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云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生长相关蛋白
  • 1篇生长相关蛋白...
  • 1篇评分
  • 1篇相关蛋白
  • 1篇骨代谢
  • 1篇骨密度
  • 1篇骨密度变化
  • 1篇骨质
  • 1篇骨质疏松
  • 1篇BBB评分
  • 1篇GAP-43
  • 1篇长相关
  • 1篇大鼠脊髓

机构

  • 2篇昆明医学院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2篇战雅
  • 2篇巴迎春
  • 2篇段艳萍
  • 2篇黄佑庆
  • 2篇王金德
  • 2篇贺云
  • 1篇樊茂
  • 1篇苏玉林

传媒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生长相关蛋白-43对脊髓损伤后大鼠骨代谢和骨密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生长相关蛋白(GAP-43)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后骨质疏松的修复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采用SD大鼠,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GAP-43抗体组、GAP-43抗原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用BBB评分法进行不同时段的行为学评分;H-E染色;检测不同时期大鼠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和骨密度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在不同的时间段行为学评分最低,抗原组评分最高,脊髓损伤区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术后对照组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呈下降趋势;抗原组的血清钙水平呈上升趋势、碱性磷酸酶水平先上升后下降;抗体组的血清钙水平呈上升趋势、碱性磷酸酶水平呈下降趋势。术后3组的骨密度水平先上升后下降,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照组的下降最快、抗原组最慢。结论:GAP-43能通过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元功能的恢复和再生而抑制骨量丢失,对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以及寻找防治骨质疏松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段艳萍苏玉林巴迎春樊茂黄佑庆战雅贺云王金德
关键词:脊髓损伤生长相关蛋白-43骨质疏松
GAP-43治疗大鼠脊髓横断后神经中丝NF200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2
2008年
通过制备成年SD大鼠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研究生长相关蛋白(GAP-43)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中丝(NF200)表达的变化,探讨GAP-43在再生修复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实验采用雌性8周龄SD大鼠75只,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为三组:GAP-43抗体组、GAP-43抗原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使用直接注射法将GAP-43抗原和GAP-43多克隆抗体分别注入抗原组和抗体组的大鼠脊髓的断端,对照组仅切断脊髓而不给药,最后观察各组大鼠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用BBB评分法对不同时段大鼠的行为学表现进行评分,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200的表达,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在不同的时间段行为学评分最低和抗原组评分最高,脊髓损伤区病理改变明显好转,NF200的表达呈进行性增高,且前角神经元NF200的表达早于后角神经元。抗体组早期恢复出现明显的停滞状态,但停药后能很快恢复。说明GAP-43能促进损伤脊髓的恢复,而抗体对损伤脊髓恢复的影响是可逆的,这对于脊髓再生的研究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新方法,对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段艳萍王金德黄佑庆战雅贺云巴迎春
关键词:脊髓损伤GAP-43BBB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