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辉

作品数:31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体育
  • 5篇运动员
  • 4篇乒乓
  • 3篇收卷
  • 3篇球桌
  • 3篇竞技
  • 3篇卷轴
  • 3篇拦网
  • 3篇备战
  • 2篇战术
  • 2篇收纳
  • 2篇体育锻炼
  • 2篇爬梯
  • 2篇周期
  • 2篇足球
  • 2篇文化
  • 2篇技战术
  • 2篇奥运
  • 2篇冰雪运动
  • 1篇代谢

机构

  • 28篇重庆第二师范...
  • 14篇北京体育大学
  • 9篇国家体育总局...
  • 3篇宁波大学
  • 3篇暨南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贵州大学
  • 1篇长沙医学院
  • 1篇渤海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维多利亚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肇庆学院
  • 1篇南京审计大学

作者

  • 28篇陈辉
  • 7篇陈小平
  • 3篇刘炜
  • 1篇王娟
  • 1篇陈娟
  • 1篇陈洁星
  • 1篇陈钢
  • 1篇李采丰
  • 1篇柴国荣
  • 1篇范运祥
  • 1篇刘卫军
  • 1篇吕敏
  • 1篇吕敏
  • 1篇许奎元
  • 1篇黄俊亚
  • 1篇付乐
  • 1篇吴红豫
  • 1篇李海鹏
  • 1篇何卫
  • 1篇王念慈

传媒

  • 3篇体育科学
  • 3篇中国体育科技
  • 2篇体育科技文献...
  • 2篇重庆第二师范...
  • 1篇成都体育学院...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四川体育科学
  • 1篇体育科研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广州体育学院...
  • 1篇山东体育科技
  • 1篇沈阳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科技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2017年全...

年份

  • 5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集体球类项目体能测试科学化探索——基于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选秀测试的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以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选秀体能测试为研究对象,对集体球类项目体能测试的科学化和精准化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选秀体能测试具有良好的整体性预测效果,在测试内容、方法、流程及评价标准方面可为相应项目的体能测评提供参考性依据。我国集体球类项目体能测试的设计、优化可从理念与方法视角借鉴职业化联赛测评体系,以专项特征为依据,在充分考虑场上位置差异和年龄差异的基础上围绕核心素质进行多维设计;实施过程中应通过测试内容的标准化安排规避影响测评结果稳定性和准确性的不利因素;同时,应建立长期化体能测评数据库进行追踪性研究,综合助力我国集体球类项目的快速发展。
魏小斌陈辉陈小平
关键词:集体球类项目
基于量化数据的足球训练负荷研究综述
2024年
足球训练负荷的有效实施是保障运动员实现竞技能力获得运动表现提升的基石。文章通过综述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量化下的足球训练外负荷以及内负荷特征研究,为我国足球项目的科学化训练及相关赛季性项目训练负荷的设计与监控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赛季中足球训练的总跑动距离、高速跑负荷相对比赛更低,而加、减速跑与比赛差异较小;一周内训练负荷呈“倒U”形分布;赛季后半阶段训练负荷显著下降;训练负荷存在位置差异,其中边后卫和中场球员的跑动负荷较高;非首发运动员与首发运动员在总训练时长和跑动距离上差异不大,但存在高强度负荷不足问题;赛季前准备期由于训练时间更长,训练课次更多,因而负荷较高。建议教练员与科研人员加强训练负荷监控工作,清晰把握与认识负荷的分布特征与适应机制,根据比赛特征、周期特点等因素科学安排训练负荷,保障比赛时的运动表现。
魏小斌陈辉王念慈王衍卜井伟祯陈小平
关键词:足球训练负荷监控周期全球定位系统
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赛事品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以赛事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以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环太湖公路自行车赛赛事品牌建设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品牌识别主要由赛事品牌标识、赛事品牌文化、赛事质量构成;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品牌定位主要为体育性定位和商业性定位两个层面;赛事品牌传播主要包括赛事品牌形象传播、内容传播、公关传播及赛事品牌的传播媒介;最后,环太湖自行车赛的赛事品牌管理需要优化设置组织机构及建立健全赛事规章制度。
陈辉陈钢
关键词:体育赛事
精英网球运动员成长时序特征对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启示——来自ATP/WTA前100的证据
2024年
进入ATP/WTA积分Top100的都是世界高水平的精英网球运动员,分析他们成长过程的时序特征对于网球后备人才的针对性和科学化培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ATP/WTA积分Top 100运动员成长过程的时序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精英网球运动员进入职业竞赛积分排名系统时间与ATP排名、Top 100用时、Top 100年龄、始训年龄显著相关;网球专项比赛负荷特征决定了运动员早期始训和早期参赛的培养特征;我国现役优秀运动员在时间序列上具备冲击更高排名的机会。启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应正确认识早期始训与多样化训练的协同发展,准确把握体能与技能的纵向发展关系,不断完善和优化竞赛体系与布局规划,聚焦训练理念创新引领人才培养效益提升,协同推进后备人才的高质量、生态化培养。
陈辉孙铭骏胡宛鳞皮昌松易正玲曾恋徐豪
关键词:积分排名
一种体育锻炼用的爬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育锻炼用的爬梯,包括一级爬梯、二级爬梯、三级爬梯、滑动支撑架和胶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实用新型的一级爬梯、二级爬梯和三级爬梯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因此可以改变而已两级爬梯之间的夹角,使...
陈辉
文献传递
世界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峰值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通过梳理世界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峰值特征,总结优秀运动员峰值年龄和峰值表现窗口期特征的研究进展。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并系统归纳提炼。结果:游泳、铁人三项、网球和高尔夫项目男子运动员的峰值年龄晚于女子运动员,而自行车和田径项目的研究结果则与之相反;随着田径竞赛、自行车和铁人三项项目竞赛距离的增加,运动员的峰值年龄出现了显著性的增大,而在游泳项目运动员中则表现出与之相反的规律;游泳和网球项目运动员的峰值年龄出现最早,其次为冰球和除马拉松以外田径项目的运动员,马拉松、自行车、铁人三项及高尔夫项目运动员的峰值年龄出现最晚;有研究认为男子运动员的峰值表现窗口期略长于女子运动员,但也有研究认为男、女运动员的峰值表现窗口期长度无显著差异;田径相关研究认为田赛和长跑项目运动员的峰值表现窗口期长于短跑和跨栏项目运动员,而游泳相关研究表明随着比赛距离的增加,游泳运动员的峰值表现窗口期长度逐渐缩短。结论:峰值表现特征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多数研究主要存在于游泳和田径项目,且研究对象的运动水平也没有明确划分,探索不同项目、不同水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峰值特征是今后研究的趋势;我国在峰值表现上的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应加强运动员培养体系和多年训练规划的研究,为科学化、系统化的培养体制提供理论支撑。
陈禹名陈洁星陈辉黄晨宾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
对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审视与思考
2015年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重庆市16所本科院校体育科研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制约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高校体育科研实力排名居全国中下,整体科研水平急需提升;高校体育科研队伍尚不成熟,职称层次较低,科研团队不稳定;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论文发表的质量与数量、课题申请立项与类别方面呈失衡状态;对体育科研的奖励力度不够,多数高校体育图书期刊资料数量种类较少,学科专业发展所需的体育仪器设备、实验器材配备不全。
陈辉吴红豫李采丰
关键词:高校体育科研影响因素
100m短跑科学化训练进展与趋势——基于运动生物学和方法学的思考被引量:14
2022年
100 m短跑是奥运会最具影响力的项目,深入研究世界短跑项目的训练进展与趋势对提升我国短跑科学化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运动生物学和训练方法学的角度,从训练理念、负荷和方法等不同层面对世界及我国短跑项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以伸髋肌群和踝屈肌群为驱动力的用力模式是近年世界短跑训练的重点;增大ATP-PCr储量和提高无氧糖酵解供能速率是短跑运动员训练的2项主要任务;力量和爆发力训练是世界精英短跑运动员训练计划安排的重要部分;短跑的神经-肌肉动员和募集特征及其相应的能量代谢过程是负荷安排的关键。基于奥运备战的现实诉求,应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世界短跑训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科学探索与认识短跑专项特征,从源头把握训练规律及方向;加强基础性研究,重点聚焦尚未解决与有争议的问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短跑科学化训练体系,助力我国短跑竞技实力的整体提升。
郑雪峰陈辉苏炳添宋庆全束洋陈小平
关键词:能量代谢
血流限制视角下加压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对急性生理负荷与主观疲劳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将血流限制与低强度有氧运动相结合,并与传统有氧运动方式、高强度间歇运动方式进行对比,探讨不同运动方案下受试者的急性生理反应与疲劳程度的差异,旨在为大众人群或运动员提供一种更加安全、高效提升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方法:招募12名男性大学生,在完成最大摄氧量测试后,随机完成四种运动方案,分别为40%VO_(2peak)低强度有氧运动(AE)、50%动脉闭塞压(AOP)结合40%VO_(2peak)低强度有氧运动、70%AOP结合40%VO_(2peak)低强度有氧运动和HIIT四种方案,每种方案运动时间为15 min。记录受试者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生理反应(心率、摄氧量、气体交换率、血乳酸)[HR、VO_(2)、RER、BLA]和主观疲劳度(RPE)。通过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组×时间)对受试者的HR、VO2、BLA和RPE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R:50%AOP组、70%AOP组和HIIT组分别在第9 min、第6 min和第3 min显著高于AE组(P<0.05);VO_(2):HIIT组在3 min显著高于AE组(P<0.05),50%AOP组、70%AOP组与A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RER:50%AOP组、70%AOP组和HIIT组分别在6 min、6~9和15 min、3~15 min显著高于AE组,70%AOP和HIIT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变化;BLA:HIIT组运动后峰值显著高于AE组、50%AOP组和70%AOP组(P<0.05)。RPE:AE组、50%AOP组、70%AOP组和HIIT组均随时间显著上升(P<0.05),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流阻断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可以在不增加主观疲劳度的基础上,显著提高受试者的急性生理反应,其效果要优于普通有氧运动。
刘嘉俊汤珊郑航魏佳陈辉陈辉周喆啸
关键词:有氧运动有氧能力生理反应
一种俯卧撑用体育器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俯卧撑用体育器械,包括支架、吸盘、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支撑台、复位液缸和标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液缸的升降能够对使用者的俯卧撑运动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从而使使用者的俯卧撑运动更加标准;此外,通...
陈辉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