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红辉

刘红辉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噬菌体
  • 2篇菌体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中肠
  • 1篇生物防治
  • 1篇生物强化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系统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特性
  • 1篇污泥
  • 1篇污泥系统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 1篇污水处理系统
  • 1篇物防
  • 1篇力学模型
  • 1篇活性污泥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城市排水...

作者

  • 3篇刘新春
  • 3篇刘红辉
  • 2篇易鑫
  • 2篇黄京
  • 1篇李娟
  • 1篇张亮
  • 1篇韩晓宇

传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系统(integrated fixed-film activated sludge systems,IFAS)是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工艺的结合,兼具二者的优点,可有效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在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对国内外有关IFAS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主要包括IFAS系统的发展历程、工艺特点、微生物分布特征、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应用现状等,并对IFAS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研究重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黄京刘红辉韩晓宇张亮刘新春
关键词:生物强化微生物特性动力学模型
污水处理系统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中分离出一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强裂解性噬菌体,命名为PO157-Z。通过透射电镜、基因组酶切以及最佳感染复数、裂解曲线和酸碱耐受性等生物学特性测定分析发现:噬菌体PO157-Z头部呈正六面体的立体对称结构,直径约70 nm,尾部较短,长和宽均约10 nm.EcoR I酶切表明,其核酸类型为ds DNA.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1,其对酸碱耐受性较好,且耐受范围较宽.此外,对宿主菌的裂解曲线进一步表明,其对大肠杆菌O157具有高效快速的裂解作用.因此,PO157-Z作为一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强裂解性噬菌体,属ds DNA短尾科噬菌体,其对宿主菌的高效裂解性以及强酸碱耐受性等特点,为污水处理系统中大肠杆菌O157的生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易鑫刘新春黄京刘红辉李娟
关键词:噬菌体污水处理系统生物防治
噬菌体裂解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介水传染病。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利用噬菌体治疗感染性疾病已再次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该文简述了侵染大肠杆菌O157:H7的主要噬菌体类型和近年来噬菌体裂解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状况,目前,噬菌体裂解大肠杆菌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临床医学方面,而在污水处理方面鲜有报道,该文也提出了噬菌体在环境水处理方面的展望。
刘红辉易鑫刘新春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H7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