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丹

作品数:19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视网膜
  • 10篇网膜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病变
  • 4篇眼科
  • 4篇黄斑
  • 3篇水肿
  • 3篇黄斑水肿
  • 3篇病毒
  • 2篇血管
  • 2篇眼内
  • 2篇耀斑
  • 2篇早期筛查
  • 2篇视力

机构

  • 19篇广东省人民医...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汕头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9篇曹丹
  • 13篇张良
  • 5篇欧阳淑怡
  • 3篇张小妮
  • 2篇牛勇毅
  • 2篇陈丽
  • 2篇黄中宁
  • 2篇黄凤贤
  • 2篇胡云燕
  • 2篇杨大卫
  • 1篇刘丽雄
  • 1篇卢嫦青
  • 1篇孟倩丽
  • 1篇周妍
  • 1篇曾锦
  • 1篇费文雷
  • 1篇尹东明
  • 1篇王军
  • 1篇陈凌
  • 1篇李娟

传媒

  • 4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循证医学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神经与血管损害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究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神经与血管损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纳入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66眼为NDR组,健康者62眼为对照组。使用免散瞳、全视野闪光ERG记录仪(RETeval)记录16 Td·s(6.0 mm瞳孔直径时,1 cd·s·m-2=28.3 Td·s)和32 Td·s光刺激时两组的潜伏期及振幅。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测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的血管密度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周围300μm的毛细血管密度(FD300)、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层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分析NDR组患眼视网膜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其与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NDR组在旁中心凹区和中心凹周围区的SCP的血管密度分别为(49.97±4.45)%、(48.12±4.01)%,均低于对照组的(52.47±4.31)%(P=0.002)、(50.42±3.73)%(P=0.001);NDR组在旁中心凹区和中心凹周围区的DCP的血管密度分别为(52.70±4.51)%、(48.62±6.39)%,均低于对照组的(55.99±4.09)%(P<0.001)、(52.71±6.56)%(P=0.001)。但两组间GCC层厚度无明显差异(P=0.661)。NDR组RNFL厚度为(109.85±11.50)μm,较对照组(115.06±10.61)μm显著降低(P=0.009);NDR组视盘周围血管密度为(50.27±4.10)%,较对照组(52.48±2.73)%显著降低(P<0.001)。ERG检测结果显示,在16 Td·s和32 Td·s光刺激时与对照组相比,NDR组潜伏期均延长和振幅均下降(均为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6 Td·s和32 Td·s光刺激ERG的潜伏期延长均与HbAlc升高显著相关(β=0.350,P<0.001;β=0.328,P<0.001),与旁中心凹区SCP血管密度下降也显著相关(β=-0.266,P=0.013;β=-0.253,P=0.005),而与GCC层厚度均不相关(均为P>0.05)。结论在出现临床可见的视网膜病变之前,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就已经开始出现结构和功能的损伤。NDR患者早期视功能改变可能与微血管异常有关,ERG潜伏期延长与血糖控制�
胡云燕曾运考曹丹余洪华庄雪楠李娟杨静吴乔伟刘宝怡张良
关键词:ERG血管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一例被引量:4
2017年
患者男,26岁.2015年8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细胞型).2016年2月在我院行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其父亲作为单倍体供者,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5/10相合.移植手术前患者及供体血清巨细胞病毒(CMV)DNA检测均为阴性.患者骨髓移植手术前眼科检查双眼眼底未见异常.2月27日回输4/6相合女婴脐带血;2月27~29日连续3d回输其父亲半相合外周干细胞210 ml.3月7、9日即骨髓移植手术后8、10d血小板、白细胞分别植入.
曹丹费文雷杨大卫张良
双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右眼黄斑裂孔一例
患者男,21岁,因双眼视力减退伴夜间活动受限数年,右眼加重1年,于2015年10月25日入住我科.患者既往无眼外伤史,无夜盲家族史.入院查体:Vod 0.02(-5.00DS矫正至0.08),Vos 0.08(-5.00...
李远存曹丹牛勇毅张良
关键词: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术
一种糖尿病患者DME风险评估模型及早期筛查系统
本发明涉及临床眼科和计算机工程领域领域,提供了一种糖尿病患者DME风险评估模型及早期筛查系统,将糖尿病患者的尿白蛋白肌酐比、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和红细胞压积输入系统后,输出患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风险值,供临床参...
余洪华吴冠蓉曹丹林锦信张夏茵胡一骏杜紫荆梁燕华吴乔伟方莹赖春然黄子逸
防止碎甲乱飞的指套
本实用新型公开防止碎甲乱飞的指套,包括指部软胶套与指甲钳,所述指部软胶套为透明且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指部软胶套的一端开口为用于穿过手指的第一穿孔,通过在指部软胶套位于第一穿孔的一端设置打磨环,而打磨环的外表为粗糙面,...
黄凤贤曹丹欧阳淑怡
眼科散光标志环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眼科散光标志环,包括手持部和环体部,所述环体部连接设置在所述手持部的端部,且所述环体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圆形刻度,以及若干贯穿设置在所述环体部的上端面上的观察孔;所述环体部的下端面上...
张良曹丹黄中宁欧阳淑怡陈丽张小妮李文倩杨璐敏庄育芬刘丽雄
文献传递
基于SS-OCT/SS-OCTA探究玻璃体视网膜界面改变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基于超广角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UWF SS-OCT)及超广角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技术(UWF SS-OCTA)探讨玻璃体视网膜界面改变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14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258只眼睛的SS-OCT图像以及69个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SS-OCTA图像进行分析,运用Goodman-Kruskal’s Gamma方法评估玻璃体后脱离(PVD)与DR严重程度的关系,并统计不同PVD程度下PDR患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结果】随着DR严重程度进展,PVD的程度与DR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Gamma=-0.294,P<0.001),即玻璃体与视网膜粘连程度增加,DR程度更加严重。其中,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患眼PVD程度与DR严重程度的负相关更加显著(Gamma=-0.620,P<0.001),且视网膜新生血管更倾向于在视网膜玻璃体粘连区域生长。【结论】玻璃体视网膜粘连程度与DR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DR患者管理中运用SS-OCT评估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卢佩瑶陈若瑜曹丹张良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视网膜界面
人工智能应用于眼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对策
2024年
在“人工智能+医学”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作为人工智能应用先行者之一的眼科学,在疾病诊疗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创新,积极推动从临床实践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转型,然而目前其将人工智能技术和理念的融入尚显不足。鉴于此,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创新应用,将文献分析和典型案例相结合,梳理总结人工智能在眼科疾病诊疗与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成效,并进一步分析存在问题和对策。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在提升眼科临床诊断效率、优化学习路径和缩短专业人才培训周期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特别是在智能影像分析、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及虚拟仿真训练中表现尤为突出;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仍受限于数据标准化不足、复杂眼病模型泛化能力不足以及伦理与隐私保护等问题。针对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人工智能+眼科”未来发展应聚焦标准化数据平台建设、跨学科协作与政策支持,以助力智能化、精准化的眼科人才培养与诊疗体系的构建。
杨诚黎峥曾锦曹丹
关键词:眼科人工智能医学教育
泡沫敷料联合下垫式充气暖风毯在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使用泡沫敷料联合下垫式充气暖风毯在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将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1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单纯使用泡沫敷料组63例和联合使用下垫式充气暖风毯组63例,分别统计术后两组枕后、骶尾部、肩胛、颈后部、臀部、背部及双脚外踝等部位发生压疮前期症状的例数和体外循环时间及总手术时间。结果泡沫敷料联合使用下垫式充气暖风毯组的枕后和骶尾部压疮前期症状的发生率(枕后50.8%和骶尾部14.3%)明显低于泡沫敷料组(枕后74.6%和骶尾部39.7%)(枕后χ^2=7.635,P<0.01和骶尾部χ^2=9.063,P<0.01);此外,泡沫敷料联合使用下垫式充气暖风毯组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分别为78.95±39.40分钟和142.47±54.78分钟,而泡沫敷料组的相应时间分别为83.54±33.01分钟和148.69±49.09分钟,泡沫敷料联合使用下垫式充气暖风毯组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泡沫敷料组短(体外循环时间Z=-2.845,P<0.01和手术总时间Z=-3.078,P<0.01)。结论使用泡沫敷料联合下垫式充气暖风毯在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预防压疮的效果良好,可进一步降低压疮前期症状的发生率。
欧阳淑怡陈凌卢嫦青黃世杰柯苹芳张小妮周妍程志兴曹丹
关键词:泡沫敷料低体重婴幼儿压疮
基于超广角眼底成像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边病变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眼周边视网膜病变的分布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2019年1~12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DR患者265例38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8例211只眼,女性117例177只眼;平均年龄(58.4±12.3)岁。采用英国欧堡Daytona行超广角眼底成像(UWF)检查。应用Photoshop软件模拟标准7方位(S7F)区域,并作为中央视网膜区域1~7;周边视网膜区域3~7(P3~P7)分别为中央视网膜区域3~7相邻的周边视网膜区域。将DR分为周边病变为主型(PPL)及中央病变为主型(PCL)。PPL定义为至少有1个周边视网膜区域的病变较其相邻的中央区域更严重。对不同DR分期患眼各视网膜区域中PPL构成比差异进行χ^(2)检验。结果388只眼中,PPL 200只眼(51.5%,200/388)。不同分期DR患眼PPL构成比比较:轻度非增生型DR(NPDR)、中度NPDR、重度NPDR及增生型DR分别为32(36.8%,32/87)、89(55.3%,89/161)、42(51.9%,42/81)、37(62.6%,37/59)只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0,P=0.010)。PPL在DR患眼中各视网膜区域分布状况比较:PPL 200只眼中,区域3、4、5、6、7分别有87、101、78、67、38只眼。PPL在DR患眼中各视网膜区域分布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40,P<0.001)。结论DR患眼中PPL占51.5%,且DR分期越严重,PPL占比越高;颞侧视网膜周边部病变最常见。
庄雪楠曹丹姚婕陈若瑜陈业胜王子诚张良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