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亚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国际视野下高职日语专业建设的途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高职院校日语专业需要寻找自己的专业定位,应充分思考当今国际化浪潮对日语专业带来的冲击和机遇。同时挖掘自身优势,寻求与当地日资企业的多渠道紧密合作,并规划日语专业国际化发展前景,探索日语专业建设的新途径。
- 张东亚
- 关键词:高职日语
- 日本人的内外意识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日本人的内外有别意识在日语词汇、随声附和表达和寒暄语、惯用句和谚语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日语教师除了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自身日本文化常识,关注语言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内外意识之外,还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日本人的内外意识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并可通过旁征博引、中日对比、情境模拟等组织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日本社会内外意识的理解和掌握。
- 张东亚
- 关键词:日语教学
- 普通本科与高职生专业选择心理及学习现状比较研究——以应用日语专业为例
- 2011年
- 通过对应用日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解普通本科与高职学生专业选择心理及学习现状的差异,可以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日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正确路径。
- 张东亚
- 关键词:普通本科高职
- 手机作为学习工具在日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随着移动APP的迅速兴起和智能手机数量的猛增,手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高校大学生对于手机产生依赖,而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办法,这种现象严重干扰了课堂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教师需充分利用手机APP灵活度高、及时性强等特点,在对学生使用日语APP进行规范和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同时引导学生养成查阅纸质词典和书籍的习惯。
- 张东亚
- 关键词:手机日语课堂教学
- 浙江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 2013年
- 浙江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师资队伍主要存在双师素质缺乏,年龄层次不均匀,职称结构不平衡,师资来源有待调整,教学内容与日企实际工作结合度不够等问题,应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研修班,教育教学能力评估,教师教学技能比赛,青年教师成长考核,到企业挂职等方法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在对日语专业师资进行"外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内培"工作,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日语师资力量。
- 张东亚
- 关键词:高职日语专业师资建设
- 杭州高校日语专业服务外包“产教融合”的途径探索被引量:4
- 2016年
-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杭州的服务外包行业始终走在中国服务外包的前列。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后起薪和专业对口率等却屡屡成为高校被社会诟病的棘手问题,而中日关系的不稳定性则让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更是受到了诸多影响。文章以杭州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对杭州对日服务外包企业日语人才需求特点和人才结构的调查为切入点,阐述高校通过"产教融合"开拓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的新尝试,并提出实现"产教融合"的保障措施。
- 张东亚谢厚华
- 关键词:杭州高校日语专业服务外包
- 由“老婆嫁姑娘”谈高校中日同形词的教与学
- 2013年
- 对浙江四所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中日同形词的总体掌握程度不容乐观,其中词语搭配类的误用和母语干扰现象造成的问题较为严重。因此,高校教师需充分关注中日同形词的教学,对中日同形词的误用原因进行整理和分类。同时,教师有必要改革日语教材,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日语释义的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养成使用日语原版词典的习惯,让学生成为中日同形词学习的主体。
- 张东亚
- 关键词:高校日语专业中日同形词
- 基于日语类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日语学习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高校日语教学不再是课堂、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固定模式,指尖上的学习已成为90后学生的一种生活常态,也为他们完成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要关注以手机为主要移动终端的多时空学习方式,利用"沪江日语"、"日语家园"等日语类微信公众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
- 张东亚
- 关键词: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