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静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多不饱和脂肪...
  • 4篇脂肪
  • 4篇饱和脂肪酸
  • 4篇N-6/N-...
  • 4篇不饱和脂肪
  • 4篇不饱和脂肪酸
  • 2篇血清
  • 2篇血清雌二醇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腺癌
  • 2篇激素
  • 2篇二醇
  • 2篇按蚊
  • 2篇雌二醇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转运
  • 1篇性激素
  • 1篇休克
  • 1篇学生减负

机构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王静
  • 4篇周其全
  • 3篇韦娜
  • 3篇王斌
  • 3篇糜漫天
  • 2篇陈诚
  • 2篇王英
  • 1篇叶治家
  • 1篇刘婷
  • 1篇高钰琪
  • 1篇陈洁平
  • 1篇陈亮
  • 1篇李晶
  • 1篇张楚楚
  • 1篇刘进
  • 1篇刘婷婷

传媒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微循环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膳食中不同比例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趋向年轻化。大量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膳食关系密切,尤其膳食脂肪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较...
王静
关键词:乳腺癌模型多不饱和脂肪酸血清雌二醇
文献传递
高原暴露下脑微血管损伤与脑内NO的关系及其在高原脑水肿中的作用
<正>目的:探讨高原缺氧性脑微血管损伤与高原脑水肿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分别取高原不同海拔梯度暴露下大鼠脑标本观察其脑血管通透性与脑内NO含量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其脑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状态,免疫组化观察其脑血管内皮细...
周其全高钰琪王静幸洪燕刘占杰
文献传递
温度对斯氏按蚊繁殖能力和生存时间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环境温度对按蚊繁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在16、20、24、28、32℃5个温度梯度下进行斯氏按蚊的饲养,比较分析不同温度下斯氏按蚊的产卵能力和生存时间。并在饲血前后不同时间点提取斯氏按蚊总RNA,利用RT-qPCR的方法检测按蚊卵黄蛋白原(Vg)分子转录水平。结果在16℃的环境温度下斯氏按蚊停止繁殖,20℃的产卵率明显低于24、28和32℃(P<0.05),其余各组间的产卵率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在20~28℃温度范围内,随着环境温度升高斯氏按蚊的产卵时间逐渐缩短(P<0.001)、产卵数量逐渐增高(P<0.05,P<0.01)、生存时间逐渐延长(P<0.05,P<0.01);当环境温度升至32℃时,与28℃比较,斯氏按蚊的产卵时间进一步缩短(P>0.05),但产卵数量明显减少(P<0.01),且生存时间明显缩短(P<0.01)。Vg转录水平在16℃下吸血前后始终处于基础低表达水平,其他各组在吸血后24 h显著升高,各温度间转录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与产卵数量差异趋势一致。结论 28℃是斯氏按蚊繁殖和生存的最佳环境温度,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温度影响卵黄蛋白原表达水平而实现的。
秦杰于莎莎王盼刘婷婷王静王英
关键词:温度斯氏按蚊繁殖能力卵黄蛋白原
胆固醇转运相关基因NPC1、NPC2调节造血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2017年
目的采用NPC1、NPC2基因敲低的造血前体细胞(erythroid myeloid lymphoid,EML)作为模型,探讨NPC1、NPC2对EML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NPC1 shRNA、NPC2 shRNA重组慢病毒感染EML细胞获得NPC1、NPC2基因有效沉默的EML细胞模型。利用该模型以Filipin染色检测NPC1、NPC2基因敲低后对EML细胞内胆固醇分布的影响,采用CCK-8和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PC1、NPC2基因沉默后EML细胞干性标志物CD34、sca-1、c-kit及TER-119、CD11b、B220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造血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刺激细胞后c-kit磷酸化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NPC1、NPC2基因沉默的EML细胞模型,NPC1、NPC2基因在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NPC1、NPC2敲低的EML细胞中出现胆固醇蓄积,且在NPC1敲低的EML细胞模型中胆固醇蓄积更显著。沉默NPC1、NPC2基因后使得EML细胞增殖减慢(P<0.01),并且能够降低EML细胞CD34、sca-1和TER-119、B220的阳性率(P<0.01)。经SCF刺激后NPC1基因沉默的EML细胞中c-kit的磷酸化降低显著(P<0.01),但在NPC2基因沉默的EML细胞中c-kit磷酸化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固醇转运相关基因NPC1通过调节细胞胆固醇流动参与了EML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控。
李晶邹云丁王静刘婷婷刘进张楚楚姬凌陈洁平陈亮叶治家
关键词:细胞分化
从学生“减负”思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03年
从减轻学生负担这一讨论中,必须明确怎么“减负”?减负后怎么办?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呢?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走出传统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便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周其全张峙陈诚王静
关键词:减负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传统教育
n-6/n-3 PUFA对乳腺癌大鼠ER及p53表达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的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乳腺癌大鼠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n-6 PUFA、10∶1 n-6/n-3、5∶1n-6/n-3、1∶1 n-6/n-3和正常对照5组,前4组以50mg/(kg.bw)MNU单次腹腔注射诱导乳腺肿瘤发生,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给药后立即分组喂养不同饲料,在8和18周时处死动物,RT-PCR和蛋白印迹(W estern b 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ER和p53表达。结果4组乳腺癌大鼠乳腺组织中ER和p53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0.73±0.11),(0.08±0.01)〕有所升高,其中n-6组最高〔(1.32±0.18),(1.43±0.56)〕,其余各组随n-6/n-3比值减小而下降,1∶1 n-6/n-3组〔(0.95±0.12),(0.12±0.06)〕显著低于n-6组(P<0.05)。结论不同比例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MNU诱导的乳腺癌大鼠乳腺组织ER和p53的表达具有不同影响,1∶1 n-6/n-3膳食脂肪酸构成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大鼠乳腺组织ER和p53表达的升高。
王静糜漫天韦娜王斌
关键词: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雌激素受体P53
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乳腺癌大鼠BRCA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乳腺癌大鼠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5只随机分为5组,即n-6PUFA组、10:1n-6/n-3组、5:1n-6/n-3组、1:1n-6/n-3组和正常对照组,前四组以50mg/kg体重MNU单次腹腔注射诱导大鼠乳腺肿瘤发生,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给药后立即分组喂养不同饲料,并在8周和18周时处死动物剪取乳腺组织,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组织中BRCA1mRNA和蛋白表达状况。结果四组乳腺癌大鼠BRCA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所下降,四组中BRCA1的表达以1:1n-6/n-3组最强,并随n-6/n-3比值增大而下降。结论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MNU诱导的乳腺癌大鼠BRCA1的表达具有不同影响,1:1n-6/n-3膳食脂肪酸构成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大鼠BRCA1表达的下降。
王静糜漫天韦娜王斌
关键词: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BRCA1
性激素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创伤-失血性休克可以改变辅助性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的比率,改变机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抑制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抑制组织相容性复合分子Ⅱ的表达,而性激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的两性状态,同时创伤...
王静周其全
关键词:性激素创伤失血性休克免疫功能
文献传递
高海拔区施工人群急性高原肺水肿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高海拔区非习服人群高原肺水肿的高病规律。方法 :对 1993年~ 1994年进入 4 80 0~ 5 2 6 0m的唐古拉山公路施工区的施工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问卷调查 ,资料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调查表明急性高原肺水肿人群发病率不仅受海拔高度影响 ,而且还受人群特征、年龄、职业、劳动强度等方面影响。对急性高原肺水肿人群实施就地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减低并发症的发病率。结论 :高原肺水肿仍是高海拔区的常见危重症 ,只有加强预防和实施就地治疗 ,才能控制发病率。
周其全张雪峰王静陈诚杨景义
关键词:高海拔区急性高原肺水肿流行病学调查
大劣按蚊卵黄蛋白原基因cDNA全长序列扩增及功能域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大劣按蚊卵黄蛋白原(Anopheles dirus vitellogenin, AdVg)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进行扩增和分析,并对其功能域蛋白进行表达与纯化。方法基于前期克隆的AdVg基因cDNA片段,利用RACE PCR技术,扩增AdVg基因的5′末端及3′末端序列。用Vector NTI软件将测序得到的AdVg cDNA片段、5′末端序列、3′末端序列进行校正,拼接得到完整的AdVg cDNA全长序列。对AdVg全长序列进行功能域预测。利用pet28a(+)构建重组质粒进行AdVg功能域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结果成功获得AdVg基因全长cDNA序列,包括117 bp的5′UTR序列、192 bp的3′UTR序列和6 186 bp的ORF序列。AdVg蛋白主要包含Vit N、DUF1943及vWD 3个结构域。通过构建重组质粒,成功表达和纯化了AdVg Vit N功能域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了大劣按蚊卵黄蛋白原基因的全长序列,并获得了重组蛋白。
于莎莎胡辉秦杰王静刘婷刘婷婷王英
关键词:大劣按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