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军
- 作品数:58 被引量:31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农村党组织公共服务职能建设的创新实践研究:一种个案经验的分析
- 2012年
- 农村社区化建设和公共服务下沉要求农村党组织进行功能转型,建设公共服务职能。豫西Z村党组织在公共服务职能建设中进行了创新实践,表现为"民事村办"服务机制、"金喇叭"和"金钥匙"工程三个方面,形成了以服务为导向、党员为主体、村民为动力三位一体公共服务建设的个案经验。总体来看,Z村党组织创新实践的个案经验属于自我生长型的草根经验,这种草根经验不同于政府主导型经验,它来源于农村和农民,在实践中更具有生命力和适用性。
- 付建军
- 关键词:农村党组织公共服务职能个案经验
- 共识生产的技术化:居民自治项目的制度逻辑与实践审视——基于上海市L街道的案例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提高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水平是城市基层治理转型的重要议题。对上海市L街道的案例研究发现,L街道创设的居民自治项目制度旨在激活居民与社区治理的利益相关性,在确保议题公共性的基础上建立自下而上的项目运作机制,进而实现居民需求的自主识别和共识生产。但实践表明,街道和居委会在既有制度环境下形成的行动策略稀释了自治项目自下而上的制度逻辑,居民参与功能退化为一种辅助机制,需求识别和共识生产目标被挤压。虽然自治项目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并广泛传播,但实践中自治项目的项目制属性被放大,它的发展与局限性实际上呈现了一幅技术治理逻辑介入基层治理的图景。
- 付建军
- 关键词:项目制
- 党群治理转型与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逻辑被引量:5
- 2021年
- 党群治理是中国共产党保持与社会互动的具体表现。从党群治理实践看,推动基层治理变革是中国共产党优化党群关系的重要路径,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基层治理变革的产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处理党群关系的思路已经变化,党群治理的主场景已经从革命、生产转向生活空间的再造和优化,实现中国共产党和群众的制度化互动成为新目标,基层协商民主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补充性方案。由此,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获得了制度化空间,“政党在场”构成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内核。在现实中,基层协商民主仍面临着技术配置不均衡的客观事实,需要通过新一轮基层治理变革使协商民主成为基层治理的必经环节。
- 付建军
- 关键词:协商民主政治动员
- 行政定义技术:城市基层治理议题的数字转化与张力调适——基于A市P区垃圾分类数字转化的案例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数字转化是城市基层治理议题数字化转型的首要环节。基于对A市P区垃圾分类数字转化的案例观察,城市基层治理议题主要通过议题的要素提取、要素的数据采集和数据的处置规范三种路径实现数字转化。虽然技术公司具有技术优势,但政府部门才是数字转化的关键主体,形成了行政定义技术的基层治理议题数字转化模式,包括治理议题数字转化等同于部门职责数字转化、技术公司根据政府部门意志输出数字转化方案、治理议题数字转化的条块分开运作三重特征。行政定义技术的数字转化模式导致带有复杂性特征和依赖社会参与的垃圾分类议题在数字转化后并没有形成多元协同运作格局,区级平台和街镇平台也没有实现数据共享。推动基层治理议题的高效数字转化,需要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议题数字转化的条块分工,变革基层治理议题数字转化的政企合作方式,创新基层治理议题数字转化的社会协同渠道。
- 付建军叶子欣
- 关键词:垃圾分类
- 近十年来我国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及路径分析
- 2011年
- 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进行了几乎是全方位的学术考察,对于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的专著和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目前国内外学者关注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特征、方式、影响因素、价值和发展路径等五个方面。
- 付建军
- 关键词:农民工政治参与学术考察学术论文学术界
- 政府职能转型与社会组织培育:政治嵌入与个案经验的双重路径被引量:37
- 2012年
-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和社会组织培育是政府职能转型的两个重要动力来源。学界目前对于政府如何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关注较多,而对于如何培育社会组织以及如何解释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培育的现状缺乏相应的研究。本文运用嵌入性理论,结合地方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个案经验,对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育现状进行了考察和阐释。整体来看,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育呈现出政治嵌入的特征,这种政治嵌入的方式属于政府职能转型时期对社会组织培育进行控制的一种过渡性路径,其发展的方向是一种宽松的培育路径。
- 付建军高奇琦
-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型社会组织个案经验
- 谁之负担?何以发生?——基层负担现象的理解视角与研究拓展被引量:7
- 2022年
- 本文对围绕基层负担现象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将这些研究归纳为结构、制度和受众三种视角。结构视角从中国场景下的国家、社会与社区关系特质理解基层负担问题,力量强弱对比是分析核心。制度视角将基层负担放在中央、地方和基层等多个政府层级的制度环境下讨论,制度逻辑是分析主线。受众视角则将注意力集中在承受负担的基层行动者身上,基层受众化解负担的行动策略成为叙事焦点。三种视角回答了基层负担的发生逻辑,但针对基层负担的真实性、合理性和解决路径等问题存在分歧,基层负担作为一个学术概念仍然模糊。本文从负担的表现载体、存在边界、主动性、持续时间以及合理性五个维度,搭建了一个理解基层负担现象的初步分析框架。从中国大历史和制度结构的角度出发,基层负担是一个兼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经典问题,在关注其负功能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对国家治理可能产生的政治功能。
- 付建军
- 关键词:行动者
- 网络政治参与:概念、现状与二维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政治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治生活的发展,从政治参与到网络政治参与即是公民政治生活发展的体现。在进入网络政治参与讨论前。有必要对学界界定政治参与的各种观点作一简单的梳理,以便正确理解网络政治参与。
- 付建军
- 关键词:网络政治参与政治生活政治词汇
- 如何解决新时期农村基层领导存在的新问题——以河南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新时期,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以及农村社会的变化,党的农村基层领导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如何破解新时期党的基层领导存在的问题是我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河南省的一些农村,对河南省各地针对巩固党的农村基层领导所做的尝试和创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河南省在破解新时期基层领导存在的问题方面其做法具有创新性和代表性。
- 付建军
-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农村社会
- 再造公共服务单元:党建引领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的政治逻辑——基于上海市的案例观察
- 2024年
- 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人口集聚增加了基层公共服务的供给张力,这种供给张力一方面体现为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的差距,另一方面表现为服务需求与制度存量之间的张力。基层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行政区划的方式调适公共服务张力,但面临明显的制度约束。在上海市S镇的案例中,基层政府尝试建立二级党委和功能性服务平台,进而在行政区划之外再造了一个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机制的公共服务单元。除了建立二级党委,当前部分超大城市的探索还包括建立片区党委与功能性服务平台,建立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功能性党支部与服务站点等。这些实践回应了政党社会化命题,在超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实现了“政党有效在场”。再造公共服务单元塑造出了复合供给的基层公共服务格局,其核心特征是建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行政、市场、社会和技术为协同的多元供给路径。
- 付建军李阳
-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