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随着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广泛应用及迅速发展,腔内治疗已成为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一线治疗方法。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的预后除了依赖于术前个体化方案的制定和术中操作者的经验,更依赖于手术指征及时机的掌握。对于急性期复杂性B型夹层,提倡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行TEVAR手术;对于急性期非复杂性B型夹层是否可行TEVAR手术仍存在争议。文章主要就急性期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计博斓田民刘训强
- 关键词: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血管成形术
- 腹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
-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4月中心收治的腹主动脉夹层9例,综合多种腔内治疗技术进行治疗,随访并讨论AAD腔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37个月,1例出现接腿处少量内漏,...
- 张金辉刘训强田民徐红宇田燕陈宦君
- 关键词:腹主动脉夹层临床病理腔内治疗疗效评价术后随访
- 文献传递
- 第372例:腹痛-近肾腹主动脉闭塞-Riolan动脉弓窃血被引量:2
- 2016年
- 患者女,60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2年余,加重1个月余"于2016年2月19日入院。患者近2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进食或行走后明显,多次在外院诊治,诊断为"胃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可稍缓解。近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反酸、胸部烧灼感,乏力、乏味,无咯血、出血及血便,伴胸闷、心慌、头昏、头晕,伴腰部及下肢疼痛,可耐受,无发热。
- 刘训强张金辉王冀锋陈宦君毛志坚谭晶田民
- 关键词:动脉闭塞动脉弓腹痛上腹部胀痛对症支持治疗下肢疼痛
- 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巨大肺动静脉瘘1例
- 目的总结1例巨大肺动静脉瘘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巨大肺动静脉瘘1例,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情况。结果胸部增强CT显示左下肺一巨大块影,块影见两条血管相连,引入血管为肺动脉,引出血管为肺静脉。予...
- 邢西迁田民肖谊杨志坚魏星吴绪伟
- 完全穿刺技术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管缝合器完全穿刺技术缝合股动脉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外科184例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血管缝合器缝合穿刺股动脉,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 184例患者术中穿刺缝合单侧股动脉127例,术中穿刺缝合双侧股动脉57例,术中一侧股动脉使用2把血管缝合器184例,缝合器缝合完毕后立即停止出血170条,压迫5 min止血13条,压迫10 min止血1条,成功率100%,术中使用1把缝合器缝合完毕后立即停止出血51条,压迫5 min止血5条,压迫10 min止血1条,成功率100%,预埋1把血管缝合器时间为1.5 min,术后缝合推结时间1 min.术中无一条中转切开缝合,6条术后出现血肿,未治疗约2周后消退.术后随访3~36个月.3条动脉下肢疼痛经血管彩超或CTA检查证实有股动脉轻中度狭窄,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使用血管缝合器完全穿刺技术在主动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训强陈宦君田民毛志坚张金辉
- 关键词: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 2014年国际主动脉夹层研究协会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治的更新被引量:3
- 2015年
- 1介绍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理想的治疗策略一直在不断变革。对于非复杂性的B型主动脉夹层(主要指无高血压、无灌注不良、无主动脉周围血肿和无难治性疼痛等),现行指南推荐保守治疗。这些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院内生存率达到90%~98%。
- 张金辉金辉田民陈宦君毛志坚
- 关键词:主动脉
- 孤立性髂动脉瘤介入治疗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孤立性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介入科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孤立性髂动脉瘤39例,术后3个月、6个月及之后的每年对病人进行随访,探讨相关治疗方法。结果 39例病人分型有1A:Ⅰ型1例,1B:Ⅱ型8例,1D:Ⅳ型17例,2B:Ⅱ型2例,2D:Ⅳ型1例,2E:V型10例。平均瘤体最大直径为(42.4±11.2)mm(23.0~77.0 mm)。39例病人均顺利完成介入手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中保留双侧髂内动脉1例,保留一侧髂内动脉29例,双侧髂内动脉均封闭9例,术中行一侧髂内动脉栓塞9例,行双侧髂内动脉均栓塞1例,手术时间为(49.0±17.0)min(35.0~87.0 min),术后随访(31.9±17.7)个月(5~69个月),术后除1例左髂动脉瘤破裂且合并肾衰竭的病人死亡,其余病人均好转出院,复查CTA示髂动脉瘤被完全封闭,支架形态位置良好,无内漏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孤立性髂动脉瘤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CT等检查能够早期诊断。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应注意在术前根据髂动脉瘤的累及范围,近远端有无足够的锚定区进行分型,并对不同分型进行有差别的个体化治疗。
- 刘训强陈宦君张金辉张丽琼杨瑛王冀锋纪敏杨春鑫田民朱恩帅李翠红
- 关键词:孤立性髂动脉瘤介入治疗
-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25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4年11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血管介入科实施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254例的治疗效果.结果 254例患者中253例成功植入覆膜支架,成功率99.6%,1例因降主动脉迂曲未成功置入覆膜支架,术中置入1个覆膜支架229例,置入2个覆膜支架24例,覆膜支架远端先置入限制性裸支架38例,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置入烟囱支架32例,术后左锁骨下动脉置入烟囱支架6例,手术时间30-108 min,平均48min,术中出血10-50 m L,平均20 m L,2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并安全返回病房,术后4 d死亡1例,其余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232例2-48个月,23例死亡(其中包括置入支架不成功1例),其余均健在.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具有疗效确切、微创、操作简便、安全、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近期、中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尤其适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患者.
- 刘训强陈宦君刘斌田民毛志坚张金辉
- 关键词:腔内隔绝术
- 宫颈和疤痕妊娠动脉栓塞治疗中供血动脉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宫颈和疤痕妊娠中选择栓塞不同靶动脉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8例宫颈及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8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双髂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宫颈或疤痕妊娠动脉栓塞要根据子宫供血动脉选择不同的介入栓塞术。
- 田民陈宦君伊立文田燕
- 关键词:宫颈妊娠疤痕妊娠介入栓塞术疗效
- 慢性主-髂动脉闭塞症致Riolan弓形成的腔内治疗二例报告被引量:2
- 2016年
- 病例1,女,60岁,因“反复上腹部胀痛2年余,加重1个月余”于2016年2月19日入住我院。既往史:高血压10余年。查体:脉搏79次/min,律齐;血压147/73mmHg(1mmHg=0.133kPa);双下肢无水肿,皮温皮色可,肌力正常,活动可;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左侧踝肱指数(ABI)为0.93、右侧ABI为0.88。腹部CT血管造影(CTA)示(图1):腹主动脉下段附壁血栓形成并中重度狭窄,腹主动脉中下段钙化,双侧肾动脉未见明显狭窄,侧支循环建立,肠系膜下动脉扩张,肠系膜分支动脉显影欠佳。
- 张金辉刘训强王冀锋纪敏陈宦君杨春鑫毛志坚田民
- 关键词:腔内支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