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锋
- 作品数:33 被引量:134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浙江大学 校园卡支付模式变革探索被引量:4
- 2016年
- 校园卡建设应用至今,相对封闭和自制,逐渐暴露出发展的局限性。随着互联网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校园卡支付如何改变建设和应用模式,跟上技术和时代的进步。一方面,移动支付深入人心,在加强支付安全私密的情况下,需要让校内支付更及时更便捷,另一方面,校园支付在开放与封闭的权衡中,如何利用社会第三方成熟的支付体系,促进校园卡支付的发展。
- 叶镒娟徐锋
- 关键词:校园卡支付体系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账户余额支付安全
- 基于认证和授权的新一代校园卡身份平台设计
- 2015年
- 针对现有校园卡系统存在的身份数据混乱、授权分散、认证流水不回收等缺陷,提出建设身份平台与支付平台分离、松耦合关联的新一代校园卡体系,设计了基于认证和授权的新一代校园卡身份平台架构体系,重点实现校园卡身份的数据统一、认证授权集中、动态流水回传等功能,为智慧校园数据分析挖掘提供基础,为新一代校园卡建设提供参考模式。
- 叶镒娟徐锋
- 关键词:身份认证智慧校园
- 低碳产品概念设计方法研究
- 为了在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考虑和控制产品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建立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性能、低碳与成本信息的统一数据模型,从绿色和低碳产品概念设计的研究现状出发,总结了低碳产品概念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低碳产品的演化过程...
- 徐锋顾新建祁国宁纪杨建
- 关键词:概念设计低碳设计高耗能产品
- 悬臂梁易损部件在矩形加速度脉冲激励下的动力学响应与有限元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为分析悬臂梁易损部件在矩形脉冲激励下的振动响应,推导出悬臂梁在悬臂端处动态应力的近似解析解,得到最大应力与矩形脉冲峰值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速度变化量一定时,最大应力随加速度脉冲幅值的增加而增加,但会无限逼近极限值。最后建立了易损件-质量主体在矩形脉冲激励下的有限元模型,并与解析解进行了对比,发现运用2阶振动模态即可得到精确的悬臂梁的应力响应,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具有悬臂梁式易损件在蜂窝纸板缓冲作用下的防护提供理论基础。
- 卢富德许晨光高德徐锋
- 关键词:悬臂梁易损件有限元
- 聚乳酸基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分别介绍了聚乳酸基无机抗菌材料、有机抗菌材料及天然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聚乳酸基抗菌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何依谣张萍高德徐锋
- 关键词:聚乳酸抗菌剂抗菌材料
- 基于web的包装产品个性化定制技术浅析
- 本文结合包装行业特色对基于web技术的个性化定制理论进行讨论,在对包装行业信息化现状的分析之下得出包装行业实施个性化定制技术的优势和必然趋势。并针对包装工业,包装设计及服务行业提出了实施个性化定制的技术框架,以此理论为基...
- 徐锋张炜周建伟
- 关键词:个性化定制WEB技术
- 文献传递
- 基于智慧校园的下一代校园卡系统设计被引量:30
- 2013年
- 本文针对原有校园卡系统平台功能不完善、可扩展性能差、综合分析决策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支撑智慧校园的校园卡建设新需求,明确了加强人财物管理、深化数据应用的下一代校园卡建设目标,提出以三大核心数据库和五大应用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分层框架设计的系统方案,为新时期校园卡服务建设提供解决方法。
- 叶镒娟徐锋厉晓华鲁东明程艳旗许彩娥林传峰
- 关键词:智慧校园校园卡系统设计
- 基于低碳约束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概念设计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综合成本具有决定性影响,当低碳成为衡量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时,为了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就能提供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可参考的依据,提出基于低碳约束的产品概念设计思路,确定低碳产品概念设计的目标和边界,讨论低碳概念设计考虑的诸多因素,给出概念设计阶段引入的碳足迹计算模型和以功能结构展开为原理的基于低碳约束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法。以高耗能产品变压器为例,详解变压器的重要部件之一——铁心的低碳设计方法和模式,对变压器的整体低碳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 徐锋顾新建纪杨建祁国宁
- 关键词:低碳概念设计碳足迹高耗能产品
- 基于电子账户的新一代校园卡支付体系的设计被引量:18
- 2015年
- 针对现有校园卡支付系统普遍存在的圈存到账不实时、结算清算人工化、对接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首次提出一套以校园卡电子账户为主账户、在线支付为主支付模式的新一代校园卡账户及支付设计方案,为高校新一代校园卡系统建设提供解决方案,为其它高校校园支付提供参考模式.
- 叶镒娟徐锋程艳旗
- 关键词:校园卡支付平台智慧校园高校信息化
- 浅谈包装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包装工程学科发展、人才自身生存与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包装的发展需要复合型包装人才,并就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复合型包装人才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建议.
- 许晨光陈江瑛徐锋崔常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