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婷婷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豆状核
  • 6篇豆状核变性
  • 6篇肝豆状核
  • 6篇肝豆状核变性
  • 2篇医药研究
  • 2篇医药研究进展
  • 2篇失禁
  • 2篇尿失禁
  • 2篇中药
  • 2篇中药治疗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药研究
  • 2篇中医药研究进...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抽动

机构

  • 10篇安徽中医药大...
  • 7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亳州市华佗中...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11篇鲍婷婷
  • 8篇张娟
  • 8篇周涛
  • 5篇谢道俊
  • 4篇鲍远程
  • 1篇储丹晨
  • 1篇童家兵
  • 1篇王艳
  • 1篇韦彪
  • 1篇丁伟军
  • 1篇赵志勇

传媒

  • 6篇中医药临床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鲍远程教授中药治疗尿失禁临床经验
尿失禁是指小便频数不自主溢出的一种疾病。它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症状又可以是许多不同疾病中的一个症状,为临床常见病。小便失禁,古有论述,《内经》称之为'遗溺',并认为是'膀胧不约'所致。而引起'不约'的原因认为是'虚则遗溺'。...
鲍婷婷周涛张娟
关键词:尿失禁中药治疗药理作用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铜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F环)。近年来,临床发现WD患者除以...
鲍婷婷谢道俊张娟周涛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从通腑化瘀论治肝豆状核变性及其肝纤维化被引量:5
2013年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F环)。虽然铜在体内沉积速度、部位和程度不同,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但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慢性损害,肝纤维化几乎是每一个WD患者肝脏的主要病理改变。
周涛鲍远程谢道俊鲍婷婷张娟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
木瓜芍药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木瓜芍药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30例多发性抽动症患者服用木瓜芍药汤6个月,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分别在3个月末及6个月末应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及中医病症诊疗标准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患者在3个月末及6个月末的有效率均达到80%以上,同时随着疗程时间的增加,其有效率也随着增加。结论:木瓜芍药汤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并且作用维持时间较长。
周涛鲍远程鲍婷婷张娟
关键词:多发性抽动
鲍远程治疗睑废临床经验
2014年
睑废,是指上睑下垂的一类病证,又称上胞下垂,睢目,睑废,眼睑垂缓。本病属胞睑疾病,当胞筋不养,胞络受阻,气血瘀滞,精气不能上承于胞睑,皆可发为本病。睑废临床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为先天性,绝大多数是因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或缺损,或因支配提上睑肌神经缺损而引起。另一类属后天性,多与神经源性、肌源性、外伤性及机械性有关。
张娟鲍婷婷周涛鲍远程
关键词:睑废
鲍远程运用中药治疗尿失禁临床经验被引量:1
2014年
尿失禁是指小便频数不自主溢出的一种疾病。它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症状又可以是许多不同疾病中的一个症状,为临床常见病。小便失禁,古有论述,《内经》称之为“遗溺”,并认为是“膀胧不约”所致。而引起“不约”的原因认为是“虚则遗溺”。巢氏《诸病源候论》提出“肾虚下焦冷、不能温制其水液,故小便不禁”。因此鲍远程教授指出,中医治疗尿失禁应从“虚则补之”“温脾补肾缩尿”人手,并自拟方药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2例典型案例报告如下。
鲍婷婷周涛张娟
关键词:尿失禁中药名医经验
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表现及海马CA1区病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CA1区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及黄蒲通窍胶囊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复制VaD大鼠模型。连续灌胃45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光镜下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的病理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搜索实验表明,黄蒲通窍组和多奈哌齐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跨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次数和目标象限距离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黄蒲通窍组和多奈哌齐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坏死较模型组显著减轻。结论黄蒲通窍胶囊具有改善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减轻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
王艳谢道俊鲍远程张娟储丹晨韦彪孙愘叡丁伟军鲍婷婷王秋烨赵志勇
关键词:黄蒲通窍胶囊血管性痴呆记忆能力
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中医药研究进展
2014年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disease,WD)是一种铜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F环)。近年来,临床发现WD患者除以上症状外,非运动障碍也有较高发病率,
鲍婷婷谢道俊童家兵张娟周涛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的临床效应评价及对铜负荷大鼠干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肝豆灵对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建立铜负荷大鼠模型,观察肝豆灵对大鼠行为学、海马突触结构、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60例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肝豆状核...
鲍婷婷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海马NGF
文献传递
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模型大鼠肝纤四项影响的实验研究
<正>目的观察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模型大鼠肝纤四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取月龄均为3个月,平均体重200±20g的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周涛鲍婷婷谢道俊鲍远程张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