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弦

作品数:21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25羟维生素...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肾病
  • 7篇甲状腺
  • 6篇糖尿病肾病
  • 5篇甲状腺功能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受体
  • 4篇维生素D受体...
  • 4篇甲状腺炎
  • 3篇毒性
  • 3篇毒性甲状腺肿
  • 3篇肾脏
  • 3篇肾脏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肾脏

机构

  • 20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张弦
  • 17篇向茜
  • 14篇李万碧
  • 14篇杨才
  • 13篇郭燕
  • 13篇白云霞
  • 10篇李勇军
  • 7篇张永新
  • 5篇王玉明
  • 4篇刘华
  • 4篇栾艳
  • 3篇蔡艳
  • 3篇徐静
  • 2篇孙海滨
  • 2篇刘乒乒
  • 1篇何英
  • 1篇黄静
  • 1篇蔡艳

传媒

  • 7篇昆明医科大学...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肥胖与代...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参降压草胶囊致低钾血症2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由龙参降压草胶囊引起的低钾血症病例,复习文献,进而阐述病因。结果:2例患者均有高血压、低血钾表现和1~4年服用龙参降压草胶囊病史,均出现四肢乏力、尿量增多等症状,停药并口服补钾后,血钾正常,症状消失。排除其他病因后,考虑龙参降压草胶囊所致低钾血症的可能性较大。结论:龙参降压草胶囊中含有甘草、氢氯噻嗪、氨苯蝶啶三种利尿剂成分,可能氢氯噻嗪和甘草的排钾作用拮抗并超过氨苯蝶啶的潴钾作用,致患者血钾降低。
杨晓瑞向茜张弦阮小荟蔡艳
关键词:低钾血症利尿剂
糖尿病肾病患者心瓣膜钙化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心瓣膜钙化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糖尿病对心瓣膜钙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CKD 5期未透析患者,按照病因分为糖尿病肾病(DKD)组和非糖尿病肾病(NDKD)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心瓣膜钙化情况。记录年龄、性别、原发病、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高尿酸血症史、血压、血糖、尿酸、血脂、钙、磷、甲状腺旁腺素等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对以上参数的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CKD 5期患者146例(DKD 66例,NDKD 80例)中有105例(71.91%)存在心瓣膜钙化。(2)DKD组在年龄、SBP、FBG、CHO、TG等方面较NDKD组高,而Bun、Cr、P较NDKD组低(P<0.05)。(3)DKD组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均较NDKD组高(P<0.05)。(4)66例DKD患者中有49例(74.24%)存在心瓣膜钙化,80例NDKD患者56例(70.00%)存在心瓣膜钙化。DKD组在总体心瓣膜钙化发生率、单纯主动脉瓣膜钙化、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钙化发生率较NDKD组高(P<0.05),而二、三尖瓣同时钙化发生率较NDKD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应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FPG及胆固醇水平分别是CKD 5期患者血管钙化的主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0.142、0.125及0.182,t值分别为4.461、3.385及2.201(P<0.05)。结论 CKD 5期患者普遍存在心瓣膜钙化,而DKD患者较NDKD患者具有更高的心瓣膜钙化率及更严重的心瓣膜钙化程度。年龄、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可能是引起和加重CKD 5期患者心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本身及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糖尿病密切相关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心瓣膜钙化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
向茜张弦郭燕杨才李勇军白云霞孙海滨刘乒乒何英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心瓣膜钙化
维生素D受体基因Bg1I、Cdx-2位点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VDR基因Bg1I、Cdx-2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178例HT组,其中甲功正常(H0)组56例,亚临床甲减(H1)组80例,甲减(H2)组42例和64例健康对照者(NT)组的VDR基因Bg1I、Cdx-2位点SNP进行检测,比较和分析各组间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Bg1I位点GG、G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0.500,0.405和0.095,等位基因G、T分布频率分别为0.702 5和0.297 5;Cdx-2位点GG、G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0.293 4,0.528 9和0.177 7,等位基因G及A分布频率分别为0.557 9及0.4421;(2)NT及HT组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25(OH)D缺乏可能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73,P=0.046);(4)男性(OR=0.158,P <0.001)及Cdx-2位点G等位基因(OR=0.301,P=0.035)可能是HT患者发生甲减的保护因素,高滴度TPO-Ab(OR=1.639,P=0.045)及TGAb(OR=1.779,P=0.007)可能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1)VDR Bg1I、Cdx-2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2)Cdx-2位点G等位基因可能是HT发生甲减的保护因素;(3)Bg1I位点SNP与HT的发生及进展无关。
阮小荟向茜王玉明周治含张弦郭燕杨晓瑞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基因25羟维生素D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高尿酸血症与T2DM及2型糖尿病肾病(T2DKD)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217例,根据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血尿酸≥420μmol/L、绝经前女性血尿酸≥360μmol/L,将其分成正常尿酸(NUA)组135例及高尿酸血症(HUA)组82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及血肌酐(SCr)值分为ACR〈30μg/mg正常蛋白尿(DKD0)组82例,ACR≥30-300μg/mg微量白蛋白尿(DKD1)组56例,ACR≥300μg/mg大量蛋白尿(DKD2)组32例,ACR≥300μg/mg且SCr〉115μmol/L肾衰竭(DKD3)组45例。比较NUA组和HUA组临床资料及血尿酸、ALB、肌酐清除率(Ccr)、HUA患病率在DKD各组中的差异。结果 217例T2DM患者中HUA患病率为37.79%,133例T2DKD患者中HUA患病率为50.38%。HUA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空腹C肽、三酰甘油、ACR、血尿酸水平高于NUA组(P均〈0.05),而DBP、空腹血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Ccr、HDL-C水平低于NUA组(P均〈0.05)。血尿酸及HUA患病率在DKD0组、DKD1组、DKD2组及DKD3组依次递增(P均〈0.05);ALB、Ccr在DKD0组、DKD1组、DKD2组及DKD3组依次递减(P均〈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Ccr与ACR、年龄、尿素氮、Cr、尿酸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正相关(P〈0.01)。结论 T2DM及T2DKD患者中HUA患病率均较高。HUA可能参与和加速了T2DM患者肾功能的下降和DKD的发生、发展。
向茜郭燕白云霞张弦张永新杨才李勇军李万碧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肾衰竭
25羟维生素D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关系。方法选取个旧地区106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作为患者组,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采用liason化学发光法测定2组血清25(OH)D及甲状腺功能[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总甲状腺素(T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组女性多于健康组(P<0.05),血清TT_4、FT_3、FT_4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均<0.05),TSH、ATPO-Ab、ATG-Ab、ATM-Ab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均<0.05),而2组年龄,血清25(OH)D、TT3水平和25(OH)D充足和不足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组25(OH)D缺乏的比例高于患者组(P<0.05),但仅患者组出现25(OH)D严重缺乏。Pearson单因素相关分析(P=0.01)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P=0.002)均提示FT_4与25(OH)D水平正相关。结论个旧地区人群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25(OH)D严重缺乏可能是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并可能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关。
向茜张弦李万碧郭燕白云霞杨才李勇军黄静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自身抗体
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VDR基因Fok 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aq Man荧光探针技术,对2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正常白蛋白尿(DKD0)组82例,微量白蛋白组(DKD1)组66例,大量白蛋白尿组(DKD2)组87例和86例健康对照者(NGT)组的VDR基因Fok I位点SNP进行检测,比较和分析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总体人群Fok I位点CC、TC、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23%、53.27%、21.50%,等位基因C和T频率分别为51.87%及48.13%;(2)NGT组、DM组及DKD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Fok I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与T2DKD发生无关(OR=2.040,P=0.05),但与T2DKD进展有关(OR=4.741,P=0.004).结论VDR基因Fok I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是T2DKD进展的危险因素.
向茜李万碧张弦刘华王玉明杨才白云霞郭燕张永新李勇军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糖尿病肾病25羟维生素D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17例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HT关系。方法对个旧地区117例HT患者25(OH)D水平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甲状腺功能将HT患者分为正常甲状腺功能(HT1)组(32例)、亚临床甲状腺减退(HT2)组(51例)及甲状腺减退(HT3)组(34例)。采用liason化学发光法测定25(OH)D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等临床指标。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非参数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25(OH)D的相关因素。结果 (1)个旧地区HT人群中血25(OH)D水平基线为(19.85±8.31)ng/ml;25(OH)D充足、不足及缺乏比例分别为14.53%、29.06%、56.41%;(2)男/女性别比例为1/6.3(16/101),男性被初次诊断时年龄[(53.31±17.39)岁]高于女性[(44.44±13.69)岁](P<0.05),不同性别患者25(OH)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38例40岁以下患者、63例40~60岁之间患者及16例60岁以上患者25(OH)D水平分别为(20.16±9.64)ng/ml、(20.19±7.59)ng/ml及(17.76±7.87)ng/ml,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HT1、HT2、HT3组患者25(OH)D水平分别为(20.40±7.36)ng/ml、(20.72±9.57)ng/ml和(18.02±6.95)ng/ml,3组间25(OH)D水平及充足、不足及缺乏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5)Pearson单因素相关分析提示FT4与25(OH)D有相关性(r=0.256,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25(OH)D水平与FT4呈正相关(P=0.003),与女性呈负相关(P=0.044)。结论 (1)个旧地区HT患者存在明显维生素D缺乏;(2)女性较男性易患HT,且初次诊断年龄较男性早;(3)HT人群中25(OH)D水平与FT4呈正相关,与女性呈负相关。
向茜张弦李万碧郭燕白云霞杨才李勇军张永新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自身抗体
个旧新诊断112例Graves’病患者骨代谢指标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个旧地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患者中骨代谢指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测定个旧地区112例初次诊断GD患者的血Ca、P、25(OH)D 、ALP、TRACP、PTH、Cr等指标,分别按照性别、年龄、25(OH)D缺乏程度分组比较,用多因素回归分析25(OH)D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个旧地区GD人群25(OH)D充足、不足、缺乏、严重缺乏的比例分别为17.86%、24.11%、48.21%及9.82%,随血清25(OH)D水平降低,PTH显著升高(P<0.05);TRACP在维生素D不足组最高,在严重缺乏足最低(P<0.05);女性血清25(OH)D及Cr水平低于男性(P<0.05);40岁以下患者、40~60岁患者、60岁以上患者25(OH)D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0岁以下人群血PTH及血Cr显著低于60岁以上人群(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PTH(B=-7.091,P<0.001)及女性(B=-4.999,P<0.001)与25(OH)D水平负相关。结论个旧地区GD患者普遍存在25(OH)D不足甚至缺乏。女性25(OH)D水平较男性低;血PTH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PTH水平及女性与25(OH)D水平负相关。加强对本地区GD患者骨代谢指标的早期检测及干预,可能有利于GD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有效防治。
向茜张弦杨晓瑞栾艳徐静阮小荟李万碧
关键词: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Ⅰ、Bsm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23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正常白蛋白尿(DKD0)组82例,微量白蛋白组(DKD1)组66例,大量白蛋白尿组(DKD2)组87例和86例健康对照者(NGT)组的VDR基因BsmⅠ、ApaⅠ位点SNP进行检测,比较和分析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BsmⅠ位点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31、0.066、0.003,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0.964、0.036;ApaⅠ位点CC、CA、AA因型频率分别0.536、0.371、0.093,等位基因C和A频率分别为0.721、0.279;(2)DKD2组ApaⅠ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0.770)高于DKD0组患者(0.671),A等位基因频率(0.230)低于于DKD0组患者(0.329),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VDR基因BsmⅠ位点GG基因型可能是T2DKD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59,P<0.05),但与DKD进展无关;ApaⅠ位点SNP与T2DKD的发生及进展均无关(P>0.05).25(OH)D缺乏或不足是T2DKD进展的危险因素(OR=1.957,P<0.05).结论 VDR基因BsmⅠ位点GG基因型可能是T2DKD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但与DKD进展无关;ApaⅠ位点SNP与T2DKD的发生及进展均无关.
向茜李万碧张弦刘华王玉明杨才白云霞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25羟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2015年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及血肌酐值将217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肾衰竭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liason化学发光法测定25(OH)D水平及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个旧地区人群中血25(OH)D水平基线仅为(20.07±0.70)ng/m L;(2)血25(OH)D含量在健康人群、DM患者、DKD肾衰竭患者中依次递减;(3)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25(OH)D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血三酰甘油负相关(P<0.05),与体重及血浆白蛋白正相关(P<0.05).结论 (1)个旧地区人群中血25(OH)D水平基线较低;(2)25(OH)D缺乏是2型糖尿病DKD肾衰竭患者的重要特征并可能和DK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向茜李万碧白云霞郭燕张弦张永新杨才李勇军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