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露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耐药
  • 5篇耐药性
  • 3篇药性分析
  • 3篇重症
  • 3篇重症监护
  • 3篇重症监护病房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耐药性分析
  • 3篇监护
  • 3篇监护病房
  • 3篇分子流
  • 3篇分子流行病学
  • 3篇病房
  • 2篇药物
  • 2篇医院感染
  • 2篇痰液
  • 2篇痰液标本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机构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白露
  • 9篇徐修礼
  • 4篇周珊
  • 4篇郝晓柯
  • 3篇马越云
  • 3篇刘家云
  • 2篇陈潇
  • 2篇张鹏亮
  • 2篇郑恬
  • 1篇周柯
  • 1篇李婷
  • 1篇任文清
  • 1篇苗文
  • 1篇古兰
  • 1篇王玲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17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ICU感染中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2014 年全院ICU 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及分子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14 年1—12 月ICU 病房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phoenix-100 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
徐修礼周珊白露刘家云马越云郝晓柯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病学耐药性
二硫苏糖醇作用不同时间对痰液标本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作用不同时间的痰消化液对痰标本阳性率及细菌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合格痰液标本200例,用等量含二硫苏糖醇的痰消化液分别作用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应用COPAN WASPLab接种孵育,24小时后分析不同时...
白露徐修礼
文献传递
Diascie Pr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系统临床应用评估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Diascie Pro 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系统(简称Diascie Pro Bact)与Copan Wasp全自动微生物前处理系统(简称Copan Wasp)及手工法的微生物分离效果,评估Diascie Pro Ba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痰、中段尿样本各50例,分别采用Diascie Pro Bact和Copan Wasp及手工法进行划线接种和分离培养。痰样本采用四区划线方式,35℃5%CO_2孵育箱培养;中段尿样本采用连续划线方式,35℃普通孵育箱培养。24 h后观察2种样本的细菌生长情况,并对其分离的菌种数量、细菌生长量、有效单个菌落分离数量进行比较。结果 (1)分离菌种数量。痰样本中Diascie Pro Bact分离0(无细菌生长)、1、2及≥3种菌的样本分别为1、16、8和25例,Copan Wasp分别为1、14、10和25例,手工法分别为2、14、9和25例;中段尿样本中Diascie Pro Bact分离0(无细菌生长)、1、2及≥3种菌的样本分别为20、16、8和6例,Copan Wasp分别为18、17、9及6例,手工法分别为19、18、7和6例。3种方法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细菌生长量。对于痰样本,Diascie Pro Bact分离细菌≤10×10~3、100×10~3、1 000×10~3及≥10 000×10~3 cfu/mL的样本分别为4、5、8和33例,Copan Wasp分别为5、5、9和31例,手工法分别为6、7、10和27例;对于中段尿样本,Diascie Pro Bact分离细菌0(无细菌生长)、10~3~10~4、10~4~10~5和>10~5 cfu/mL的样本分别为20、8、5和17例,Copan Wasp分别为18、9、6和17例,手工法分别为19、7、6和18例。3种方法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有效单个菌落。对于痰样本,Diascie Pro Bact为9.78±5.37,Copan Wasp为10.48±5.59,手工法为8.82±5.31;对于中段尿样本,Diascie Pro Bact为8.78±4.38,Copan Wasp为9.74±4.49,手工法为7.33±5.03。3种方法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ascie Pro Bact各性能指标与Copan Wasp和手工法无明显差异,可替代手工法应用于临床,以提高菌落分离�
郑恬徐修礼白露周柯陈潇郝晓柯
关键词:细菌学技术接种数字成像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ICU感染中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研究2014年全院ICU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及分子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2014年1-12月ICU病房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用...
徐修礼周珊白露刘家云马越云郝晓柯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病学耐药性
ICU患者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该院ICU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方法进行分型。结果 1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20株(占75.00%)。MRSA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80%;MSSA对头孢唑林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2.50%、35.00%、10.00%。spa分型和MLST结果显示,120株MRSA主要为ST239-t030、ST239-t037、ST5-t2460 3种型别,其中ST239-t030(105株,87.50%)为主要流行菌株,8个ICU均有检出;MSSA存在较多型别,ST59-t437仅在神经内科(8株)和消化科(2株)检出,ST6-t701、ST398-t3625、ST398-t1793和ST121-t2092分别仅在神经内科(7株)、麻醉科(5株)、神经外科(4株)和心外科(4株)检出。结论该院ICU MRSA分离率较高,以ST239-t030克隆株为主,存在医院内流行;不同型别MSSA在各科室内存在流行趋势。
徐修礼周珊白露刘家云马越云郝晓柯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MLST流行病学抗药性
一种分层优化排班在专科手术室的应用
随着护理队伍的年轻化,护士配合手术经验不足及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妥善处理,针对此现状结合本科,分层优化排班法,将护理人员划分为两组排班,处理好不同层次人员的搭配,是各手术室的人员优势互补,并实施组长负责制。我科自2010年2...
古兰王玲李婷苗文白露任文清
二硫苏糖醇作用不同时间对痰液标本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究作用不同时间的痰消化液对痰标本阳性率及细菌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合格痰液标本200例,用等量含二硫苏糖醇的痰消化液分别作用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应用COPAN WASPLab接种孵育,24小时后分析不...
白露徐修礼
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产酶率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0
2015年
目的了解2006年1月-2011年12月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的各种感染标本,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细菌,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到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应用双纸片确认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CLSI规定的标准操作及判断结果进行。结果医院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3 191株、肺炎克雷伯菌2 305株,标本来源分布大肠埃希菌主要来自尿液和痰液,分别占38.1%和25.9%,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自痰液,占70.6%;科室分布大肠埃希菌主要来自消化内科和肾脏内科,分别占14.2%和8.4%,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离自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分别占21.2%、13.8%;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检出率为60.7%,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检出率为52.1%;未发现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0.1%和0.2%。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临床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均较高,在临床的感染诊治中应高度重视,加强监测,临床应根据耐药表型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张鹏亮徐修礼白露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抗菌药物耐药性
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产酶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六年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院内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细菌,用VITEK II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到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应用双纸片确认法,药敏试验...
张鹏亮徐修礼白露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耐药性
文献传递
2014年度西京医院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2014年度西京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临床感染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和鉴定,药敏试验应用K-B纸片扩散法,参照CLSI M100-S23规定的标准执行。试验结果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1至12月共检出病原菌6 322株,其中肠杆菌科菌2 396株(分离率37.90%),需氧革兰阳性球菌1 782株(分离率28.19%),非发酵菌1 662株(分离率26.29%),真菌346株(分离率5.47%),苛养菌120株(分离率1.90%),厌氧菌16株(分离率0.25%)。大肠埃希菌1 171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770株,产酶率为65.76%;肺炎克雷白菌599株中ESBLs 210株,产酶率为35.06%。金黄色葡萄球菌888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58株(检出率51.5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3株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2株(检出率63.21%)。分离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白菌为主,占分离率的64.50%。主要肠杆菌科菌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5.76%、48.60%、19.30%、5.59%、4.47%、4.27%;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分别为51.27%、50.70%、50.49%、49.51%、48.03%、0%;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81.13%、52.27%、40.80%、5.09%、1.85%、0%、0%;肠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87.65%、68.31%、66.26%、33.33%、24.49%、1.03%、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53.65%。结论医院感
郑恬徐修礼陈潇周珊冯乐欣白露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