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秉亚

作品数:1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社会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政治
  • 5篇思想政治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教育
  • 3篇高校
  • 2篇大学生
  • 2篇思政
  • 2篇土豪
  • 2篇流行语
  • 1篇大学生思想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动因
  • 1篇动因研究
  • 1篇心理
  • 1篇学生思想政治...
  • 1篇义利
  • 1篇义利观

机构

  • 13篇兴义民族师范...
  • 3篇许昌学院

作者

  • 13篇刘秉亚
  • 3篇边隽
  • 1篇何杨琦
  • 1篇袁峥
  • 1篇陈文林
  • 1篇张姗姗

传媒

  • 3篇兴义民族师范...
  • 2篇中小企业管理...
  • 2篇时代人物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科技经济市场
  • 1篇南方论刊
  • 1篇文教资料
  • 1篇科技信息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师话语实践效果的路径
2024年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发展,教师话语在思政课堂中起着沟通桥梁的作用,教师话语与教学效 果密切相关,提升教师话语实践效果要注重课堂话语氛围、教师话语质量、教师话语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 别围绕优化课堂话语氛围、提高课堂话语质量、创新课堂话语方法三方面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师话语实践效 果的路径,从而优化思政课堂教师话语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构建良好的思政课堂。
杨桃花刘秉亚
关键词:思政课堂课堂话语教师话语
“大思政”格局下宪法法治意识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三重逻辑
2024年
在“大思政”格局下,将宪法法治意识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可以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帮助不同学科有效 融入宪法法治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基于“历史”“理论”“实践”的三重逻辑,以法治认知、法治价值观、 法治行为的三个核心指标来彰显价值意蕴。明确宪法法治意识融入高校课程思政融入的核心内容,厘清宪法法治意识 的内涵:宪法至上意识、程序与规则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平等与公正意识。同时通过打造优质师资队伍、推进课程体 系建设、拓展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理路,推动宪法法治意识有效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三重逻辑是系统的整体,历史逻辑 明晰了融入的必要性,理论逻辑确定了融入的核心内容,实践逻辑明确融入的实践理路。有助于在“大思政”格局下更 好地开展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张毅华刘秉亚
“土豪”流行的社会心理研究
2016年
"土豪"的卷土重来使人措不及防,但是含义已经在新的语境中发生了变化,从网络游戏的提及到网络媒体风靡再到人们日常对话,经历了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基本过程,它是民众复杂心理的综合反映,其生命力的长久还需时间的检验。
刘秉亚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社会心理
贵州省鲁屯特色小镇建设中乡愁文化的赓延被引量:1
2021年
“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的要求,它维系着社会稳定的精神纽带,居民返乡的回归性指向,是防止同质化建设的关键所在。特色小镇一经提出就备受瞩目,乡愁文化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凸显自身的特色,拥有独特的历史、民俗和生态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成为发展乡愁文化的重要契机,为乡愁情结的精神皈依提供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贵州省黔西南州鲁屯镇围绕着静态保护、活态传承两个维度进行建设而达到鲁屯人乡愁情结的精神皈依,小镇建设从乡愁文化中汲取力量,又在建设中反哺乡愁文化,使二者相得益彰。
刘秉亚
关键词:活态传承
多角度探析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被引量:3
2013年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不同,世界上大致分为两种思维方式:西方思维和东方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存在很多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概念的模糊性和精确性,认识的整体性和个体性,理解的直觉性和分析性,思考的圆形式和线形式四个方面。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具体差异,有利于中国加快现代化进程。
刘秉亚
关键词: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哲学思想
中西传统义利观的现实审视被引量:4
2013年
中国古代的义利之辨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的价值取向、精神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文化的差异和碰撞引发中西方在义利观上的众多冲突。本文试通过中西方义利观的比较,探讨我国在新时期努力实现中西方文化沟通与融合的途径。
刘秉亚边隽
关键词:义利之辨义利观
浅议思想政治工作对长征精神形成的作用
2014年
红军长征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其精神也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丰碑上,鲜活地留在人们心中,鼓舞着我们每一人。思想政治工作在长征途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大力宣传了党的正确路线方针、统一红军的思想意识行动、达到阶级友爱和官兵的一致团结、争取沿途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支持。长征精神的形成对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刘秉亚
关键词:长征长征精神思想政治工作
“土豪”流行产生的动因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近几年,"土豪"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它经历了词义的变迁,成为大批网友追捧的对象。"土豪"的归来是民众内心的映射,是现实社会的反映,是语言发展和交往的需要,是人们价值观缺失的真实写照。在重塑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对"土豪"精神世界的改变势在必行,最终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刘秉亚
关键词:流行语动因核心价值观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2016年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造就信息的极大繁荣,人们几乎每天都被海量信息所湮没,因此,短小精炼的信息深受网民的欢迎,"微时代"已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交关系和思维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阔认知视野、拓宽交往空间、乐于抒发情绪的机遇和过度依赖手机、造成认识偏差、降低信息主导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创新教学载体、善用"微"宣传话语、开展"微"网络活动、出台"微"监管制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
刘秉亚张姗姗边隽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的自我教育
2015年
自我教育即自己教育自己,是在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方法。自我教育是当今开放社会、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它不但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要重视几个问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导作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不能忽视环境因素对自我教育的影响。
刘秉亚边隽
关键词: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