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秀丽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3篇中医
  • 3篇卒中患者
  • 3篇脑卒中患者
  • 3篇康复
  • 2篇正骨
  • 2篇推拿
  • 2篇物理治疗
  • 2篇面部
  • 2篇口面部
  • 2篇骨折
  • 1篇递质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图
  • 1篇学术思想
  • 1篇训练仪
  • 1篇炎平
  • 1篇鹰嘴
  • 1篇鹰嘴骨折

机构

  • 12篇吉林省中医药...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作者

  • 12篇刘秀丽
  • 6篇田洋
  • 5篇刘博
  • 3篇王君
  • 2篇艾长山
  • 2篇崔光豪
  • 2篇王安娜
  • 2篇王宏英
  • 2篇鲁佳琪
  • 2篇胡文虎
  • 1篇韩冬
  • 1篇高吉
  • 1篇刘晓峰
  • 1篇李敏
  • 1篇景磊
  • 1篇王金贤
  • 1篇王霞
  • 1篇周立娜
  • 1篇刘世文

传媒

  • 3篇吉林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国际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胡黎生中医正骨学术思想传承与发微被引量:3
2019年
胡黎生教授认为,治疗骨折、骨疾病要重视骨与脏腑气血的整体观,治疗筋骨损伤注重气血的濡养、脾胃功能的调理。强调筋与骨并连并重,治以动静结合。治疗以手法整复为技,加垫夹板固定为特点,认为持续对抗牵引是整复良好的前提条件,轻、捷、稳、准为整复4字要诀。"胡黎生系列接骨中药"以骨折3期用药分治为理念,遵循"方从法出、法随证立",3个组方分期各显祛瘀、主生、补虚壮骨之功,通血气之瘀,主骨髓之生,补肾骨之虚,坚持整体调治、标本兼顾、内外治法兼施的治疗原则。
胡文昕刘秀丽孟凡策崔晓丽刘博王君崔光豪田洋胡妍
关键词:中医正骨手法整复
脑卒中患者鼻饲管直径对患者耐受性的影响
2015年
探讨临床鼻饲管直径对患者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从2014年4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住院需进行鼻饲的脑卒中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大口径鼻饲管组和小口径鼻饲管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直径鼻饲管使用后的耐受性,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大口径鼻饲管组的患者耐受性要明显优于小口径鼻饲管组。两者之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脑卒中鼻饲患者采取较大直径的鼻饲管进行操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广泛推广。
刘秀丽
关键词:鼻饲管耐受性
主被动训练仪结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主被动训练仪训练结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取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主被动训练仪训练。比较治疗前、治疗第2和第4周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力提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2和第4周后,治疗组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肌力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被动训练仪结合康复训练可增强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肌力,提高治疗效果,对下肢功能障碍恢复有促进作用。
王君景磊刘秀丽刘博田洋王霞王金贤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患者治疗结局评测的研究
2017年
目的:探析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结局评测。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共收治脑卒中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并依据治疗效果不同对其治疗结局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参选患者经常规治疗后,显效例数19例,占34.55%;有效例数26例,占47.27%;无效例数10例,占18.18%。通过对其进行治疗结局评测可知,显效组患者在障碍、活动、参与、幸福感这四项治疗结局评测结果上远远优于有效组和无效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治疗结局评测可以作为其临床治疗效果的一项判定依据,对患者今后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刘秀丽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治疗
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祛痰抗炎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祛痰抗炎作用有效性。方法将喜炎平注射液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为5.2、2.6、1.3 mL/kg,采用气管酚红排泌法观察喜炎平注射液祛痰作用;采用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抗炎作用。结果 1)气管酚红排泌试验结果表明,喜炎平注射液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药、喜炎平注射液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抗炎试验结果表明,阳性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注射液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喜炎平注射液各剂量组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可以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对小鼠耳廓肿胀无明显抑制作用。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抗炎作用不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刘秀丽王安娜刘博陈世超韩冬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雾化吸入祛痰抗炎
促通按摩法对脑卒中口面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quot;促通&quot;按摩法治疗脑卒中后口面部及咀嚼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脑卒中后咀嚼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进行手法治疗,每例患者观察治疗2...
田洋王君王宏英刘秀丽赵可为姜晓东鲁佳琪
关键词:脑卒中推拿物理治疗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直流电刺激(t DCS)对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取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施以手术,制作大鼠MCAO模型,建立起卒中模型后1 w,每天给予电刺激组经颅直流电刺激。造模4 w断头,取卒中侧大脑,快速冰冻,冰箱保存。观察各组大鼠神经组织病理学变化,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5-羟吲哚乙酸(5-HIA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的含量及其对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A、DOPAC含量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5-HT、5-HIAA变化不明显;并且观测到大鼠平衡木测验和网屏测验结果提示电刺激组功能优于模型组。结论通过t DCS可使卒中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提高而影响脑的神经传导和大脑神经功能的修复与重建。
艾长山刘秀丽刘晓峰唐晨晨刘世文
关键词:直流电刺激脑组织神经递质
胡黎生教授治疗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经验被引量:1
2021年
肱骨髁间闭合性骨折要求术者与助手配合默契连贯,合而为一。施术时守诀取巧,手随心动,要求动作“一气呵成”。正骨手法做到拿捏精巧稳准,不可粗暴,当患者“知痛”瞬间,遂复位已成,痛即散解;理筋手法起到疏经络、散瘀结、舒筋合骨之用。胡氏夹板特点吻合肢体,可随体塑型,缚定作用稳定可靠,更利于功能锻炼。
胡文昕胡文虎刘秀丽刘博田洋胡妍
关键词:闭合性骨折正骨理筋
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气滞水停型鼓胀临床方案的研究
2025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疗法对气滞水停型鼓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自2023年5月至2024年3月时段内,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气滞水停型鼓胀的72例病患作为研究样本。依据随机数字表分配原则,将入组患者均衡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包含36例受试者。对照组实施标准疗法,即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引入了中药塌渍疗法与红外线辐射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手段;治疗周期为3周。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中医症状总积分、体重、腹围、腹水量变化以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等)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3周的治疗,治疗组在中医症状总积分、体重、腹围、腹水量及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这表明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气滞水停型鼓胀具有显著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结论 运用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气滞水停型鼓胀,方法 简单,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的特点,且患者完全没有痛楚,简便验廉,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安娜李敏刘秀丽周立娜高吉
关键词:红外线照射临床疗效
肌电图操作者高频听力损伤现状分析
2018年
目的对肌电图操作者高频听力损伤现状进行分析。方法研究选取专业肌电图操作医师101名纳入分析,对肌电图操作者高频听力损伤现状进行讨论。结果高频听力受损在受试对象中的总体异常率为16.83%;Ⅰ级听力损伤的操作者所占构成比例最高。无论以人数计算还是以耳数评价,年龄超过50岁的听力异常检出率最高;在Ⅰ级听力损伤者中年龄小于30岁者比例最高,Ⅱ、Ⅲ级损伤者中30~40岁比例最高,Ⅳ损害中则以50岁以上的操作者所占比例最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超过50岁的听力异常检出率最高;在Ⅰ、Ⅳ级听力损伤者中平均肌电图操作时间在6~8小时者比例最高,Ⅱ、Ⅲ级损伤者中分别以小于4小时和多于8小时者比例最高。结论肌电图操作者中存在着较轻的高频听力损伤,同时受到年龄、工作时间的影响。
刘秀丽艾长山
关键词:肌电图操作者噪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