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山西榆次明清人群氟中毒的古病理学研究
- 一、引言氟是一种人体中普遍存在的微量元素,但当这种化学元素摄入过多时,就会导致氟中毒,表现在骨骼上的就称为"氟骨症(skeletal fluorosis)",表现在牙齿上的叫作"氟牙症"(俗称"氟斑牙")。骨和牙齿的氟约...
- 侯侃高振华朱泓王晓毅
- 文献传递
- 典型矿物颜料混合像元几何单形体端元提取算法研究
- 2020年
- 利用高光谱像元解混方法识别彩绘文物表面复合颜料的类别已成为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端元提取是关键的一个环节。首先选择中国绘画5种色系中具有代表性的矿物颜料,通过线性混合其反射光谱合成模拟高光谱图像;然后采用内部最大体积法、顶点成分分析、最小体积单形体分析、基于变分增广拉格朗日单形体识别以及最小体积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5种基于几何单形体的端元提取算法;最后在不同信噪比和是否有纯净像元的图像中提取混合颜料中的端元,并以光谱夹角距离和光谱信息散度作为评价指标,分别比较5种算法端元提取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变分增广拉格朗日单形体识别法和最小体积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法对混合颜料的端元提取效果较好,可为文物表面颜料解混提供参考。
- 孟蝶吕书强侯妙乐高振华
- 关键词:高光谱图像端元提取反射光谱
- 山西兴县白崖沟遗址调查简报被引量:8
- 2017年
- 白崖沟遗址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2015年8月调查时发现,此后又对其进行了复查。该遗址地处蔚汾河中游,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是目前蔚汾河流域所见规模最大的一座龙山石城。城址依托河谷为天然屏障,在此基础上修建围墙,形成较为完整的城圈;城内居中位置的台地附近发现数层石砌护坡,沟谷两侧台地上分布大量房址,居住面流行绘制黑色地画。该遗址与蔚汾河下游龙山晚期的碧村遗址相距约40公里,两者也是龙山时期该区域规模较大的两个聚落,且时代存在一定的相继性,这为进一步认识蔚汾河流域区域社会的发展演变奠定了基础。
- 张光辉贾文涛陈泽宇姬英杰安根张银才高振华梁孝陈鑫孙先徒
- 山西晋中小南庄东周遗址发掘简报
- 2020年
- 小南庄遗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鸣谦镇小南庄村东约500米处,西距聂店村约400米,地处涧河西岸台地,东临河床断崖,地势相对平坦,西南约70米为小南庄战国墓地。(图1)遗址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331.12,北纬37°45 5.40,海拔高程为831米。2011年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山西高校新区建设,对小南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东周时期的灰坑5个。现对此次发掘收获简报如下。
- 王晓毅高振华高振华贾尧郝丽君
- 关键词:抢救性发掘灰坑高校新区东周时期地理坐标
- 浅谈三维数字技术在古代青铜器保护中的应用——以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青铜器三维扫描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一、前言
随着三维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正逐渐改变和丰富着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手段和相关理念。
- 程虎伟高振华陈鑫
-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技术青铜器墓地西周
- 云冈石窟窟顶西区北魏佛教寺院遗址被引量:21
- 2016年
- 为配合云冈石窟窟顶防水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云冈石窟研究院、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组成云冈考古队,于2010年5月18日至10月30日,发掘了云冈石窟窟顶西区北魏佛教寺院建筑遗址。一遗址概况 遗址位于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云冈石窟窟顶西部,东距大同市约15公里,南距十里河约1公里,西北距吴官屯煤矿约1500米,东距明城堡约70米(图一)。
- 张庆捷张庆捷黄继中李白军江伟伟李白军吕金才冀保金任建光温小龙员新华渠传祥许进智高振华白曙璋
- 关键词:建筑遗址佛教寺院北魏
- 山西闻喜酒务头墓地考古发掘与收获(摘要)
- 高振华
- 2015年山西兴县碧村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40
- 2016年
-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201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该遗址发掘了525平方米,发现了大型石砌房址、护坡墙,还获得了城墙的相关线索。这是山西黄河沿岸地区首个确认的龙山时代大型遗址,对于揭示该区域文化面貌,了解其社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 王晓毅海金乐张光辉张光辉张银才白勇安根孙先徒梁孝高振华
- 山西岢岚县窑子坡遗址发掘被引量:4
- 2011年
- 山西岢岚县窑子坡遗址在进行"山西忻州——保德高速公路"沿线文物保护工作中发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岢岚县文管所联合组队发掘出一批古代遗存。遗迹主要为房址、灰坑、墓葬,年代为庙底沟二期、龙山、战国及元时期。该遗存的发现为了解晋西北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王晓毅张海蛟高振华高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