其中阔叶林和混交林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针叶林则拥有高生物量。仅考虑单独因子的作用,谱系多样性(P=0.041)和物种丰富度(P<0.001)在阔叶林中对生物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考虑环境因子的效应时,物种丰富度、谱系多样性、土壤速效氮、土壤厚度和土壤吸湿水对阔叶林中的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土壤厚度和土壤酸碱度对针叶林的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谱系多样性在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对生物量有消极影响。【结论】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浙江公益林的生物量。在未来公益林的经营中,应对不同森林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的土壤肥力,改善阔叶林的物种结构,以期更好地维持和提升公益林的生态系统功能。图2表2参44。
- 金超李领寰吴初平姚良锦朱锦茹袁位高江波焦洁洁
-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物种丰富度生物量环境因子公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