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颜生鹏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倒扣
  • 2篇套管
  • 2篇膨胀管
  • 2篇补贴技术
  • 2篇打通道
  • 1篇油田
  • 1篇油田套管
  • 1篇试油
  • 1篇探区
  • 1篇套损
  • 1篇套损井
  • 1篇盆地
  • 1篇膨胀管补贴
  • 1篇沁水盆地
  • 1篇区块
  • 1篇取套
  • 1篇钻井
  • 1篇钻井液
  • 1篇连接形式
  • 1篇落鱼

机构

  • 7篇青海油田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华北油田

作者

  • 7篇颜生鹏
  • 3篇刘君林
  • 3篇李国平
  • 2篇薛培强
  • 2篇王俊明
  • 2篇胡科锋
  • 1篇崔金榜
  • 1篇李永贵
  • 1篇陈必武
  • 1篇鲍连云

传媒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青海石油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工程与试验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打通道技术及膨胀管补贴技术的现场应用
油田开发中后期,套损井尤为严重。修复套损井已成为油田大修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套损井修复的难点主要是套管错断井的修复,膨胀管补贴技术给错断井的修复指引了方向,而成功进行膨胀管补贴的前提是井眼及补贴井段的通道必须畅通,因此这类...
薛培强李永贵王俊明范国禄颜生鹏
关键词:套损井膨胀管补贴
文献传递
沁水盆地在用煤层气钻井液伤害沁水3#煤岩室内评价被引量:22
2013年
研究沁水3#煤岩储层钻井液储层伤害机理,对沁水煤层气开发至关重要。室内对比测定了清水、绒囊、膨润土聚合物等3类钻井液伤害端氏煤矿3#煤岩柱塞前后渗透率值。结果表明,清水、绒囊钻井液、膨润土聚合物钻井液伤害煤岩柱塞平均渗透率恢复值为70.88%、84.22%和49.26%。结合渗透率恢复实验数据、煤岩柱塞伤害时漏失情况,分析钻井液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有钻井液滤液及颗粒伤害、煤岩自身煤粉及微粒运移、某些表面活性剂与地层不配伍等。建议钻井使用无固相控制煤粉运移的钻井液,适当使用处理剂封堵地层控制滤液与煤层接触机会,根据具体煤岩情况优选表面活性剂避免煤岩与表面活性剂不配伍造成储层渗透率降低。
崔金榜陈必武颜生鹏袁光杰夏焱王秀梅
关键词:沁水盆地煤层气钻井液储层伤害
倒扣捞矛使用中的问题与改进试验被引量:1
2012年
对倒扣捞矛进行结构改进以提高强度、增加适用范围、提升打捞倒扣的成功率。
颜生鹏刘君林胡科锋李国平
关键词:成功率
打通道技术及膨胀管补贴技术的现场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修复套损井是油田开发中后期大修工作的重要内容。套损井修复的难点主要是套管错断井的修复。采用膨胀管补贴技术可以解决此项难题,但前提是井眼及补贴井段的通道必须畅通。通过对套损井段进行打通道疏通井眼,可确保补贴管顺利下入补贴井段,完成套损井修复作业。
薛培强王俊明鲍连云范国禄颜生鹏
关键词:补贴套管
英东探区试油(气)难点浅析
2012年
本文通过英东区块几口井的试油气施工出现的难点,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讨论该区块试油应该注意及针对性的事项,为今后该区块试油工作提供借鉴。
颜生鹏耿生虎刘君林李国平
青海油田套管切割工艺改进与应用被引量:17
2014年
通过倒扣将卡点以上的管柱解卡起出以及在取换套施工中倒套管取套,施工周期长,施工费用高,每次倒出的管柱程度不确定,施工显得非常被动。利用切割工具预先切割井内卡点以上的自由段管柱,将被切割的管柱一次性起出,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而且对切割位置可实现人为控制。在现场多口井使用中通过对机械内割刀内部结构的不断改进,将对刀头机械施加压力改为水力施加压力,解决了机械内切割工具坐卡确定切割位置困难、刀头加压不均匀、对井内被切割管柱鱼顶不在井口而不能预先施加提拉力导致无法正常切割等问题;同时对切割管柱组合也进行了不断改进和现场试验,解决了切割和打捞需两次完成、效率低和刀头易损的问题,实现了切割打捞一体化施工,有效地保护了割刀刀头,延长了刀头使用寿命,提高了施工效率。目前,青海油田套管切割工艺已逐步替代了通过倒扣解卡打捞处理卡钻事故的传统修井工艺,成为快速解除卡钻管柱事故和取套、换套施工中管柱快速起出套管的首选修井工艺之一。
颜生鹏
关键词:取套
倒扣捞矛的改进与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常规使用的倒扣捞矛,由于其连接结构缺陷、卡瓦牙本体过厚等因素。对于打捞因腐蚀、结垢等原因造成管柱连接螺纹粘扣、管柱微变形使内径变大、打捞鱼腔过深等,导致矛杆先期断裂损坏、卡瓦无法到达打捞鱼腔等导致打捞失败。通过改变连接形式,增强了矛杆的抗扭强度,杜绝了断矛杆的工具事故;矛杆加长后,针对注水封隔器穿越打捞效果明显;套管捞矛卡瓦上端增加弹簧,使卡瓦始终存在向下的推力,确保卡瓦进鱼腔后正常咬合鱼腔内壁,提高了打捞倒扣效率。
颜生鹏刘君林胡科锋李国平
关键词:打捞工具抗扭强度连接形式落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