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群

作品数:16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单位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东莞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血症
  • 3篇低钾
  • 3篇低钾血症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心肌梗死
  • 3篇血糖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高血糖
  • 3篇梗死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强化
  • 2篇胰岛素强化治...
  • 2篇应激性
  • 2篇应激性高血糖
  • 2篇卒中
  • 2篇疗效

机构

  • 12篇东莞市厚街医...
  • 4篇广东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李群
  • 6篇刘尚
  • 5篇姜椿法
  • 4篇胡怀岭
  • 4篇陈莞春
  • 3篇骆梅秀
  • 3篇陆首玲
  • 2篇邱全煌
  • 2篇陈以初
  • 2篇熊素春
  • 2篇周善存
  • 2篇王少波
  • 2篇乔义超
  • 1篇何胜
  • 1篇梅志忠
  • 1篇李兆华
  • 1篇刘斌
  • 1篇陈翠芹
  • 1篇刘利
  • 1篇吴耀辉

传媒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内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通气时人机对抗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发生人机对抗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对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人机对抗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发生人机对抗的机械通气患者中,其发生原因包括:气道阻塞27例,不能耐受插管16例,分钟通气量不足9例,支气管痉挛7例,持续高热4例,急性肺水肿4例,单肺通气3例,抽搐、肌肉痉挛3例,管道漏气2例,呼吸机故障2例,气胸1例。结论人机对抗的发生均有其诱发因素。气道阻塞、不能耐受插管、潮气量不足、支气管痉挛等是主要原因。加强气道管理、设置合适的通气模式和(或)参数、解除气道痉挛、祛除诱因等综合有效防治措施,可避免和减少人机对抗的发生。
姜椿法邱全煌何胜李群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衰竭人机对抗
老年人急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6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急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急性脑卒中时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4.7%,好发于出血性卒中、病变近大脑中线部位及意识障碍患者;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复极异常及心律失常。结论:老年人出血性卒中、近大脑中线部位病变及意识障碍患者易并发脑心综合征,在临床处置急性脑卒中的同时,应加强心脏方面的检查及治疗。
胡怀岭陆首玲李群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心电图
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应激性高血糖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AMI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分别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A组)、胰岛素一般治疗(B组)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达标血糖值分别为4.4~6.1、6.1~10.0、10.0 mmol/L以上),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抽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酶等,同时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治疗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A组和B组的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死亡发生率A组和B组显著低于C组(P<0.01),A组与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能抑制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炎性介质的表达,从而改善其预后。
王少波周善存陈以初熊素春李群乔义超
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心脏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后厄贝沙坦干预对血清PⅠCP、PⅢNP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66例)和厄贝沙坦组(65例),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清PⅠCP、PⅢNP的含量,采用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参数。另选4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血清PⅠCP、PⅢ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常规治疗组1、2、4、8周末和厄贝沙坦组1、2、4周末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心房收缩流速(VE/VA):发病第2天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降低血清PⅠCP、PⅢNP水平,改善心功能。
吴耀辉陈以初李群陈翠芹
关键词:心肌梗死厄贝沙坦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性低钾血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合并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低钾血症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6月间厚街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72例低钾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58%(112例)低钾血症患者发病前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有治疗史。其中轻度低钾血症18例,中度低钾血症67例,重度低钾血症27例。所有患者经口服、静脉补钾后症状均缓解。结论低钾血症的发病因素可能与病毒感染、滥用药物(抗生素、地塞米松、退热药)有关,与摄入不足,胃肠道丢失有关;对于难治性低钾血症在常规补钾基础上,辅以安体舒通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姜椿法李群刘利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低钾血症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低血压危险因素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分析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诊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5例分为术后低血压组和术后非低血压组两组,统计分析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术前血压情况、心肌梗死病变位置等因素与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65例急诊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PCI术后低血压发生率为38.8%。PCI术后低血压组中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显著低于PCI术后非低血压患者(21.9%vs 48.5%,P<0.01)。PCI术后低血压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峰值显著高于非低血压组,(247.3±186.8)U/L vs(175.4±159.6)U/L(P<0.05)。PCI术后低血压患者下壁心肌梗死和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均明显高于非低血压患者(62.5%vs 28.7%,P<0.01;12.5%vs 4.0%,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PCI术后低血压患者中完全闭塞、近段病变、右冠状动脉病变均高于术后非低血压患者(P<0.05)。PCI术后低血压患者术后TIMI分级<2级比例显著高于术后非低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88%vs 4.95%,P<0.05)。对PCI术后患者低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肌缺血症状是PCI术后患者低血压的保护性因素,而右冠状动脉病变、近段病变、完全闭塞、术后TIMI分级<2级均为PCI术后患者低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出现心肌缺血症状是PCI术后低血压发生的保护性因素,而右冠状动脉病变、近段病变、完全闭塞、术后TIMI分级<2级均为PCI术后患者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胡怀岭李群姜椿法邱全煌
关键词:心肌梗死低血压
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Hs-CRP对急诊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急诊应激性高血糖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急诊入院的危重患者分为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普通糖尿病患者组成糖尿病非应激组,以及来医院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应激组和糖尿病非应激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而糖尿病非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和Hs-CRP联合检测用于应激患者高血糖的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群王少波熊素春周善存乔义超
关键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应激性高血糖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与心电图对低钾血症敏感性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是否可导致心室非同步性,比较超声指标与心电图指标评价心室同步性敏感性,寻求更敏感、无创、重复性强的评价心室同步性指标。方法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低钾血症患者及对照组的心室同步化指标。同步化指数(TAS-POST)大于130ms为判定左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标准。两组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指标与超声同步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心电图指标与超声同步化指标的敏感性;低血钾程度与超声同步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电图与超声都与血清学检查的结果相符合,吻合率均达100%,心电图指标与超声指标有关,对于心肌损害的敏感性和与血钾高低程度的吻合性超声检查敏感度为100%,心电图敏感度为30%,而且血钾越接近正常值,超声的敏感性越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为敏感、无创、重复性强的评价心室同步性指标,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李群刘尚陈莞春骆梅秀
关键词:超声心电图低钾血症
低血钾症118例心电图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总结低血钾症的心电图特征,以探讨心电图对低血钾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低血钾症患者118例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结果:随着低血钾症严重程度的增加,心电图呈特征性的ST段压低、T波振幅降低、U波振幅增高、T-U融合、P波和QRS波的振幅和时限增加、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及心律失常。结论:低血钾症具有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有助于低血钾的快速诊断。
李群胡怀岭刘尚姜椿法
关键词:低血钾症心电图血钾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危重症合并高血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危重症并高血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20例高血糖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强化组)和胰岛素常规治疗组(常规组)。于入院时、入院后第1d、入院后第2d取血2mL,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BMC中NF-κB活性,RT-PCR检测NF-κBmRNA的表达情况;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强化组和常规组在所有时间点NF-κB活性和NF-κB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强化组入院后第1d、第2dNF-κB活性和NF-κBmRNA表达则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危重症合并高血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的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李群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症高血糖核转录因子ΚB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