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综合征
  • 6篇出血热
  • 4篇多发性肌炎
  • 4篇肾综合征
  • 4篇肾综合征出血...
  • 4篇皮肌
  • 4篇皮肌炎
  • 4篇综合征出血热
  • 4篇免疫
  • 4篇肌炎
  • 4篇间质性
  • 4篇出血
  • 3篇肝硬化
  • 2篇血浆
  • 2篇血浆神经肽
  • 2篇血浆神经肽Y...
  • 2篇预后
  • 2篇神经肽
  • 2篇肾功能
  • 2篇肾功能衰竭

机构

  • 19篇临沂市人民医...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临沂医学专科...

作者

  • 23篇王培珍
  • 9篇刘锦堂
  • 6篇管剑龙
  • 5篇孔宪牛
  • 5篇韩星海
  • 3篇高峰
  • 3篇李金明
  • 2篇张东辉
  • 2篇薛桂芹
  • 2篇杨朝晖
  • 2篇谢伟林
  • 1篇杨兆星
  • 1篇孟凡信
  • 1篇安柏玲
  • 1篇庄乾瑞
  • 1篇苏景荣
  • 1篇刘红
  • 1篇王经伟
  • 1篇姚力
  • 1篇魏永利

传媒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临沂医学专科...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菏泽医学专科...
  • 1篇第二届全国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100例血清电解质变化分析
1996年
对100例EHF并发ARF患者进行血清电解质检测,结果显示血清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高达92%,低血钠、低血钾、高血钠、高血钾、低血氯、低血钙的发生率分别为84%、32%、7%、10%、69%、57%。表明EHFARF时电解质紊乱是其重要并发症,是促使病情加重和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培珍杨朝晖苏景荣高凌泰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肾功能衰竭电解质血清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白塞病患者下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临床观察
陈宁谢伟林王培珍管剑龙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相关因素及预后不良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疾病(ILD)的相关因素及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方法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1997年1月至2006年11月收住的PM/DM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ILD组40例(男13例,女27例),平均年龄(54±13)岁;非ILD组47例(男25例,女22例),平均年龄(45±18)岁。对ILD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率的比较采用Х^2检验,PM/DM伴发ILD的预测因素和预后不良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PM/DM中ILD的发生率为46%(40/87),病死率为40%(16/40)。ILD组的平均年龄[(54±13)岁]明显大于非ILD组[(45±18)岁];ILD组出现发热(21/40)、吞咽困难(16/40)、关节痛(26/40)、Gottron皮疹(14/40)和心脏损害(26/40)的百分率明显高于非ILD组(分别为7/47、8/47、9/47、2/47和14/47);ILD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472±285)IU]和ESR[(44±24)mm/1h]明显高于非ILD组[(310±238)IU和(26±24)mm/1h];ILD组的IgG[(18±9)g/L]明显高于非ILD组[(14±5)g/L]。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与ILD相关的预测因子:Gottron皮疹、关节痛、发热和年龄1〉40岁,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048、7.812、6.329和5、236;生存分析结果显示,Gottron皮疹、心脏损害和肺间质病变是影响ILD预后的不良因素。结论PM/DM患者年龄≥40岁,出现Gottron皮疹、关节痛和发热与ILD的发生密切相关,Gottron皮疹、心脏损害和肺间质病变是影响ILD预后的不良因素。
王培珍管剑龙韩星海
关键词:皮肌炎预后
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亢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进一步观察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下腔动脉插管对部分牌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本文22例术后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回升,其中19例恢复至正常水平,3例部分缓解,门静脉及脾静脉回缩,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改善,凝血酶原时间(PF)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PFA)增加,脑病发作次数减少,血氨水平下降,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栓塞是治疗肝硬化牌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缓解肝性脑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培珍孔宪牛刘锦堂徐岩薛桂芹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栓塞
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一组由自身免疫介导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发病机制未明,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肌细胞上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的过度表达可能是肌炎的启动因素,而肌炎的持续与发展则与机体免疫应答异常有关。皮肌炎以体液免疫损伤为主,而多发性肌炎则以细胞免疫损伤为主。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在IIM的免疫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培珍管剑龙韩星海
关键词:特发性炎性肌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病的胸部CT特征
王培珍李金明孟凡信姚力
肝昏迷与脑水肿
1996年
肝昏迷与脑水肿刘锦堂,孔宪牛,王培珍(临沂市人民医院)关键词肝昏迷;脑水肿肝昏迷也称肝性脑病,是由诸多因素所致肝细胞广泛损害,导致肝脏功能异常所产生的脑综合征。近年研究,暴发性肝衰竭(FHF),或慢性肝衰竭(CHF)时其肝昏迷均伴有脑水肿,有一定临床...
刘锦堂孔宪牛王培珍
关键词:发生率病理肝昏迷脑水肿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预后不良因素的分析
本研究是对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自1997年1月~2006年1月期间收住的87例DM/P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ILD的发生率,并分析DM/PM合并ILD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C...
王培珍管剑龙韩星海李金明
关键词:皮肌炎多发性肌炎间质性肺炎预后
文献传递
肝性脑病患者血浆β-内啡肽变化及纳络酮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00年
刘锦堂王培珍高峰薛桂芹
关键词:肝性脑病Β-内啡肽纳洛酮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HFRS并ARDS
2002年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并呼吸窘迫综合征 (APDS)的疗效。方法 :12 3例HFRS少尿期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未透析组 45例 ,未透析且行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 (UBIO)治疗组 2 5例 ,透析未行UBIO2 1例 ,透析且行UBIO3 2例。以上各组均在相应治疗的基础上 ,采取吸氧 ,地塞米松、莨菪碱类药物及预防感染等措施。结果 :未透析且行UBIO组和透析且行UBIO组的治愈率均明显高于未透析组和透析未行UBIO组 (P<0 0 5 )。结论 :UBIO治疗HFRS少尿期并ARDS患者的效果好。
熊洁刘迎恩王培珍
关键词:HFRS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少尿期ARDSUBIO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