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鸿

作品数:25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键生态系统合作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保护区
  • 10篇自然保护
  • 10篇自然保护区
  • 5篇国家级自然保...
  • 5篇甘肃白水江国...
  • 4篇栖息
  • 4篇栖息地
  • 4篇两栖
  • 4篇两栖动物
  • 4篇白水江自然保...
  • 3篇文县疣螈
  • 2篇野生
  • 2篇野猪
  • 2篇植物
  • 2篇省级自然保护...
  • 2篇资源现状
  • 1篇大熊猫
  • 1篇淡水藻
  • 1篇淡水藻类
  • 1篇动物

机构

  • 12篇天水师范学院
  • 11篇甘肃林业职业...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4篇白水江国家级...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甘肃省林业厅

作者

  • 21篇李晓鸿
  • 5篇滕继荣
  • 3篇张可荣
  • 3篇汪之波
  • 2篇龚大洁
  • 2篇宁应之
  • 2篇马正学
  • 2篇毛金平
  • 2篇刘恺
  • 2篇白雪梅
  • 1篇张宗舟
  • 1篇赵长青
  • 1篇冯文林
  • 1篇邹涛
  • 1篇王波
  • 1篇陈德牛
  • 1篇陈有华
  • 1篇廖永峰
  • 1篇廖永峰
  • 1篇李琦路

传媒

  • 4篇动物学杂志
  • 4篇四川动物
  • 3篇中国林业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甘肃林业科技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5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隆肛蛙林区半野生养殖技术被引量:1
2011年
隆肛蛙是我国中西部林区较常见的大型无尾两栖动物,体型肥硕,屠宰胴体重超过40克,肉味鲜,躯体、胆汁入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利用林区丰富的溪流资源,半野化养殖隆肛蛙,合理猎捕,能够增加林区群众的收入。一、生态习性和试验地概况隆肛蛙栖息生活环境为海拔500—1800米山地林区中的小型溪流,需水质清纯,水流稍急,溪底多石,岸边苔多草密。
李晓鸿廖永峰
关键词:山地林区养殖技术隆肛蛙半野生两栖动物生态习性
文县疣螈繁殖初探被引量:10
2008年
2006年4~9月、2007年4~9月,在四川青川初步观察了文县疣螈(Tylototriton wenxianensis)的繁殖习性,并研究了其主要特点,包括繁殖期雌雄差异、繁殖迁徙、交配与产卵、幼体发育等,同时在甘肃文县观察了其幼体的生长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文县疣螈的繁殖期一般为4月上旬至9月上旬,繁殖期成体性比不断变化。该螈具有繁殖迁徙现象,迁徙及求偶行为由雄性占主动。求偶、交配及产卵均在水塘周围岸边的陆地上进行,产卵集中在5月初至7月末,雌螈平均产卵数为42.8枚(n=6),卵的平均孵化期为26.8 d(n=119),卵群的平均孵化率为46.3%(n=6)。随着气温的升高、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的增加,雌螈产卵量和孵化率升高,卵的平均孵化期缩短。
龚大洁牟迈李晓鸿滕继荣张可荣
关键词:文县疣螈繁殖产卵孵化幼体发育
甘肃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甘肃省地域辽阔,地貌复杂,海拔差悬殊,拥有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多种气候类型,自然环境多样,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除海洋生态系统外,其余生态类型在甘肃都有分布。森林主要分布在陇南山地、甘南高原、子午岭和祁连山,类型丰富,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分布广泛,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零星分布于南部。
李晓鸿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洋生态系统气候类型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贝类多样性被引量:1
2011年
2005~2006年在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5个采集点共采到陆生贝类12科26属62种和亚种,均属腹足纲,区系组成上以东洋界物种占绝对优势,约占已知采集种的85%以上。垂直分布以600~1 200 m海拔区间种类丰富,海拔1 600 m以上种类大减。生境分布呈现出荒坡、灌丛种类多,森林、农田种类少的格局。
李晓鸿陈德牛
关键词:陆生贝类多样性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及群落划分
2008年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29种,隶14属、8科、2目.可划分成东部静水缓流群落、东部激流群落、西部静水缓流群落、西部激流群落、高山溪流群落5种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以东部静水缓流群落最为丰富,西部激流群落和高山溪流群落比较贫乏;中国林蛙和中华蟾蜍出现于各群落类型,为广布种.锄足蟾科的种类大都数量稀少,分布区域狭窄.
李晓鸿
关键词:两栖动物群落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尾两栖动物食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尾两栖动物食物中鞘翅目、膜翅目昆虫和节肢动物中的潮虫所占比例较大,泽蛙、中国林蛙和四川湍蛙的食物多样性较高、食谱较宽,华西蟾蜍则对鞘翅目偏好明显。
李晓鸿
关键词:食谱两栖动物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兽类新纪录--水鹿
2024年
水鹿(Rusa unicolor)隶属鲸偶蹄目(Cet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e)[1],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国内分布于青海、四川、贵州、云南、江西、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和台湾地区等地,国外分布于不丹、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文莱、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等地[1,3]。文献资料未见甘肃省有水鹿分布。2023年8月,在甘肃白龙江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工作中,在整理红外相机监测照片时,研究人员发现2张水鹿照片(图1)和1段水鹿视频,首次确认了水鹿在甘肃省的分布。
张智张婷李晓鸿
关键词:省级自然保护区鹿科偶蹄目综合科学考察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藻类名录初报
2009年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甘肃省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但是境内的藻类资源状况未见报道过。在实地调查取样的基础上,初步鉴定出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藻类共4个门60属161种:硅藻门种类最多,有91种,占总种数的56.5%;绿藻门次之,有41种,占25.5%,其次是蓝藻门,有26种,占16.1%;裸藻门最少,共3种,占1.9%。从分布上看,铁楼的种类最多,有81种,然后依次是刘家坪有73种,邱家坝61种,石林谷48种,碧口47种。我们的名录对于了解该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材料。
汪之波陈有华李晓鸿李甲蝉王辉张宗舟
关键词: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淡水藻类
甘肃省爬行动物新纪录——纹尾斜鳞蛇被引量:1
2015年
2011年9月9日09∶50在甘肃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曹家河海拔1050 m处的河边(32°53'57.29″N,105°22'18.89″E)发现1条蛇并拍摄到照片,经查阅相关文献(田婉淑等,1986;王香亭,1991;赵尔宓等,1998;白永兴等,2014)初步鉴定为纹尾斜鳞蛇Pseudoxenodon stejnegeri。2015年9月9日在同一区域,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并捕获1条成蛇,依据文献(田婉淑等,1986;王香亭,1991;赵尔宓等,
白永兴李晓鸿刘建军马小强李辉高云峰赵喜军
关键词: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游蛇科珍稀濒危植物亚热带气候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尾两栖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2007年6月~2009年5月对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尾两栖动物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研究,了解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现存有尾两栖动物西藏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和文县疣螈Tylototriton wenxianensis的分布状况和资源现状。分析了大鲵和文县疣螈栖息地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原因从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严格执法、加强社区发展项目和合理开发5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滕继荣黄华梨龚大洁李晓鸿李宏飞
关键词:有尾两栖动物资源现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