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燕
-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儿科护理点滴注射床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护理点滴注射床,包括床支架、床板和护拦,所述护拦的一端与床头板固定连接,所述护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束缚装置,所述床板下表面靠近床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柱。该儿科护...
- 黄霞邓瑶琼齐琦沈秋燕王洁刘璐露曹瑞刘静
- 小儿物理降温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简单的小儿物理降温装置,包括一弹性绑带、一降温帖,弹性绑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粘接呈环形;所述降温帖通过医用双面胶粘于弹性绑带的中部内侧面上,所述降温帖包括透气布料本体,其中,透气布...
- 沈秋燕刘露露蔺娜王佳黄霞叶佳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754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1
- 2014年
- 目的 了解糖尿病足溃疡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有临床标本的糖尿病足患者519例,对其创面处分离的754株病原菌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519例患者中444例(85.5%)分离出病原菌共754株,包括革兰阳性(G+)菌357株(47.3%),革兰阴性(G-)菌304株(40.3%),真菌93株(12.3%).随着溃疡Wagner级别的增加,病原菌谱由以G+菌为主逐渐转变为以G-菌为主,且真菌及混合感染率逐渐升高,以G+菌与G-菌混合感染为主.多重耐药菌(MDRO) 122株(16.2%).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为主.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G、红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则较敏感;G-菌以肠杆菌科为主,主要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29株;肠杆菌科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舒普深及头孢吡肟的耐药性较低,其他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 病情重的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且真菌及混合感染比例升高.万古霉素、亚胺培南抗菌活性较高,但耐药形势仍严峻,应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监测细菌耐药性.
- 沈秋燕林迪妮朱虹葛胜洁吴文俊潘晓燕顾雪疆谷雪梅沈飞霞
-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原菌耐药性
- 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治疗颅骨修补术后皮瓣下感染及护理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治疗颅骨修补术后皮瓣下感染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颅骨修补术后皮瓣下感染患者采用皮瓣下置管封闭式持续冲洗引流,精确量化冲洗引流速度和量,保持冲洗引流通畅,严格无菌操作,动态观察引流液性状,妥善固定引流管,严密观察病情。结果:11例感染均得到控制,采用湿性愈合的方法,伤口愈合效果好。结论:封闭持续冲洗治疗过程中合理选择冲洗的抗生素、周密细致的护理是成功的关键。控制冲洗液速度及量,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通畅的引流,防止引流管堵塞,病情密切观察等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
- 钟春莲姜丽玲张莉徐小梅吴艳周曦徐叶萍沈秋燕邬幼萍
- 关键词:颅骨修补术持续冲洗引流湿性愈合护理
- 不同级别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对策
- 2014年
-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其破裂出血又是一种急症,临床上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而病人入院时的出血程度,体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如何针对不同级别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在手术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介绍如下。
- 吴艳邬幼萍韩倩张莉施金凤沈秋燕
- 关键词:动脉瘤破裂出血开颅手术术后护理
- 品管圈活动在儿童PICC维护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2016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儿童PICC维护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2014年3月1日~8月31日通过儿童PICC维护培训开展一系列QCC活动,开展品管圈前后进行考核,对两次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开展QCC活动后,全科护士对儿童PICC维护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较之前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在儿童PICC维护中开展QCC活动不仅能提高儿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水平及患儿家长满意度,还能提升全科护士护理科研能力及对QCC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执行力等,使护理质量管理持续进行。
- 沈秋燕赵美杜爽
- 关键词: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