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荣杰

作品数:65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7篇理学
  • 8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合金
  • 8篇纳米
  • 8篇耐蚀
  • 8篇耐蚀性
  • 8篇化学镀
  • 8篇催化
  • 7篇TIO
  • 6篇氧化亚铜
  • 6篇离子
  • 6篇光催化
  • 5篇镀层
  • 5篇碳钢
  • 5篇缓蚀
  • 5篇管线钢
  • 4篇电极
  • 4篇阴极
  • 4篇石墨
  • 4篇纳米管
  • 4篇耐蚀性研究
  • 4篇缓蚀效率

机构

  • 64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作者

  • 64篇高荣杰
  • 19篇杜敏
  • 14篇苏革
  • 14篇曹立新
  • 9篇柳伟
  • 6篇董博华
  • 4篇孙明志
  • 4篇孙晓霞
  • 4篇姜魁光
  • 3篇林慧
  • 3篇王菁
  • 3篇王庆璋
  • 3篇张雅栋
  • 3篇王传秀
  • 3篇蔡世军
  • 3篇宋大雷
  • 3篇翟纪伟
  • 3篇石良
  • 2篇程聪鹏
  • 2篇王秀通

传媒

  • 11篇中国腐蚀与防...
  • 4篇人工晶体学报
  • 3篇材料导报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腐蚀与防护
  • 2篇发光学报
  • 2篇腐蚀科学与防...
  • 2篇材料开发与应...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电化学
  • 1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炭素
  • 1篇稀土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学镀Ni-P合金工艺的优化被引量:14
2004年
用五种化学镀工艺制备了Ni-P合金镀层。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比较镀层的耐均匀腐蚀性能,用溶液浇浸法测定了镀层的耐孔蚀性能,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研究镀层结构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工艺2制备的镀层具有较高的耐均匀腐蚀和耐孔蚀性能,属于非晶和微晶组成的混晶结构。并对该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优工艺条件。
蒲艳丽杜敏高荣杰李恒孙晓霞
关键词:化学镀工艺NI-P合金镀层非晶态扫描电子显微镜
离子液体-有机液体混合体系中制备NiO电致变色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NiCl_2、离子液体和有机液体(DMF)混合体系中制备出结构和性能优异的NiO电致变色薄膜。采用SEM、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电化学工作站对薄膜的形貌、物相、光学及电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沉积电位和时间的控制,实现了对薄膜厚度和微结构的控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在沉积电位为3.0 V,沉积时间30 s的条件下,所得到的NiO薄膜具有最佳光学性能,其消/着色态透光率差值达到52.7%。在沉积电位3.9 V,沉积时间20 s条件下,薄膜具有最快的响应时间(t_b/t_c=0.32 s/0.30 s)。
薄国帅张中红王霞曹立新高荣杰苏革
关键词:离子液体电致变色电沉积
氧化亚铜的制备
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氧化亚铜制备方法的发展与现状,认为氧化亚铜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在涂料、玻璃、陶瓷、塑料、农业以及工业催化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指出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烧结法、电解法和还原法;对氧化亚...
高荣杰于振花张杰
关键词:氧化亚铜烧结法电解法还原法
文献传递
(001)晶面主导的TiO_2纳米片表面的F^-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水热法以HF为晶面控制剂制备了TiO2纳米片,并用NaOH溶液对其处理,以甲基橙、甲基紫、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四种染料为降解对象,研究了处理前后TiO2纳米片的光催化性能并提出了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对处理前后TiO2纳米片的结构、形貌以及表面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NaOH溶液处理前后,样品均为边长24nm、厚度6~7nm、(001)晶面含量为84%的锐钛矿TiO2纳米片,但是处理后的样品表面F-、表面羟基和吸附水的数量都减少了,而且处理后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降低。未经NaOH溶液处理的样品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归因于氟较氧更强的电负性可使TiO2表面吸附更多的水,促进了价带空穴对水的氧化,从而生成更多的羟基自由基。
赵逢焕董博华石良苏革高荣杰柳伟曹立新
关键词:光催化水热法
玻璃微珠-Cu/Cu_2O复合镀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化学镀铜和水热氧化法制备了玻璃微珠-Cu/Cu2O复合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在日光灯照射下降解一定浓度的甲基橙溶液,研究其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果。研究了催化剂用量、pH值和甲基橙初始浓度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在重复使用中的稳定性。
菅泽高荣杰张雅栋段修菊
关键词:化学镀铜氧化亚铜光催化甲基橙
天然鳞片石墨粉的化学镀铜工艺被引量:2
2009年
为提高天然鳞片石墨镀铜效果,首先对天然鳞片石墨粉进行预处理,然后在其表面进行化学镀铜;研究了镀液温度、主盐浓度、还原剂加入量及装载量等因素对化学镀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最后对镀铜石墨粉进行钝化;对镀铜石墨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化学镀铜工艺参数为镀液温度50.0℃,镀液中硫酸铜质量浓度20.0 g·L^(-1),甲醛加入量25.0mL·L^(-1),装载量为5.0~6.0 g·L^(-1);在此条件下,镀液稳定性好,且镀速较快,能够在石墨表面较为完整地镀覆一层金属铜,得到的镀铜石墨粉色泽光亮;苯并三氮唑(BTA)酒精溶液的钝化效果良好,可以有效防止新生铜的氧化。
姜魁光高荣杰翟继伟孙明志
关键词:天然鳞片石墨预处理化学镀铜钝化
Bi_(2)S_(3)/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性能研究
2024年
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法(SILAR)在TiO_(2)纳米管上负载Bi_(2)S_(3),通过XRD、SEM、XPS等手段对Bi_(2)S_(3)/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元素组成和价态进行表征。同时在模拟太阳光条件下进行光电化学性能测试。Bi_(2)S_(3)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带隙减小,光生载流子复合率大幅下降,当Bi_(2)S_(3)循环5次时,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最好。带隙减小到2.9 e V,光电流密度由改性前的200μA·cm^(-2)提升至550μA·cm^(-2),是改性前的2.75倍;将其与304不锈钢耦合后,电位降至-1.0 V,比改性前的耦合电位低80 m V,可以进一步提升对304不锈钢的光生阴极保护效果。
于佳汇王彤彤高云高荣杰
关键词:改性
B10铜合金超双疏表面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024年
采用FeCl3盐溶液刻蚀以及氟硅烷修饰的方法,在B10铜合金基体上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耐蚀性的超双疏表面,其对水与乙二醇的接触角分别为158°和151°。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其表面微观形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以及Tafel极化曲线探究了超双疏试样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裸样,超双疏试样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至-0.248V,腐蚀电流密度(Icorr=2.05×10^(-6)A·cm^(-2))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展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5d后,超双疏试样的电荷转移电阻仍明显高于裸样,保持着较好的耐蚀性。
张吉昊徐亚程贾学远高荣杰
关键词:耐蚀性
COMSOL软件模拟在腐蚀与防护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项目组以海水环境中钢铁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为例,介绍COMSOL软件模拟在腐蚀与防护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模型参数极化电阻率、阳极位置、阳极大小等变化获得对应阴极保护电位分布规律,加深学生对阴极保护设计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通过直观方式表达阴极保护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和流动方向,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微观抽象电子运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成就感。
高荣杰郑斐王焕磊杜敏
关键词:辅助教学阴极保护保护电位
均相还原法制备氧化亚铜微晶及粒径控制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均相还原法,以硫酸铜、亚硫酸钠为原料,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制备出形状均一、分散性好的氧化亚铜微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产物进行物相、形貌和粒径分析。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氧化亚铜产物粒径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当反应物浓度为0.05mol/L、反应温度为358K、反应时间为2h时,产物的平均粒径为300nm。探讨了制备氧化亚铜的粒径控制方法及机理,通过对反应条件的控制可以制得粒径为0.3~3.0μm的球形立方相氧化亚铜微晶。
翟纪伟高荣杰姜魁光孙明志
关键词:氧化亚铜微晶粒径控制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