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化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物模型血栓长度及重量比较探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变分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比较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不同时间点血栓长度及重量变化情况,探讨血栓开始形成、状态稳定、消退等血栓形成病变分期。方法 取健康雌性SD大鼠48只,体重180~230 g,采用狭窄法阻断下腔静脉大部分血流,制备下腔静脉血栓模型。造模后2、4、8、12、24、48 h及3、7、14 d开腹观察,取材,称量血栓组织长度和重量,并行组织学染色观察。结果 2 h开始有血栓形成,2、4 h血栓长度和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开始血栓长度和重量显著上升,6~48 h与2、4 h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48 h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稳定期;造模后3 d血栓开始出现消退,血栓长度、重量较术后48 h均显著降低(P〈0.01);7 d血栓长度、重量较3 d时进一步降低(P〈0.05);21 d未观察到血栓,下腔静脉血管再通。HE染色示造模后2 h有血栓形成;6~48 h,随造模时间延长,管腔内充血加剧,并有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3 d可观察到血栓机化现象;7 d机化现象进一步加剧;21 d血栓和机化的肉芽组织均已消退。结论 大鼠狭窄法造模结束至造模后6 h是血栓形成的起始期,造模后6~48 h是血栓形成的稳定期,造模后3 d开始进入血栓消退期,至21 d血栓完全消退,下腔静脉再通。
- 白云城赵学凌周如丹周志化吴雪梅
- 关键词:静脉血栓血管生物学动物模型
- 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的建立及手术技巧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建立大鼠下腔静脉血栓模型,总结建立模型过程中的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方法:健康SD大鼠64只,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狭窄法",阻断下腔静脉大部分血流,通过结扎后相应时间点开腹观察和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评价造模是否成功。结果:对照组和造模组在实验过程中均未出现意外死亡,生存率100%。对照组下腔静脉无血栓形成(0/8);造模组在狭窄法术后2 h可见有血栓形成(6/8,75%),至术后6 h均可见血栓形成(8/8,100%),术后24 h和48 h,血栓形成,同时管腔内明显充血(16/16,100%),术后7 d血栓有机化表现,但未出现明显消退(8/8,100%),术后14 d至术后21 d观察到血栓溶解消退(16/16,100%)。结论:采用狭窄法使下腔静脉血流淤滞,可成功建立下腔静脉血栓模型。
- 白云城赵学凌周如丹周志化吴雪梅王兵
- 关键词:血栓血管生物学静脉血栓动物模型
- Plat、Plau激活内皮细胞膜上纤溶酶促血栓消退的研究
- [目的]DVT危害重,目前药物治疗作用的分子较多,针对性不强。血栓消退机制在血栓的溶解中起重要作用,但目前研究较少、需深入探索。本研究在兔DVT模型中,获取血栓形成前、形成初、完全形成、消退初、消退高峰期、完全消退状态下...
- 周志化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