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
- 作品数:19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陷入危机的日本经济被引量:1
- 2003年
- 战后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 ,几十年间赶超英德 ,在 2 0世纪 80年代直逼美国 ,实现日本经济奇迹 ,一度成为后进国家的榜样 ,其发展模式也被广为借鉴。然而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 ,一直被经济学家们看好的日本 ,经济增长的势头突然出现了停顿 ,陷入严重的危机。本文试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国际竞争力的低下”两个方面来解释日本的沉沦 ,并分析日本经济发展模式的优缺 ,希望找到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启示。
- 陈佳声李建军
-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力
-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被引量:2
- 1995年
-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马秀岩,李建军90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愈益加快,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生产活动的核心组织者,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跨国项目(原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36600家...
- 马秀岩李建军
- 关键词:区位选择
- 关于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思考被引量:2
- 2003年
- 李建军李时敏
-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
- 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并购的背景分析
- 2003年
- 随着市场竞争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并购的影响已经从单纯的企业经营行为、企业制度演化、行业变迁延伸到一国经济结构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标……
- 李时敏李建军周彧
- 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行为产业结构经济资源
- 跨国企业文化整合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被引量:4
- 2003年
- 中国加入WTO不仅标志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也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跨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除了要有先进的技术,良好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还必须具备整合不同文化的能力。因此分析跨国企业的文化经营管理战略,并就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如何应对文化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 李建军李时敏
- 关键词:企业文化文化整合本土化经营核心价值观
- 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 2003年
- 20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出全球化和知识化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加剧了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迫使企业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全球经济环境的适应,所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 李建军李时敏周彧
-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 设立高技术开发投资银行的思考──兼论我国高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被引量:1
- 1994年
- 设立高技术开发投资银行的思考──兼论我国高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李建军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系研究生高技术开发投资的高风险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融资要求,即低风险安全性原则相背离,决定了高技术投资依靠市场融资的困难性,而过去以财政拨款为主,科研...
- 李建军
- 关键词:投资银行投融资体制政策性银行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景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自 2 0 0 2年下半年起 ,日本经济开始走向复苏。与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的前两次经济恢复相比 ,这次复苏摆脱了政府经济政策刺激型的被动景气恢复模式 ,以出口增长和国内企业设备投资扩大为主要特点 ,呈现出了一种自主型经济复苏的迹象。然而 ,虽然日本经济已步入复苏的轨道 ,但复苏的基础依旧脆弱。无论是出口贸易增长带动的外需扩大 ,还是国内设备投资增加导致的内需回升 ,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 ,而这种不稳定性的内在根源则在于日本政府的经济结构改革未能取得较大进展。同时 ,由于日本国内存在着针对结构改革的反向促进作用 ,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景并不乐观。
- 李建军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出口贸易
- 中日贸易对日本经济复苏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被引量:8
- 2005年
- 20 0 2年以来,以外需为主导、通过出口贸易拉动的日本经济逐渐走向复苏。在此过程中,中日贸易无疑是最大的亮点。本文以日本经济复苏为背景,着重分析了日本经济复苏下中日贸易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中日双边贸易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贸易模式、贸易内容等方面,中国仍处在弱势地位。中日贸易虽然对日本经济的复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 李建军
- 关键词:贸易关系经济复苏
- 我国人力投资与人口素质关系的实证分析
- 1992年
- 人力资本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人口经济学理论。该理论的创始人G·S·贝克尔指出:通过对人的投资形成的、并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其数量和质量形式表示的资本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具体构成是人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等,即人的素质构成。相应的,我们把旨在提高人口素质的投资称为人力投资。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中间“产品”是劳动者生产能力的提高。
- 李建军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理论劳动者素质教育投资经济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