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瑜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动图
  • 4篇心室
  • 4篇左心
  • 4篇左心室
  • 4篇超声
  • 4篇超声心动图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塞
  • 3篇前壁
  • 3篇左室
  • 3篇梗塞
  • 2篇心病
  • 2篇心动描记术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向量成像
  • 2篇三维超声
  • 2篇三维超声心动...
  • 2篇食管
  • 2篇食管超声
  • 2篇前壁心肌梗塞

机构

  • 14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张瑜
  • 9篇王庆慧
  • 9篇丁云川
  • 9篇陈剑
  • 8篇尹帆
  • 6篇罗庆祎
  • 5篇苏璇
  • 4篇李建华
  • 4篇现丽妮
  • 1篇张峰睿
  • 1篇鲍天昊
  • 1篇佟靓
  • 1篇敖丽娟
  • 1篇梁兵
  • 1篇段利娟
  • 1篇缪应雷
  • 1篇陈茉弦
  • 1篇黎明
  • 1篇刘阳成
  • 1篇宋晓蕾

传媒

  • 8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26例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在26例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6例因二尖瓣反流接受二尖瓣成形术的心脏病患者,男性20例,女性6例,采集术前、术中RT-3D-TEE图像,将术前所见与术中发现进行比较,并在术中即刻评价手术效果。结果通过对26例患者术中所见二尖瓣装置病变情况与2D-TTE和3D-TEE观察结果进行对比,3D-TEE对二尖瓣装置病变的诊断较2D-TTE更接近术中所见,其中,3D-TEE对22例二尖瓣脱垂亚区的诊断更准确。3例患者经术中TEE评价后,二尖瓣成形术改行二尖瓣人工机械瓣膜植入术。结论经食道三维超声用于二尖瓣成形术的术前评估及术中监测,可以及时解决手术中的问题,预测手术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宋晓蕾丁云川王庆慧陈剑现丽妮张瑜祁毅
关键词: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经胸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反流
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动平衡特征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为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提供生物力学中的动平衡参数依据,从而更有效地矫正倾斜综合征.方法脑卒中后并发倾斜综合征的左侧肢体偏瘫患者和不伴有倾斜综合征的2组患者均通过动态平衡系统中的站立稳定性测试和稳定极限测试模式,分别测量出静态和动态状态下的重心分布及中心控制能力情况,总结出患者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站立位静态稳定性测试显示中心偏离度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A区域的偏离度存在差异性(P<0.05);站立位静态稳定性测试各象限倾斜持续测试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I、IV象限持续时间存在差异性(P<0.01);站立位稳定极限控制重心的能力测试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左侧的控制能力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风后伴有倾斜综合征的患者在站立位静态稳定性测试显示中心偏离度在A区域的控制时间较少,明显偏离中心,在各象限的控制时间上主要集中在I、IV象限,倾斜综合征患者重心主要在左侧;倾斜综合征患者站立位稳定极限测试显示对左侧的重心控制能力较好.
王文丽张春军张瑜陈茉弦唐欣敖丽娟
关键词:生物力学脑卒中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猪模型左室流场变化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ector flow mapping,VFM)研究滇南小耳猪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前后左心室心室腔内血流流场变化特点.方法选取滇南小耳猪18只,在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VFM图像采集之后,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中下1/3处,于1 h后再次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VFM图像采集,并分析心腔内血流速度向量、流线和漩涡等左心室流场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后,LVEF、LVFS均减小(P<0.05);心梗后在大部分收缩期内左心室内仍可见涡流,且心梗后的漩涡横径(Dx)、漩涡纵径(Dy)、涡流总持续时间均大于心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心室前间壁心肌梗塞室壁运动减弱导致了本来在左心室内舒张期形成的涡流直接延续到了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之后,提示局部收缩功能减低导致了左心室内血流速度减低以及涡流持续时间延长,从而降低了左心室心腔内流体力学效率,使心脏搏出量减少.
陈剑王庆慧尹帆苏璇现丽妮罗庆祎张瑜丁云川
关键词:心肌梗塞左心室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猪模型左室壁三维运动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3DT)研究滇南小耳猪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前后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与心肌机械力学状态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滇南小耳猪18只,在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和实时全容积成像三维成像图像采集,之后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中下1/3处,于1 h后再次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和实时全容积成像三维成像图像采集,在获取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后分析图像,自动计算左心室旋转角度(rotation angle,RA)、各节段室壁运动峰值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等参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塞造模后较造模前LVEF、LVFS减小(P<0.05);心梗造模后比造模前左心室旋转角度(rotation angle,RA)、旋转率(rotation rate,RR)、扭转角度(twist angle,TA)及扭转率(twist rate,TR)减小(P<0.05).结论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中下1/3处后,左心室前间隔中间段、前壁中间段、心尖段RS、AS减低,LVEF、LVFS减小,提示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减低从而降低整个左心室心腔内流体力学效率,使心脏搏出量减少,左心室旋转角度(RA)、旋转率(RR)、扭转角度(TA)及扭转率能成为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扭转的敏感指标.
陈剑王庆慧尹帆苏璇现丽妮罗庆祎张瑜丁云川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梗塞左心室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治疗探讨26例报告
2016年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常起病急,来势凶险,胰外器官损害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轻者20%~30%,重者可达60%~70%,多年来,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资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和急危重症治疗科,男性14例,女性12例,16岁~85岁。
梁兵黎明张瑜
关键词: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左室壁三维运动与左室流场变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ector flow mapping,VFM)和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3DT),研究正常人和前壁心肌梗塞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患者的心室腔内血流流场、流体力学状态与心肌机械力学状态间的关联关系.方法选取健康成人30例、前壁心肌梗塞患者30例,首先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之后分别进行实时全容积成像三维成像图像采集和VFM图像采集,在获取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后分析图像,自动计算左心室旋转角度(rotation angle,RA)、各节段室壁运动峰值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等参数,在VFM血流图像中分析心腔内血流速度向量、流线和漩涡等左心室流场参数.结果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LVEDV增大、LVEF减小(P<0.05);病例组在射血期左心室心腔内仍可见占据绝大部分左心室心腔的整体涡流;病例组的漩涡横径(Dx)、漩涡纵径(Dy)、涡流总持续时间均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左心室旋转角度(rotation angle,RA)、旋转率(rotation rate,RR)、扭转角度(twist angle,TA)及扭转率(twistrate,TR)越小射血期左心室内涡流范围越大(漩涡横径Dx、漩涡纵径Dy增大),持续时间越长,成显著负相关(r=-0.693,r=-0.751,r=-0.655,r=-0.672,P<0.05).结论左心室前间隔中间段、前壁中间段、心尖段RS、AS减低直接导致了本来在左心室内舒张期形成的涡流直接延续到了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之后,提示左心室重构以后心室形态改变,局部收缩功能减低导致了左心室内血流速度减低以及涡流持续时间延长,从而降低了左心室心腔内流体力学效率,使心脏搏出量减少.
陈剑丁云川尹帆王庆慧苏璇李建华罗庆祎张瑜
关键词:冠心病左心室
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特殊类型房间隔缺损治疗的风险评估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临床治疗特殊类型房间隔缺损(ASD)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特殊类型ASD患者分别通过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及RT-3DTEE进行术前评估。观察ASD相关声像图表现,并对比三者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结果 57例特殊类型ASD中,采用2DTTE及2DTEE对46例可清晰显示ASD的形态和数目,对其余11例仅能诊断ASD为不规则或两孔可能,而RT-3DTEE对57例均可直观显示ASD形态和数目。采用2DTTE、2DTEE及RT-3DTEE测量收缩末期左心房横径(LATD)、右心房横径(RATD)、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测量ASD的最大径(ASDD)时,2DTEE与2DTTE、RT-3DTEE与2DTT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种方法测量ASD上腔静脉侧、主动脉侧及心房顶侧的残边长度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种方法测量ASD下腔静脉侧残边长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9,P<0.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通过RT-3DTEE对57例均可指导ASD治疗方式,而2DTTE对5例不能确定,2DTEE对2例不能确定。结论 RT-3DTEE可提供丰富的影像诊断信息,对特殊类型ASD治疗的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庆慧丁云川尹帆陈剑苏璇罗庆祎张瑜李建华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25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1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主动脉瓣环经(AAD)进行观测,结果与二维AAD测值外科手术中所选机械瓣型号对比.结果 56例患者手术顺利,获得满意RT-3DTEE图像,其中1例患者为瓣周肉芽、人工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在RT-3DTEE确定肉芽生长位置,手术彻底清除瓣周肉芽,并成功完成再次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术中心脏复跳后RT-3DTEE发现清晰显示人工机械瓣及瓣周瘘的全貌,进行补救;1例患者心脏复跳后,发现因左室心肌收缩乏力原因,人工主动脉瓣两个瓣叶为顺序开放,及时纠正.结论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是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直观、快速、准确的评价方法.
张瑜丁云川尹帆陈剑罗庆祎王庆慧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计术瓣膜置换
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比较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PU)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其异同,为临床医师诊治该病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的老年消化性溃疡351例(老年组)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351例(中青年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并发症、溃疡部位、性状、大小、伴发疾病及治疗与转归等因素.结果 (1)临床症状:与青年组相比,老年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80.3%vs 73.0%),常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46.7%vs 29.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典型上腹痛者低于中青年组(19.7%vs 37.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常见并发症:老年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46.7%vs 29.6%),以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溃疡灶部位:老年组胃溃疡、高位溃疡较中青年组增多(P<0.05);(4)溃疡性状与大小:老年组巨大溃疡(≥2.0 cm)患者多于中青年组(15.1%vs 4.3%,P<0.05);但HP感染无明显差异(90.3%vs 90.9%,P>0.05);(5)伴发病:老年组患者伴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胆结石、胆囊炎、痛风等慢性疾病者较中青年组多见(47.0%vs 15.7%,P<0.05);(6)治疗与转归:老年组因并发症死亡者明显高于中青年组(14.0%vs 3.8%,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较中青年消化性溃疡具有症状不典型、发病部位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早确诊、早治疗对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张瑜刘阳成陆斌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内镜幽门螺杆菌
二尖瓣狭窄及人工瓣膜置换左室流场的超声向量血流图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应用超声向量血流图技术(VFM)对比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人工机械二尖瓣置换及人工生物二尖瓣置换后的左室流场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手术指征、判断预后提供更客观、更丰富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43例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为病例组0,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人工机械瓣术后32例,人工生物瓣膜术后的患者26例,分别为病例组1、病例组2,记录3个心动周期,经过DSA-RSl脱机软件处理并进行漩涡描述参数测量.结果疾病组0、病例组1、病例组2观察结果均显示舒张期仅在舒张早期二尖瓣叶下方出现2个高速密集且对称旋转的小漩涡,这一现象与对照组相似,但是形态更加显著,漩涡中心位置更远离二尖瓣环连线水平,速度更快;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内流场变化为舒张早期最大向量速度仍然大于对照组(P<0.05);二尖瓣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内流场变化为舒张早期最大向量速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及生物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内血流主流方向均为室间隔转向至左室后壁、侧壁再汇入左室流出道,与正常对照组不同.结论 VFM图像能显示心室内血液流场的变化,能初步定量心腔内复杂流场结构,同时也可以为二尖瓣狭窄的评估、置换瓣膜选择及术后人工瓣膜功能评估提供更详尽的信息.
李建华王庆慧丁云川尹帆陈剑张瑜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狭窄人工瓣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