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文旅融合背景下晋北戏曲旅游发展探析被引量:6
- 2021年
- 晋北戏曲旅游的创新性发展,是戏曲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依托资源、产业、市场、产品融合等多种技术路径,在政府环境保障、企业市场经营、民众文化创新“三位一体”的商业运营模式下,创新戏曲旅游发展路径,提升晋北戏曲旅游发展策略,丰富晋北戏曲旅游产品内容,全力推进观光型、休闲型、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在寻求新的生存之道的同时,推进戏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 常雪连刘佳
- 晋北“耍孩儿”渊源及艺术特色被引量:1
- 2010年
- 耍孩儿,因其独特的发音方法,又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咳咳腔",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的大同、怀仁、应县、山阴等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极具魅力的地方戏曲剧种。
- 刘佳
- 关键词:地方戏曲发音方法渊源艺术特色发声方法
- 吐音演奏技法在韦伯单簧管作品中的运用初探被引量:1
- 2009年
- 韦伯是德国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他在室内乐、歌剧、乐队作品以及歌曲等领域的创作都有很高的成就。单簧管作品是其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每首单簧管作品都体现了技术与表现内容的高度统一,都可以说是演奏技术艰深的作品。本文主要以韦伯协奏曲作品中各种吐音的表现手法做了探讨。
- 刘佳
- 关键词:单簧管吐音
- “国立礼乐馆”时期的杨荫浏
- 2021年
- 1943年"国立礼乐馆"成立,1944年杨荫浏就任礼乐馆编纂及乐典组主任,1945年至1948年《礼乐》刊行。杨荫浏在这期间,不仅作为礼乐馆编纂及乐典组主任负责文章的审稿、编辑工作,而且发表了多篇文章,涉及律学、谱学、礼乐及乐谱出版等方面。这期间,杨荫浏在持续进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同时,开始了中国音乐史方向的研究,对国乐的发展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向社会呼吁对"旧乐"进行抢救性收集和保护。
- 刘佳
-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
- 学科系统化与研究精细化的产物——论南音学形成的学术轨迹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人类学方法论在音乐学研究领域的渗透与发展,音乐学科分类日趋细化且呈现逐步分离的态势。作为音乐学中的细分之"学"的代表——南音学,一直保持着活力。南音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内涵与乐学传统的大型综合性乐种,其相关论文的数量、质量,参与其中学者涵盖的范围,专业的机构,国际影响力,其作为一种"学"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完全可以为相关细分之"学"进一步的理论建设作为参照。文章通过简要回顾南音学的学术发展史,通过微观研究、地方性研究对其整体研究的学术推动,包括如何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旨在为其他分支学科的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依据。
- 刘佳
- 关键词:音乐学
- 陕北大唢呐音乐调名初解
- 2017年
- 陕北大唢呐音乐包含"本调、凡调、甲调、梅花调、背宫调、四字调、六字调"七个调名。通过七调调名与指法的对应关系,陕北大唢呐音乐七个调名对应不同的筒音,并有相应的指法,是建立在七个调高上,可循环往复演奏"七宫还原"的意义。通过与历史文献所载调名的比对,陕北大唢呐音乐调名与定调符合工尺七调的标准。其演奏实践又有重"四宫"的情况。
- 刘佳
- 关键词:调名
- 现代音乐何以不能“接地气”?
- 2017年
- 一 1986年,我国首次“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在辽宁兴城召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尚视现代音乐为洪水猛兽,遂有一批音乐学人在会议上帮“新潮音乐”辩护,为其争取生存空间。在“鸡蛋”和“墙”之间,这批学人选择支持“新潮音乐”这枚脆弱的“鸡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现代音乐不仅登堂入室。
- 刘佳
- 关键词:现代音乐新潮音乐音乐理论家社会环境中青年
- “耍孩儿”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 2010年
- 耍孩儿的现状耍孩儿是雁北地区独有的地方性戏曲剧种,流行区域较小。过去相当受当地群众喜爱,但近些年逐渐走入低谷,城镇的演出市场日益萎缩。乡村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 刘佳
- 关键词:剧团演出剧目演出市场剧种
- 戏曲旅游与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营造
- 2020年
-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乡土文化的载体,扎根于乡村的戏曲艺术在传承乡土文化的同时,也是村落公共生活的表达方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开展的戏曲旅游活动,是乡土文化体验的回归,也是传统文化振兴的途径。戏曲旅游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营造增添了人文气息,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为戏曲旅游提供了天然的舞台,两者相融相盛,相得益彰。
- 管萍刘佳
- 关键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乡土文化
- 20世纪40年代的一场“礼乐建设”——《礼乐半月刊》研究初步被引量:2
- 2017年
- 对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研究是当前音乐学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传统礼乐观念,是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时代的更迭同步,中国传统礼乐观念亦有所发展,而其中渗透的儒家礼教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早已深入人心。
- 刘佳
- 关键词:礼乐文化半月刊礼教思想礼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