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兵 作品数:7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羊水1q12.1微缺失细胞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 2015年 目的建立1q21.1微缺失的多能干细胞系,为进一步探讨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模型。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4种基因(Oct4、Sox2、Klf4、c-Myc,简称OSKM)诱导1q21.1微缺失羊水细胞,建立1q21.1微缺失羊水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系(human amniotic fluid-derived cell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s,hAF-IPsCs),并对其进行多能性、核型、芯片、体内外分化能力等鉴定。结果所建立的1q21.1微缺失的hAF-iPSCs在体外能维持自我更新和多能性的状态,可表达多能标志基因,在体外长期培养能维持正常核型,在体内、体外均可向三个胚层分化。芯片结果显示仍具有1q21.1微缺失。结论1q21.1微缺失hAF-iPSCs具有正常多能干细胞所有的各种特性。可用于体外定向诱导分化,模拟疾病发病过程,可为1q21.1微缺失疾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模型。 龚亚飞 李颖 宋艳琴 孙筱放 宋兵 孙雯 陈欣洁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多能性 植物凝集素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及分泌因子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2014年 背景:植物凝集素可以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裂并引起免疫细胞的活化,是常用的细胞增殖模型。但是全血中的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分(血浆和无核细胞)在植物凝集素参与的体外培养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以及内皮分泌因子的表达情况尚不明确。目的:在体外单独培养或全血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过程中,观察植物凝集素对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炎症因子以及内皮分泌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分离正常核型成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无植物凝集素培养基和加入植物凝集素培养基分别进行单独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收集全血培养或不同条件单独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mRNA,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炎症因子和内皮分泌因子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独培养和全血培养存在差异,植物凝集素会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水解酶3、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6的基因表达,抑制蛋白C表达。提示植物凝集素促进体外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及凋亡,促使炎症因子表达上调,部分血液生物学相关的内皮分泌因子下调。 王鼎 宋兵 钟旋 孙筱放 范勇关键词:植物凝集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增殖 荧光定量RT-PCR Cytoprotective autophagy in a mouse spermatocyte cell line(GC-2spd) exposed to cadmium Cadmium(Cd)is an environmental and industrial pollutant that induces a broad spectrum of toxicological effects... 欧展辉 牛晓华 何文茵 陈玉嫦 宋兵 范狄 孙筱放文献传递 Autophagy in the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of spinocerebellar ataxia 3 differentiation into neuron Spinocerebellar ataxia 3(SCA3),also known as Machado-Joseph disease(MJD),is the most common dominant inherited... 欧展辉 罗敏 牛晓华 何文茵 陈玉嫦 宋兵 范狄 孙筱放文献传递 建立非基因整合iPSCs体系及提高体外造血分化体系的研究 2016年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在体外可被诱导分化为多种细胞,该项技术在细胞治疗、药物筛选及疾病研究上具有广阔的前景。体外定向诱导其向造血分化可为临床上使用的造血干细胞提供一种新的来源,提高i PSCs的造血分化效率将是i PSCs临床前治疗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该研究采用非整合型病毒重编程正常人的外周血来源的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derive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诱导生成i PSCs后对其进行体外造血分化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此种方法进行重编程的i PSCs可稳定传代,体内外均可向三胚层分化。使用OP9细胞与i PSCs共培养可分化为造血干/祖细胞,且添加细胞因子可有效提高分化效率。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i PSCs造血分化效率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范荻 何文茵 宋兵 牛晓华 欧展辉 陈玉嫦 孙筱放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 重编程 造血分化 大黄素对感染性早产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2024年 目的探究大黄素对感染性早产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感染性早产大鼠模型,将其分成模型组、大黄素组(60 mg/kg,灌胃)、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激酶(IKK)激活组(2μg pcDNA3.1-IKK重组质粒,尾静脉注射)、大黄素+IKK激活组(灌胃60 mg/kg大黄素+尾静脉注射2μg pcDNA3.1-IKK重组质粒),每组14只。另取14只受孕雌鼠作为对照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干预7 d。检测大鼠子宫肌条肌张力和血清中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水平;观察大鼠子宫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剪切型胱天蛋白酶1(cleaved-caspase-1)和IKK/NF-κB抑制蛋白(I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平滑肌出现了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细胞分布不规则;子宫肌条肌张力和血清中IL-1β、IL-6、TNF-α、MDA水平以及子宫组织中NLRP3、cleaved-caspase-1、IKK、IκB、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SOD、CA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组大鼠子宫平滑肌层炎症细胞浸润现象减轻,各定量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IKK激活组大鼠子宫平滑肌层炎症细胞浸润现象加重,各定量指标均进一步恶化(P<0.05)。激活IKK可明显减弱大黄素对感染性早产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IKK/IκB/NF-κB信号通路活性,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改善感染性早产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 曹定娅 武晓娟 付婷婷 付婷婷关键词:大黄素 感染性早产 子宫平滑肌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和神经分化 被引量:3 2015年 背景: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3,SCA3)是一种典型的遗传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建立患者遗传背景的特异的疾病模型有利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探讨针对疾病的治疗手段。目的:观察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神经分化效率以及CAG拷贝数的稳定性。方法:临床获取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患者皮肤组织,分离培养患者特异的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编程成纤维细胞获得诱导多能干细胞。对患者特异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和正常人的诱导多能干细胞(NHF)和胚胎干细胞(ES-10)进行神经诱导分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比较分化效率,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元中ataxin-3的聚集,PCR检测培养过程SCA3/ATXN3基因CAG重复数目。结果与结论:成功获得与成纤维细胞相同遗传背景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与人胚干细胞相似的形态学及多向分化潜能,各细胞系都能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重编程前后和诱导神经分化前后的CAG数目无明显改变。来源于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患者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效率低于正常人诱导多能干细胞(NHF)和胚胎干细胞(ES-10)。这些结果说明通过重编程技术可以成功建立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并将其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整个实验过程CAG数目无明显改变,与患者的体细胞相一致。 罗敏 胡丹 牛晓华 宋兵 欧展辉 范迪 王鼎 何文茵 孙筱放关键词:干细胞 分化 诱导多能干细胞 神经分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