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攀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疗效
  • 3篇肾病
  • 2篇医院感染
  • 2篇肾衰
  • 2篇肾衰竭
  • 2篇肾炎
  • 2篇强直
  • 2篇强直性
  • 2篇强直性脊柱炎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脊柱
  • 2篇脊柱炎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机构

  • 12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2篇李攀
  • 2篇王晓亮
  • 2篇张红
  • 1篇胡晓玲
  • 1篇任东升
  • 1篇鲁冰
  • 1篇陶雅非
  • 1篇李海剑
  • 1篇吴欣怡
  • 1篇彭元娥
  • 1篇苏平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探讨
2014年
目的对7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70例,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并于治疗前后的24 h对患者三酰甘油、尿蛋白的定量、胆固醇、不良反应以及凝血酶原的时间、血浆白蛋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病症均得以有效的缓解,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表现出了极大区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必须予以严格的对症治疗,通过提升医师治疗手段,从而提高治疗的整体有效性,具有显著的意义,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李攀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
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院骨科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AS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沙利度胺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益赛普皮下注射治疗,疗程均为24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检测结果、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全身痛、脊柱痛及晨僵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8.8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均轻微,待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缓解,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益赛普治疗AS患者有明确的临床疗效,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但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李攀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益赛普临床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探讨
2013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动脉硬化(atherosclerosis,A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198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RA分类标准的患者156例,另选取体检健康人员156例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对其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PFG)、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A组FPG、TC及LDL明显高于对照组,但HD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RA活动性加强,差别越来越明显。与对照组相比,RA组炎性标志物CRP、ESR及RF水平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的病程、活动性与其AS的进展呈正相关,即炎性指标越高,AS危险性越高。
李攀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硬化炎性标志物
黄芪注射液对甘露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甘露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及肾功能的恢复。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接诊的70例甘露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联合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常规综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血尿素氮(blood uria nitrogen,BUN)的变化情况及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SCr显著低于对照组,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β2-MG显著低于对照组,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BUN显著的低于对照组,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与54.29%,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甘露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良好,可促进肾功能恢复。
李攀吴欣怡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甘露醇急性肾损伤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及对血糖、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老年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滤过率(UAER)及24 h尿白定量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DN,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和肾功能,对于预防或延缓DN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李攀胡晓玲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贝那普利血脂肾功能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探讨
2013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42例AS患者血清中VEGF、C-R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5例健康者血清中VEGF、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S组患者血清中VEGF及C-RP水平分别为(285.42±33.09)g/L、(16.33±1.24)mg/L;健康组患者血清中VEGF及C-RP水平分别为(114.65±50.24)g/L、(0.53±0.03)mg/L;AS组血清中VEGF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EGF是AS发病的直接参与因子,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联合检测C-RP可更好地反映参与疾病的指标,有效的对AS进行诊断和监测。
李攀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反应蛋白
肾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肾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患者临床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医院36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0例肾病科患者有10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8.33%;共分离出10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55株占44.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体质量<50kg、合并高血压、入住ICU、住院时间>10d、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尿管、使用呼吸机是影响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应根据以上因素进行针对性地预防与治疗。
李攀李海剑鲁冰王晓亮张红
关键词:肾病科医院感染
急性肾衰竭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临床诊治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急性肾衰竭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54例急性肾衰竭并发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急性肾衰竭患者并发尿路感染发生率,女性为10.26%、男性为23.15%,≥50岁患者为20.81%,<50岁患者为10.87%,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4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48株占31.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3株占27.92%,肠球菌属17株占11.03%;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7.92%、54.17%、45.83%和43.7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和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5.5%、81.40%、62.79%和41.8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对急性肾衰竭并发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李攀张红王晓亮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尿路感染病原学临床诊治
黄花五苓散治疗慢性肾衰竭被引量:6
2004年
李攀
关键词:非透析疗法慢性肾衰竭肾脏移植五苓散病后症候群
胰激肽原酶联合肝素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疗效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肝素在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4例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按入院随机号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胰激肽原酶联合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具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24 h尿蛋白量、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较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量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肝素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李攀
关键词:胰激肽原酶肝素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