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玮

作品数:26 被引量:187H指数:7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3篇糖尿
  • 13篇糖尿病
  • 6篇病变
  • 5篇2型糖尿
  • 5篇2型糖尿病
  • 4篇教育
  • 3篇医学教育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视网膜
  • 3篇临床教学
  • 3篇内分泌
  • 3篇教学
  • 3篇病患
  • 2篇代谢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病变
  • 2篇血清
  • 2篇血栓

机构

  • 26篇新乡医学院第...
  • 6篇新乡医学院
  • 3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菏泽市立医院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6篇杜玮
  • 7篇翁孝刚
  • 7篇魏祎
  • 5篇周艳艳
  • 4篇牛瑶
  • 4篇刘伯语
  • 3篇翟锴华
  • 3篇杨萍
  • 2篇卜勇军
  • 2篇田玉慧
  • 2篇张国富
  • 2篇刘晓婷
  • 2篇雒保军
  • 2篇雒雷鸣
  • 2篇史伟
  • 2篇吴红杰
  • 1篇魏稀
  • 1篇张健
  • 1篇伍一鸣
  • 1篇白立玮

传媒

  • 3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河南科技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云南医药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研究
2025年
目的 评价生活方式干预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君力达^(®))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非劣效性试验设计,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15家研究中心招募的T2DM患者419例,随机分为口服君力达^(®)的观察组(Obs,n=209)和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对照(Con,n=210)组,4周内增至最佳有效剂量2 g/d并维持合理剂量至观察24周结束。比较治疗后两组全分析集(FAS)、符合方案集(PPS)Hb A_(1)c及其达标率、FPG、体重,评估安全集(SS)安全性和不良事件(AE)。结果 最终入组414例,FAS为414例(Obs组207例、Con组207例),PPS为328例(Obs组164例、Con组164例),SS为414例(Obs组207例、Con组207例)。两组FAS、PPS治疗后Hb A_(1)c、FPG、体重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FAS、PPS的Hb A_(1)c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FAS(-0.154,95%CI-0.384~0.069)、PPS(-0.139,95%CI-0.390~0.112)CI下限>-0.4%,Obs组达到非劣效终点。两组Hb A1c达标率、依从性、安全性指标及A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君力达?在控制血糖方面非劣效于格华止?,治疗T2DM安全、有效。
伍一鸣张健顾楠董其娟刘瑞云张虹刘海霞赵永才程霖朴莲善边芳何刚李全民杜玮王昭玲徐伟钟历勇郭晓蕙
关键词:糖尿病盐酸二甲双胍
全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构建全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政策解读、理论研究、文献分析等方法初步构建模型框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全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2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67、0.894,2轮专家函询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21、0.458。最终构建的全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包括医德、知识、能力3个维度,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65个。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全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可靠性高,可以为全科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许晓娜吴红杰曹旭杜玮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岗位胜任力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NLR与踝肱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踝肱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ABI,据ABI结果分为外周血管病变组(PAD组,ABI<0.9,38例)和无外周血管病变组(NPAD组,0.9≤ABI<1.3,64例),比较两组NLR的差异。结果 PAD组NLR(2.47±0.73)比NPAD组(1.62±0.57)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糖化血红蛋白是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NLR对下肢血管病变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 NLR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有提示意义。
陈闪闪魏祎杜玮牛瑶翁孝刚
关键词: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踝肱指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无DR(non-DR,NDR)组(55例)和DR组(41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DR组的血清总胆红素为(8.19±1.67)μmol·L-1,直接胆红素为(2.37±0.62)μmol·L-1,间接胆红素为(5.82±1.60)μmol·L-1,均低于NDR组的(11.58±2.38)μmol·L-1、(3.51±0.85)μmol·L-1和(8.20±2.63)μmol·L-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DR患者存在血清胆红素的降低,这可能与DR的发生发展相关。
杜玮刘子扬周艳艳雒雷鸣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氧化应激血清胆红素
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47
2020年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羟苯磺酸钙治疗,n=42)与观察组(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n=44)。治疗5个月后对所有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观察两组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血管瘤体积及视野灰度值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全血低切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后,两组出血斑面积、黄斑厚度、血管瘤体积及视野灰度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及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与对照组(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明显改善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水平,且安全有效。
王珏杜玮李燕
关键词:羟苯磺酸钙复方血栓通胶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液流变学
Gitelman综合征合并蛋白尿1例被引量:2
2019年
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肾小管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顽固性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尿钙、低氯性碱中毒、血压正常或偏低,继发性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该病由Gitelman于1966年首次发现,病因为编码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上的噻嗪类敏感性Na+/Cl-协同转运体(Na+/Cl-cotransporter,NCCT)基因突变所致,部分患者肾脏活检可见肾小球旁器增生[1]。
张雪魏祎牛瑶陈闪闪杜玮翁孝刚
关键词:GITELMAN综合征低钾血症蛋白尿
新乡医学院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年级和性别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探讨影响医学院大学生食品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自制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新乡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和医学英语专业共1 50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层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专业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年级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行为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食品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依次是食品安全态度、知识、专业和性别(P<0.05或P<0.01)。结论医学院校应通过课堂、校园网络、广播等多种途径及方式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同时加强学生对食品安全态度的培养教育。
田玉慧杜玮卜勇军张国富刘晓婷孙翔宋旭卢少峰
关键词:食品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贝前列素钠联合西洛他唑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西洛他唑与贝前列素钠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中对其凝血功能及踝肱动脉指数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49例。单一组予以西洛他唑治疗,联合组于单一组基础上予以贝前列素钠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踝肱动脉指数、凝血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联合组93.88%远高于单一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组相比,联合组治疗后踝肱动脉指数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与贝前列素钠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治疗中,可最大限度提高临床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踝肱动脉指数,且不会对其凝血功能造成影响,安全性较高。
刘伯语翟锴华翁孝刚杜玮
关键词:西洛他唑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局部加氧治疗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疗效观察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联合局部加氧(TOT)治疗糖尿病足慢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VSD,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VSD和TOT。2组患者入院后均行清创术,检测入院时和治疗7 d时创面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检测治疗7 d时创面组织液氧分压。根据创面溃疡面积和脓性物变化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创面局部组织液氧分压、创面肉芽组织中LDH、SDH活性、溃疡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创面局部组织液氧分压为(111.99±3.75)mmHg(1 mmHg=0.133 k Pa),高于对照组的(42.99±4.14)mmHg(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 d后2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中LDH活性均显著降低,SDH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中LDH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SDH活性高于对照组(P<0.01),溃疡面积、脓性分泌物改善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71.4%)(χ~2=18.640,P<0.05)。结论VSD联合TOT能促进糖尿病足慢性创面修复,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创面组织的氧分压、LDH活性及降低SDH活性有关。
刘伯语申科翟锴华翁孝刚杜玮
关键词:负压引流技术糖尿病足慢性创面
单纯性肥胖儿童高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胰岛素(IN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4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磁微粒分离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INS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选择同期48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同一指标样本均数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采用积矩相关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作线性相关分析。结果单纯性肥胖组血清hs-CRP水平为(2.81±2.15)mg.L-1、INS水平为(33.98±13.12)mIU.L-1,体质量指数为(30.82±4.69)kg.m-2,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64±0.86)mg.L-1、(17.79±10.68)mIU.L-1、(22.03±2.61)kg.m-2](Pa<0.01);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hs-CRP水平与INS、BMI均呈正相关(r=0.512、0.675,Pa<0.01)。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已存在炎性反应状态的改变及胰岛素抵抗。
杜玮赵瑞卿周艳艳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高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胰岛素儿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