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蓉
- 作品数:13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月经期取卵行IVF-ET的临床结果
- 金武敏林佳王佩玉金聪聪余蓉杨海燕黄学锋
- IVM技术在PCOS与非PCOS患者促排卵与未刺激周期中的临床应用比较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与非PCOS患者行未刺激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方案与改行IVM方案的临床结局.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IVM治疗的591个新鲜周期分成4组,PCOS未刺激IVM组为PCOS患者行未刺激周期IVM方案,共240个周期;PC OS改行IVM组为PCOS患者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周期中因卵泡多或发育较慢而改行IVM方案,共153个周期;非PCOS未刺激IVM组为非PCOS患者行未刺激周期IVM方案组,共103个周期;非PCOS改行IVM组为非PCOS患者改行IVM方案,共95个周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项基础指标、是否为PCOS及IVM方案选择对实验室结果和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获卵数与PCOS呈正相关[偏回归系数(B)=3.37,P<0.01],卵母细胞成熟率与取卵前注射hCG呈正相关(B=0.05,P=O.010),优质胚胎率与PCOS、改行IVM呈正相关(B=0.08,P=0.010; B=0.09,P=0.001),胚胎种植率与PCOS、改行IVM呈正相关(B=0.07,P=0.010;B=0.10,P<0.01).PCOS使hCG阳性(即hCG>10 U/L)率和临床妊娠率升高(OR=1.636,95%CI为1.113~2.204,P<0.05;OR=1.507,95%CI为1.041~ 2.240,P<0.05);改行IVM方案使hCG阳性率和临床妊娠率升高(OR=1.861,95%CI为1.307~ 2.649,P<0.05;OR=1.881,95%CI为1.312~2.696,P<0.05)并使自然流产率降低(OR=0.490,95%CI为0.245~ 0.978,P<0.05);而是否为PCOS和IVM方案选择对多胎妊娠率和异位妊娠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PCOS和改行IVM方案可提高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hCG阳性率和临床妊娠率,改行IVM方案可降低自然流产率.PCOS患者比非PCOS患者更适合行IVM治疗;不论是否为PCOS患者,采用改行IVM方案比采用未刺激周期IVM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 王佩玉赵军招金聪聪余蓉林佳朱如如吴永根
- 关键词:卵巢疾病排卵诱导
- 供受者肝重量比对大鼠部分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供受者肝重量比(GW/RLW)对于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以BN大鼠为供鼠,Lewis大鼠为受鼠,分别行全肝移植(A组)、GW/RLW〉33%部分肝移植(B组)和GW/RLW〈30%部分肝移植(C组)。术后观察28 d,通过比较术后各组存活时间、黄疸、体重曲线和移植肝脏Banff RAI评分来评估急性排斥反应。再另设GW/RLW〉33%部分肝移植(B1组)和GW/RLW〈30%部分肝移植(C1组),在术后48 h和第7天比较移植物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颗粒酶B、穿孔素和CD3的mRNA水平。并在术后第7天,比较B1组和C1组中的肝功能、总胆红素、B7-H1的mRNA水平和Ki67阳性肝细胞数。结果A、B两组受鼠术后28 d内全部存活,C组受鼠在术后22 d内全部死亡。B、C组受鼠黄疸出现时间早于A组(P〈0.01),体重增长曲线低于A组(P〈0.05)。C组的体重增长曲线则低于B组(P〈0.05)。A组移植肝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未见血管内皮增厚;B组移植肝可见汇管区存在淋巴细胞的浸润,中央静脉内皮明显增厚;C组移植肝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内皮明显增厚,正常的肝细胞排列形态被破坏,其Banff RAI评分高于A组和B组。移植术后第7天,C1组肝移植物中的穿孔素、颗粒酶B、IL-2和CD3 mRNA水平,以及肝酶和移植肝增重均高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1组的免疫抑制共刺激分子B7-H1的mRNA水平低于B1组(P〈0.05)。但两组间的Ki67阳性的肝细胞数比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W/RLW降低时,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被增强。
- 金昊徐自强张岩余蓉陈学海王瑾珺陈必成蔡勇
- 关键词:肝移植排斥反应免疫耐受
- IVF-ET促排卵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高危患者的干预策略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中针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患者所采取的3种预防策略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促排卵5~7d后呈现卵巢高反应的OHSS高危患者17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采用的干预策略不同分为3组。A组(低剂量HCG扳机组,n=95):继续给予促排卵用药,密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直至卵泡成熟,给予较低剂量的HCG扳机;B组(小卵泡抽吸减灭组,n=23):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术减灭直径≤12mm的卵泡,之后继续促排卵用药至HCG扳机;C组(未成熟卵体外培养IVM组,n=60):停止继续促排卵用药,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术抽吸所有可见小卵泡,将卵泡液中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分离后进行体外培养成熟。比较各组实验室结果、临床妊娠结局和OHSS发生率。结果:3组优质胚胎率、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以及活婴分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重度OHSS发生。轻、中度OHSS的发生率A组为50.53%,B组为34.78%,均显著高于C组(0%)(P<0.05),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VF-ET促排卵中OHSS高危患者,采用低剂量HCG扳机、小卵泡抽吸减灭和未成熟卵体外培养均能完全避免发生重度OHSS,有效减少轻、中度OHSS的发生,同时3种干预策略都能带来较理想的妊娠结局。
- 滕依丽余蓉徐芝慧潘洁雪杨海燕黄学锋
- 关键词:卵巢高反应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 卵泡发育不均时优势卵泡排出后继续黄体期促排的可行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常规促排卵过程中卵泡发育不均时,予优势卵泡排出后继续黄体期促排卵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35例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常规促排卵方案过程中,B超监测卵泡发育不均出现优势卵泡后,至少有一个卵泡排卵后且测定血中孕酮升高大于8 nmol/L,继续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直至卵泡成熟,分析其获卵数及优质胚胎数等,本周期进行全胚冷冻,于下一周期根据患者排卵情况采用自然周期或替代周期进行内膜准备,然后进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分析其种植率、流产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35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未获卵,34例总获卵数为412个,平均获卵数为(12.12±11.09)个。受精率为75.40%,卵裂率为71.12%,共获得优质胚胎数167个,冷冻胚胎数为158个,除外1例因胚胎解冻质量差而放弃移植,共完成第一次FET为33个周期,继续第二次FET 3个周期,移植冻融胚胎数共74个,平均移植胚胎数(2.06±0.67)个,种植率为37.83%,h CG阳性率为63.89%。19例临床妊娠,累计临床妊娠率为52.78%。有1例患者孕2个月时流产,流产率为5.26%,已分娩10例,产下13个健康活婴,活产率为30.30%,余8例继续妊娠中。结论:体外受精常规促排过程中卵泡发育不均时,予优势卵泡排出后继续黄体期促排卵可获得理想的获卵数和优质胚胎数,而且后续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累计临床妊娠率高,是一种安全可行值得期待的挽救方案。
- 金武敏赵军招王佩玉余蓉金聪聪
-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
- 益肾健脾汤对脂代谢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再次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益肾健脾汤对脂代谢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脂的影响,评定患者再次冻融胚胎移植(FET)的临床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首次行FET治疗失败后的PCOS合并血脂异常患者227例,采用非盲随机对照分组给予不同干预治疗。A组55例,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疗;B组85例,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二甲双胍片口服;C组87例,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中药益肾健脾汤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BMI、腰臀比(WHR)、血清睾酮(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同时评定再次FET后临床结局,如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治疗后3组T、TC、TG,B、C组LDL-C、HDL-C及C组WHR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与A组比,B、C组T、TC、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胚胎种植率C组(为43.98%)明显高于A组(为31.68%)和B组(为35.06%()P<0.05)。3组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PCOS患者经积极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片口服或益肾健脾汤治疗后,血脂均能得到明显改善,为再次FET妊娠结局带来有利影响,尤其益肾健脾汤能显著提高胚胎种植率。
- 滕依丽余蓉徐芝慧潘洁雪杨海燕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脂代谢异常冻融胚胎移植
- GnRH拮抗剂和GnRH激动剂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VF-ET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GnRH拮抗剂和激动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研究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行IVF-ET治疗的PCOS患者共122个周期,按照患者意愿分成A、B两组,A组54个周期采用GnRH拮抗剂方案,B组68个周期采用GnRH激动剂长方案,比较两组的促性腺激素(Gn)用药量,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日激素水平,获卵率、受精率等实验室结果,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临床结局。结果:A组的Gn总用量和用药时间分别为(1 342.82±442.56)IU和(9.67±2.06)d,显著低于B组的(1521.32±506.59)IU和(12.01±3.62)d。A组HCG日雌二醇(E2)(12 354.43±5 771.43)pmol/L,显著高于B组的(8 685.26±4 218.03)pmol/L。A、B两组受精率分别为79.3%和73.76%,囊胚形成率分别为39.33%和30.71%,A组均明显高于B组。A、B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4.90%和66.67%,B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其余实验室结果,OHSS发生率及临床结局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GnRH激动剂长方案相比,PCOS患者采用GnRH拮抗剂方案有效减少了Gn的用量和天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并提高了囊胚形成率,提高了累积妊娠率,是PCOS患者行IVF-ET较为适宜的促排卵方案之一。
- 王佩玉余蓉林金菊肖仕全金聪聪朱如如
- 关键词:GNRH拮抗剂GNRH激动剂多囊卵巢综合征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 重组人卵泡刺激素作用下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M-CSF及受体表达的临床差异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比较使用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后,患者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其受体(M-CSFR)mRNA表达的差异,以探讨M-CSF及其受体对卵巢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接受体外受精治疗的9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157例非PCOS患者,根据其使用r-FSH后反应性不同分为四组:即PCOS快、慢反应组和非PCOS快、慢反应组。收集成熟卵泡穿刺后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颗粒细胞M-CSF、M-CSFR和管家基因GAPDH的mRNA表达,通过比较阈值法(CT值目的基因-CT值管家基因)进行基因相对定量。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基因表达差异,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结果:各组患者r-FSH使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PCOS患者整体与非PCOS患者整体比较,M-CSF和M-CSFR的mRNA定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组比较后,各组间M-CSF mR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PCOS慢反应组M-CSFR mRNA定量低于快反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对PCOS组颗粒细胞M-CSFR mRNA定量和r-FSH使用天数的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两者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23),相关系数0.511。结论:PCOS卵巢慢反应患者对促排卵药物反应迟缓可能与其颗粒细胞M-CSFR表达减少有关。M-CSF及其受体参与影响卵巢对r-FSH的反应性。
- 余蓉金昊林金菊黄学锋
- 关键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卵泡刺激素多囊卵巢综合征黄素化颗粒细胞
- 超低剂量长效达菲林降调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超低剂量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达菲林)降调节对黄体期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长方案治疗的1 287例年龄≤38岁患者,共1 287个治疗周期。所有患者在黄体中期注射GnRH-a≤0.6 mg,降调2周后开始促排卵。结果:1 287个周期患者,达菲林剂量≤0.6 mg(平均0.53 mg,约1/7全量),使用GnRH-a后2周,黄体生成素(LH)为(2.16±0.95)IU/L,雌二醇(E2)为(83.03±37.98)pmol/L。促排所需促性腺激素(Gn)总量为(1 710.03±463.42)IU,Gn天数为(10.70±1.73)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LH为(2.75±2.26)IU/L,孕酮(P)为(3.57±2.89)nmol/L,E2为(9 833.21±5 685.94)pmol/L。平均获卵数为(12.24±5.85)个,优胚率为62.85%。154个周期因各种原因未移植,1 133个移植周期中,血hCG阳性率为60.90%,临床妊娠率为54.64%。结论:对于年龄≤38岁,卵巢功能尚正常的患者在黄体期长方案IVF-ET周期中,使用1/7剂量长效GnRH-a降调节能有效地使垂体达到去敏状态,减少Gn用量,而且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实验室和临床结局。
- 林佳赵军招王佩玉余蓉肖仕全黄学锋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垂体降调节
- 宫腔内注射艾泽对冷冻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
- 余蓉王安兰陈惠南黄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