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敏
- 作品数:18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鼓室内注射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52例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激素作为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补救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及极重度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接受常规治疗加全身应用激素2周效果不佳,其中52例接受鼓室注射激素,另外44例拒绝鼓室内注射而继续口服药物治疗。纯音测听法(PTA)检测患者补救治疗前后听力,比较气导听阈(0.5、1.0、2.0、4.0 kHz四个频率气导之平均值),分析两组患者补救治疗前后听力结果。结果鼓室注射组听力提高10 dB以上的患者16例,有效率为30.8%;而对照组仅有3例,有效率为6.8%。两组听力改善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鼓室内激素注射对突发性耳聋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可以作为一种补救治疗措施。
- 严小玲毛敏翟锦明陈观贵张建国刘绮明薛进平
-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鼓室注射激素
- 耳鼻咽喉科护士参与住培教学查房对专业能力提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通过参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提高耳鼻咽喉科护士临床专业能力。方法 2018年7月—2021年6月,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的护士共18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9名,独立培训的护士作为对照组,参与住培教学查房的护士作为试验组。培训效果的检验采用在职培训满意度问卷调查、理论和专科操作考核等评价方式,比较两组护士多方面的参数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护士在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锻炼临床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护理工作帮助程度、愿意参加培训,理论和专科操作考核成绩方面都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住培教学查房有助于提高耳鼻咽喉科护士的专业能力。
- 牛筱婷宗凌毛敏马钊恩杨晓彬陈观贵黄敏齐翟锦明
- 关键词:护士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耳鼻咽喉科教学查房
- 混合式教学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被引量:6
- 2021年
- 耳鼻咽喉科学是专业性较强的一门临床医学课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开展混合式教学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提高耳鼻咽喉科学教学质量。
- 毛敏陈观贵徐亚丽张建国黄敏齐黄映红廖礼兵马钊恩
-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
- 豚鼠衰老模型构建及听力相关分子标记研究
- 听力损失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感觉障碍疾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被认为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Age-related heating loss,AHL)或老年性聋(presbycusis)是指听...
- 毛敏
- 关键词:听力损失病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
- 文献传递
- 乳突切开术并一期听骨链重建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评估乳突切开术并一期行听骨链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01~2011-06期间在我科住院行乳突切开术并一期钛人工听骨植入手术并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139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置入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者91例,置入全听骨赝复物(TORP)者48例,随访时间为2~5年,纯音测听法(PTA)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听力,比较手术前后的气导听阈(0.5、1.0、2.0、4.0kHz四个频率气导之平均值)及气骨导差(ABG),分析钛人工听骨在同期听骨链重建术的听力重建效果。术后ABG≤20dB为听力提高有效。结果:PORP植入患者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53.97±11.32)dB,术后为(36.80土11.68)dB,平均降低(17.17±5.79)dB;术前ABG平均为(31.84±6.17)dB,术后为(15.13±7.22)dB,平均缩小(16.71±5.50)dB;TORP组患者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58.05±11.35)dB,术后为(44.53±13.15)dB,平均降低(13.52±7.81)dB;术前ABG平均为(35.67±5.73)dB,术后为(21.48±7.01)dB,平均缩小(14.18±7.53)dB;各组术前术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PORP组术后ABG≤20dB者(术后听力提高有效)共68例,有效率为74.73%;TORP组术后ABG≤20dB者共26例,有效率为54.13%;总有效率为68.63%,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突切开术并同期钛人工听骨植入取得了良好的听力效果,PORP比TORP的听力改善效果好。
- 毛敏翟锦明陈观贵张建国马钊恩薛进平
- 关键词:听力重建鼓室成形术
- 乳突切开术并一期听骨链重建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评估乳突切开术并一期行听骨链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乳突切开术并一期钛人工听骨植入手术并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139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置入部分听骨赝复物(partial...
- 毛敏翟锦明陈观贵张建国马钊恩薛进平
- 阿米卡星对小鼠内耳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对小鼠内耳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表达的影响,探讨AQP4在阿米卡星耳毒性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60只CBA/Ca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阿米卡星450mg·kg-1·d-1,每天1次,共14d,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4天后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两组小鼠耳蜗AQP4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及RT-PCR技术检测两组小鼠内耳AQP4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AQP4在小鼠内耳表达于Corti器的支持细胞。对照组和实验组的AQP4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0.672±0.074、0.479±0.108,AQP4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0.701±0.107、0.460±0.080,实验组AQP4的蛋白及mRNA的相对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米卡星可导致小鼠内耳AQP4蛋白及基因表达的下调,这可能是阿米卡星耳毒性的机制之一。
- 陈观贵徐亚丽毛敏丘理子
- 关键词:阿米卡星内耳水通道蛋白4小鼠
- 腺样体切除术对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对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腺样体切除术(或同时行扁桃体切除术)并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89例进行总结分析。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纯腺样体肥大者47例,B组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者42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糖精试验以获得黏膜纤毛清除时间(mucociliary clearance time,MCT),手术中测量鼻腔的长度后计算出黏膜纤毛清除速率(mucociliary clearance velocity,MCV)。另将3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一次糖精试验获得纤毛清除时间。比较A、B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鼻腔黏膜纤毛清除时间及清除速率,分析腺样体切除术对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MCT分别为(13.64±3.26)min,(9.04±1.78)min;B组术前及术后的MCT分别为(15.85±4.63)min,(11.90±2.70)min。A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MCV分别为(2.81±0.73)mm/min、(4.16±0.82)mm/min;B组术前及术后的MCV分别为(2.45±0.75)mm/min、(3.35±0.83)mm/min。正常对照组的MCT及MCV分别为(7.24±2.03)min,(5.53±1.79)mm/min。两组手术前后的MCT及MC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腺样体切除术可以改善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
- 毛敏张建国陶爱林刘雪婷马钊恩黄映红廖礼兵
-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慢性鼻-鼻窦炎
-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联合同期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联合同期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93例中重度OSAHS患者手术前后行PSG监测、鼻阻力检测、鼻塞主观视觉模拟量表(VAS)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睡眠监测相关指标、鼻阻力及主观症状评分,分析H-UPPP联合同期鼻腔扩容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患者AHI、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90%的比例、微觉醒指数、鼻阻力等客观指标以及患者白天嗜睡ESS评分、鼻塞VAS评分等主观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总有效率为90.32%。结论:对于存在鼻腔和咽腔平面狭窄的OSAHS患者采用H-UPPP联合鼻腔扩容术,效果良好,但应严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毛敏张建国陈观贵黄敏齐黄映红杨晓彬翟锦明
- 关键词: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 “双教师”混合式教学在《耳鼻咽喉科学》器官整合课程中的实践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器官系统整合课程《耳鼻咽喉科学》中“双教师”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双教师”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疾病群”为教学单元,由基础科老师与临床科老师同堂协同教学,结合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广州医科大学南山班进行教学实践。结果初步建立了器官系统整合课程《耳鼻咽喉科学》的本科课程体系,针对学生的98份有效回收的调查问卷显示,94.9%的学生认为(“非常同意”和“同意”)“双教师”教学使他们对临床病例和基础科学更深入理解;89.8%的学生认为课程提高了他们处理类似临床病例的能力;84.7%的同学认同课程提高了探索临床与基础知识的动力;74.5%的同学非常不同意或不同意课程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难度和负担;80.7%的同学建议在其他班级也纳入此教学模式。结论在《耳鼻咽喉科学》整合课程采用“双教师”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对临床与基础科学的学习效果及提升学习动力,有利于推动新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推广应用。
- 陈观贵马钊恩毛敏黄敏齐
- 关键词:课程整合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