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红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尿培养细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尿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尿液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对有尿路感染症状尿液培养出细菌的229例患者进行尿液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并对细菌的耐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尿路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190株)为主(82.9%),分列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72.6%)、铜绿假单胞菌(7.9%)、肺炎克雷伯菌(4.7%);革兰阳性球菌(39株)以粪肠球(31.7%)和屎肠球菌(46.2%)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而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性较高,对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耐药性较高。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治疗预防应选用酶抑制剂等耐药性低的药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具有重要意义。
- 孙丽徐海红王晖
- 关键词:尿路感染细菌分布耐药性
- 小儿血培养感染细菌与C-反应蛋白值关系
- 2011年
- 目的:应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血培养阳性小儿患者进行分组,并与之比较。方法:对某医院均做双瓶血培养的患儿同时做CRP检测,对于阳性者与CRP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组值的CRP培养出细菌的分布不同,CRP值在0~10mg/L、10~100 mg/L和〉100mg/L时,革兰阳性细菌比率为85%、61%和56%;而革兰阴性菌的比率为15%、39%和44%。结论:高值CRP的患者培养出革兰阴性菌的概率分布更大。
- 徐海红
- 关键词:血培养C-反应蛋白败血症
- 尿微量白蛋白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与早期肾损害关系,以便发现早期肾损害,提前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对我院住院的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和心内科高血压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的尿微量白蛋白(M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与病程及年龄有关,而与性别无关。结论:尿微量白蛋白(MA)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重要指标之一。
- 孙国林常人亮徐海红
- 关键词:早期肾损害糖尿病高血压
- 35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类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种类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8月~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经血培养证实并确诊的35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血培养结果、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培养细菌阳性率21.08%,;35例均为单一菌种生长,革兰阳性菌占97.14%;34例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100%。结论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万古霉素首选于易发生暴发性多器官受累的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较为合适,轻症患儿应用呋西地酸、头孢硫咪是较好的选择。
- 高忻姚君徐海红盛俐
- 关键词:败血症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新生儿
- 阿萨丝孢酵母致尿路感染1例
- 2014年
- 报告1例留置尿管引起的阿萨丝孢酵母所致尿路感染。通过病原学诊断和微生物学检查,发现1例患者的尿路感染,为留置管引起的阿萨丝孢酵母所致。临床医生对留置尿管导致真菌感染的情况应引起重视。
- 孙丽徐海红许常青洪从寿
- 关键词:尿液
- 三种血清尿素测定方法的比较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旨在找出三种测量尿素方法之间的异同处,以利于指导临床实验。方法在Beckman Coulter Synchron CX3上用尿素酶电极法,在Beckman Coulter Synchron CX4上用尿素酶速率法,在721分光光度计上用二乙酰一肟法,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三种方法之间相关性良好。尿素酶电极法线性范围大于尿素酶速率法大于二乙酰一肟法。尿素酶电极法,尿素酶速率法精密度均明显大于二乙酰一肟法,尿素酶速率法的批内变异小于尿素酶电极法,而批间变异则大于尿素酶电极法。溶血对三种方法均有影响。结论三种方法均符合临床对尿素的检测要求,各有利弊,但尿素酶电极法准确、简便、快速、范围宽,应是未来尿素测量的发展方向。
- 孙国林周昭勤徐海红韦邦海
- 关键词: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