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善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保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4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语文
  • 3篇语文新课程
  • 3篇课程
  • 3篇口语
  • 2篇新语
  • 2篇心理
  • 2篇世说新语
  • 2篇小说
  • 2篇鲁迅小说
  • 2篇教育
  • 2篇口语交际
  • 2篇交际
  • 2篇教学
  • 2篇《世说新语》
  • 1篇新课改
  • 1篇心理透视
  • 1篇心理因素
  • 1篇心理因素分析
  • 1篇学习观
  • 1篇艺术

机构

  • 10篇保定学院
  • 1篇保定市第三中...

作者

  • 10篇刘善华
  • 2篇许建中
  • 1篇齐春娥
  • 1篇左松涛
  • 1篇王雅娟
  • 1篇王柏秋
  • 1篇申莉

传媒

  • 2篇时代文学
  • 2篇前沿
  • 2篇龙岩学院学报
  • 1篇作家
  • 1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语交际的心理透视被引量:2
2008年
口语交际是指人们通过口语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语言是人脑的一种特有功能,口语表述中,不仅要活跃脑细胞、开发左右脑能量还要科学用脑。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成功的口语交际,在开发智力因素(思维的灵活和敏捷等)的同时,还要提高人的非智力因素(自信、积极的心态等),因为,口语交际需要的综合素养中,心理素养起着支配和决定作用。
刘善华
关键词:口语交际心理
语文新课程体验性目标的评价实施与体制性障碍
2008年
"体验性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语文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对其评价主要把握内容和特点;实施中要注意层次、整合和程序的明确性。评价实施这一目标存在许多体制性障碍。
刘善华左松涛
关键词:体验性目标
《呐喊》《彷徨》的结尾艺术
2008年
  鲁迅的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著称,在新文学起步之时就表现出了超时代的成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这些魅力又常常在作品的结尾熠熠生辉.……
刘善华齐春娥
关键词:《呐喊》《彷徨》鲁迅小说鲁迅著作结尾艺术
语文新课程知识能力目标的评价与实施
2007年
知识能力目标是语文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基础目标,又叫结果性目标。对它的评价主要看教师设计的学懂、学会和会学三个台阶目标是否准确和完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制定目标的梯度、目标的完整性和目标预定与生成的关系。
刘善华申莉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
口语表达的心理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口语表达是人们通过口语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语言是人脑的一种特有功能,在口语表达中,要科学用脑。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成功的口语表达在训练思维的同时,还能培养人们自信、积极的心态。
刘善华
关键词:口语表达心理
新课改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四个矛盾被引量:3
2008年
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解决四个矛盾:"教育机会均等"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矛盾;大班额环境与个性化教学之间的矛盾;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与学校领导教育观念、管理方法落后的矛盾;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与素质教育对教师要求高的矛盾。
刘善华王柏秋
关键词:新课改素质教育
鲁迅小说与《世说新语》
2008年
《世说新语》作为中国古代志人小说的典范之作在艺术上给了鲁迅创作很大的启示。本文拟从写作目的、写作手法两方面,分三点即以片段志人、以形摹神、以空白含无穷蕴意,研究探讨《世说新语》与鲁迅小说的传承关系。
刘善华
关键词:《世说新语》鲁迅小说片段
借鉴建构主义学习观 改进《语文教学论》教学被引量:2
2007年
当代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在建构性教学中相互作用,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这对我国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高等师范教育专业《语文教学论》的教学中,借鉴建构主义者开发的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认知学徒(Cognitive Apprenticeship)等教学模式,尝试教学方式的改革,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教学效果。
许建中刘善华
关键词:建构主义《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
论语文新课程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被引量:1
2009年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成分。社会发展和进步对未来人才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口语交际教学,需要优化教学策略,将口语交际专题活动与融合性训练结合起来,将全员关注与重点指导、分批提高结合起来,注重引导学生在日常口语交际实践中培养良好习惯,并改进口语交际学习的评价方法,将口语交际能力纳入语文学习评价之中。
许建中刘善华
关键词: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让生命之美尽情绽放——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的个体生命意识
2008年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极生动地展现了魏晋时期的时代风貌与人物精神,对魏晋人的个体生命意识我们也可从中略见一斑。魏晋人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体悟生命之美,魏晋人在无拘无束中求得生命的解放。魏晋人的个体生命意识,对今人尤有启迪意义。
刘善华王雅娟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人生命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