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航

作品数:11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阴道
  • 5篇剖宫产
  • 4篇分娩
  • 3篇剖宫产后
  • 3篇子宫
  • 3篇产后
  • 2篇阴道分娩
  • 2篇阴道试产
  • 2篇试产
  • 2篇胎儿
  • 2篇子宫破裂
  • 2篇基因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宫颈癌前病变
  • 2篇癌前
  • 2篇癌前病变
  • 2篇CESARE...
  • 2篇HTERT
  • 2篇病变

机构

  • 1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市妇幼保...

作者

  • 11篇李航
  • 8篇马润玫
  • 3篇杜明钰
  • 2篇屈在卿
  • 1篇张红平
  • 1篇杨晓娟
  • 1篇李颖
  • 1篇王应海

传媒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华产科急救...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症剖宫产时限与妊娠结局被引量:17
2015年
急性胎儿窘迫一直是剖宫产的主要指征之一[1].胎儿宫内缺氧持续时间的长短是新生儿发展为永久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胎儿窘迫一经诊断,应尽快结束分娩;预计短时间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立即行剖宫产术.而在某些威胁孕产妇生命的产科急症,如妊娠≥20周发生心脏骤停需进行复苏时,行围死亡期剖宫产术(perimortem cesarean delivery,PMCD)则是挽救孕产妇和胎儿生命的关键步骤.此外,随着我国有关政策的改变,过去十余年来高剖宫产率遗留大量有瘢痕子宫的产妇将面临再次妊娠时分娩方式选择问题.安全实施瘢痕子宫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是降低重复剖宫产带来总剖宫产率回升的重要选择.而面对TOLAC可能出现的子宫破裂、急性胎儿窘迫等危机事件,急症剖宫产(emergency cesarean delivery,ECD)成为必须面临和亟待规范的重大问题.
李航马润玫胡灵群
关键词:产科急症CESAREAN急性胎儿窘迫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胎儿宫内缺氧
振动反应成像系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分级和疗效分析上的初步探讨
背景和目的:振动反应成像系统(Vibration Response Imagine System, VRIxp)是以色列Deep Breeze公司研发生产的专利产品,是本世纪初的重要发明之一,自从该系统上市以来,在呼吸病...
李航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振动反应成像肺功能
文献传递
hTERT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前病变关联性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宫颈癌是发病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5-01-03-2017-09-28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宫颈组织(300例为实验组)以及HPV阴性无宫颈病变的宫颈组织(200名为对照组),提取标本的DNA,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方法,对hTERT基因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2736122(G> A)、rs2853676(C>T)、rs2853677(A> G)和rs2075786(A>G)进行基因测序,并构建单倍型,评估上述4个SNP位点及单倍型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hTERT基因4个SNP位点rs2736122(G>A)、rs2853676(C>T)、rs2853677(A> G)和rs2075786(A>G)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rs2075786/rs2736122的A-G、G-A和G-G单倍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853677(A>G)位点,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组和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比较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7,P=0.012。遗传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基因型A/G在LSIL组和HSI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3,95%CI:1.61~4.99,P=0.000 2。结论 hTERT基因SNP位点rs2736122(G>A)、rs2853676(C>T)和rs2075786(A>G)多态性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发展危险性无统计学意义关联。hTERT基因SNP位点rs2853677(A>G)A/G基因型可能增加了LSIL进一步发展为HSIL的风险。
李春琳张红平王应海李航杨晓娟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TAQMAN探针
胎盘早剥的临床处理被引量:11
2014年
妊娠24周以后至胎儿娩出前出现阴道流血,称为产前出血(antepartum hemorrhage,APH),胎盘早剥是仅次于前置胎盘的产前出血第2位原因,两者有时可共存[1].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placental abruption,PA),发生率约0.4%~1%[2],孕24周以后的阴道流血约30%存在胎盘早剥,约50%的胎盘早剥发生于孕37周前,胎盘早剥的母婴预后取决于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面积)及胎龄.发生胎盘早剥时其围生儿的死亡率上升10倍,故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对改善母儿结局十分重要.
李航马润玫
关键词:胎盘早剥HEMORRHAGE阴道流血胎儿娩出产前出血前置胎盘
剖宫产后阴道试产子宫破裂的危险因素及其早期识别被引量:25
2015年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既往剖宫产的癜痕子宫妇女将面临再次妊娠和分娩方式选择问题。目前,这些妇女再次妊娠者主要选择重复剖宫产,对子宫破裂的担忧成为难于开展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delivery,TOLAC)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TOLAC成功率为60%~80%,完全性子宫破裂是TOLAC少见但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1%,一旦发生可导致产妇大失血甚至死亡、子宫切除及新生儿窒息、神经系统损伤、死亡等不良国产结局。
李航马润玫屈在卿
关键词:子宫破裂剖宫产后阴道试产CESAREAN计划生育政策分娩方式选择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子宫破裂早期识别与管理被引量:6
2017年
完全性子宫破裂是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少见但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的不良结局。规范VBAC产程管理、提升产科医生对危急事件处理能力,有助于安全开展VBAC和及早识别子宫破裂的发生,减少VBAC不良母儿预后。
李航马润玫
关键词: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子宫破裂
既往分娩史对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既往分娩史对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OLAC)患者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尝试TOLAC的瘢痕子宫孕妇的资料(妊娠≥28周),共506例,其中阴道分娩成功414例(TOLAC成功组),中转剖宫产92例(TOLAC中转剖宫产组)。比较两组前次剖宫产时间、剖宫产指征、阴道分娩史、新生儿存活情况等。结果:TOLAC中转剖宫产组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大于TOLAC成功组(P<0.05),两组平均妊娠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妊娠间隔<1年、1~2年、2~3年、>3年的比例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前次剖宫产指征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OLAC成功组有阴道分娩史患者比例明显高于TOLAC中转剖宫产组(P<0.05),新生儿未存活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有阴道分娩史是TOLAC成功的有利因素,而既往分娩史的其他因素对TOLAC的成功率影响较小。
屈在卿马润玫杜明钰李航王名芳胡晏馨李颖
前次剖宫产史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评估及管理被引量:45
2016年
自2010年WHO报道我国是世界上剖宫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以来,全国妇幼工作者都在致力于降低剖宫产率,尽管剖宫产率上升势头得到了明显遏制,但由于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过去十余年剖宫产泛滥遗留下的大量瘢痕子宫妇女面临再次生育问题。
杜明钰李航马润玫
关键词:瘢痕子宫前次剖宫产生育问题阴道分娩重复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
昆明地区晚孕期的母亲血红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
2020年
了解晚孕期血红蛋白值的分布情况及晚孕期血红蛋白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规律产检至分娩,符合研究要求的9,877例单胎妊娠孕妇。据Hb值应用四分位数法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比较各组孕妇晚孕期GDM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研究人群Hb第 25th、50th、75th百分位数的界值分别为120g/l,126g/l,132g/l;2.随着Hb百分位数的增加,GDM发生率显著上升(p=0.012)。3.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组4(Hb>132g/dl)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晚孕期高Hb与GDM发生率之间独立相关,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王名芳杜明钰马润玫李航
关键词:血红蛋白妊娠期糖尿病晚孕期
客观评价胎心监护应用的局限性被引量:1
2020年
胎心监护是目前产程中监护胎儿的主要手段,但其广泛应用并未降低脑瘫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剖宫产及阴道手术产率。近年来提出的胎心监护三级评价系统对客观评价胎心监护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李航马润玫
关键词:胎心监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