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5年
- 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critcal illness neuropathy,CIP)是一种继发于危重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元轴突变性疾病,在重症监护患者中常见,尤其多见于脓毒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1]。随着ICU患者存活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其并发症特别是神经肌肉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危重病性多发性神经病是重症监护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引起越来越多医生的重视,但该病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措施,重症患者常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本文通过对1例此类患者的治疗随访,认为康复治疗对该病是确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 卢金华程熙夏敏赖靖慧戴清月
- 关键词:药物治疗康复治疗
- 穴位贴敷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50例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穴位贴敷配合常规康复训练,4周为1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4周后偏瘫侧肩痛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具有更好疗效。
- 陈晓枫程熙夏敏
- 关键词:痹证脑卒中肩痛穴位贴敷康复训练
-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肘及手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20例伴有上肢痉挛的患者在BTX-A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和12周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MAS改善(P<0.05),改善于注射后2周稳定出现,并至少维持12周。FMA、MBI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TX-A局部注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部分功能。
- 卢金华夏敏戴清月程熙赖靖慧
-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上肢A型肉毒毒素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332例伴高血压并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A组96例全程口服ACEI类降压药,B组236例全程服用其它类降压药。比较两组28d内SAP的发生率。结果 A组有6例发生SAP,发病率为6.25%;B组有33例发生SAP,发病率为13.98%。A组SAP发病率低于B组(χ2=3.936,P=0.0473)。结论伴高血压并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服用ACEI降压比服用其它类降压药SAP的发病率低。ACEI对SAP可能有预防作用。
- 詹增土夏敏陈雨余友金林高城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卒中相关性肺炎
- 四肢联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评价四肢联动训练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3月我院康复治疗的45例PD患者,随机分为四肢联动+常规康复组(实验组)和常规康复组(对照组),在训练4周后分别评价两组在训练前后及训练后的Berg指数(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Bahel指数(Barthel Index,MBI)、"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up&go"test,TUGT)、10m最大步行速度(10m maximum walking speed,MWS)评分的变化。结果:4周后实验组BBS、MBI、TUGT计时、MWS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四肢联动能改善PD患者平衡能力及步行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 夏敏林志诚詹增土江一静魏伟薛偕华
- 关键词:帕金森病
- 针刺任督二脉经穴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针刺任督二脉经穴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2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训练组和针刺任督二脉经穴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测定残余尿量,记录留置导尿管的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残余尿量均明显改善,针刺任督二脉经穴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组在残余尿量及留置导尿管时间方面均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结论:针刺任督二脉经穴有利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恢复。
- 高燕玲程熙夏敏
- 关键词: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针刺疗法任脉督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