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欣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旅游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论印度瑜伽哲学思想的发展(上)被引量:15
- 1998年
- 瑜伽是梵文yoga一词的音译,这个词的词根是yuj,与英语中的yoke同源,这个词在《梨俱吠陀》中已经多次出现,其意义有多种,如给牛马上驾具、获得神通力、联系等等;其中第一种意义也在以后的吠陀典籍中被广泛运用。“盖自梨俱吠陀以来,宗教苦行(Tapas)或净行(brahmacarya)为人所重。情欲奋发,不可克制,有如劣骑。驾服劣骑,必有技巧。因此瑜伽字原用之于牛马者,乃用之为制服情欲方法之名称。”
- 李建欣
- 关键词:哲学思想奥义书不二论吠檀多《摩诃婆罗多》
- 论印度瑜伽哲学思想的发展(下)被引量:9
- 1998年
- 四、后古典瑜伽 这一时期大致相当于公元200年到1900年。后古典瑜伽是指在古典瑜伽创立者钵颠阇梨之后发展起来的许多派别,主要包括瑜伽奥义书、密教和诃陀瑜伽(hatha—yoya)。它们与钵颠阇梨所采纳的二元论哲学恰成对立,这些后起的派别大都建立在前古典瑜伽曾奉行的不二论超验哲学基础之上。
- 李建欣
- 关键词:哲学思想吠檀多奥义书不二论生命气息
- 宗教史家米亚科·伊里亚德
- 1997年
- 宗教史家米亚科·伊里亚德●李建欣伊里亚德1907年出生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军官之家;当他只有9岁时就亲眼目睹了德国对他的祖国的占领。当他还在公立中学时就开始了对文学、哲学、东方学、炼金术和宗教史的长久迷恋。他的一篇题为《蚕的天敌》的早期论文反映了一...
- 李建欣
- 关键词:宗教史经验主义萨满教新人文主义亚科
- 论印度古典瑜伽行法被引量:4
- 1999年
- 本文认为瑜伽行法是达到终极解脱的必由之路,为达到解脱,“修炼”和“离欲”是必不可少的,有五种行法:①信;②勤;③念;④定;⑤慧。瑜伽八支是:①禁制;②劝制;③坐法;④调息;⑤制感;⑥执持;⑦禅定;⑧三昧。三昧是主客观的统一,它分为有智三昧与无智三昧两种;有智三昧由有寻三昧、无寻三昧、有伺三昧和无伺三昧组成。
- 李建欣
- 关键词: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