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园

作品数:12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血清
  • 2篇炎症
  • 2篇肺炎
  • 2篇COPD患者
  • 2篇茶碱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低氧
  • 1篇低氧性
  • 1篇低氧性肺动脉
  • 1篇低氧性肺动脉...
  • 1篇动脉
  • 1篇多索茶碱
  • 1篇多态
  • 1篇胸膜
  • 1篇胸膜活检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胸腺肽
  • 1篇血清浓度

机构

  • 1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1篇张园
  • 3篇朱天吉
  • 3篇张卿
  • 3篇郝璐
  • 2篇郝璐
  • 1篇成忠红
  • 1篇鲍琢
  • 1篇程丽

传媒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征及TGF-β1/Smads通路变化
2023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规范性地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7 d的60例患者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组,其余60例患者为支原体肺炎(MPP)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从2022年在医院进行查体的健康人群中选择6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生命质量进行评估,测定三组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与mRNA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RMPP组临床症状发生率大多高于MPP组(P<0.05);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MPP组,MPP组高于RMPP组(P<0.05);MPP组和RMPP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水平均要高于对照组,IL-1β低于对照组(P<0.05);RM-PP组CD3+、CD4+、CD8+水平最低,低于对照组与MPP组,CD4+/CD8+对照组最低,RMPP组最高(P<0.05);MPP组和RMPP组TGF-β1、Smad3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Smad7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P感染与患者体内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可介导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免疫反应.
代春英程丽朱天吉张园成忠红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机制
miR-451、miR-223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及预后评估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R)-451与miR-223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的137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根据其28 d内死亡、存活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30例)、存活组(107例),另选同时间段来院体检健康者46例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于入院当日测外周血miR-451、miR-223水平(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比较不同受试者miR-451、miR-223水平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iR-451、miR-223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外周血miR-451与miR-223水平明显更高(P<0.05)。两组患者年龄、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miR-451、miR-223有显著差异(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年龄更高、尿素氮、血肌酐、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外周血miR-451与miR-223水平明显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APACHEⅡ评分、miR-451、miR-223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miR-451呈负相关性,与miR-223水平呈正相关性(r=-0.978、0.635,P<0.05),APACHEⅡ评分与miR-451、miR-223关系紧密,APACHEⅡ评分与miR-451、miR-223关系紧密。ROC曲线结果显示,miR-451、miR-223单独、联合预测预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0.755、0.947,特异度为0.813、0.888、0.925,敏感度为0.733、0.807、0.657,预测价值较好。结论脓毒症患者miR-451、miR-223水平存在异常表达,miR-451、miR-223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对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鲍琢张园
关键词:脓毒症预后
多索茶碱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38
2018年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患者进行登记。研究对象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多索茶碱与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接受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持续治疗10天。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更明显地改善肺功能:FEV1%、FVC%pred、FEF%pred和MMEF%pred(P<0.05)。在动脉血气指数中也观察到同样的疗效:包括Pa O2、Sa O2和Pa CO2(P<0.05)。结论采用多索茶碱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衰竭的状况。
郝璐张园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索茶碱雾化吸入
炎症细胞因子CRP/IL-6/IL-10多态性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易感性及严重程度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IL-6/CRP/IL-10多态性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易感性及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366例CAP患者作为CAP组,另选同期40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对所有受试者的CRP 1059G/C、IL-6-597G/A和IL-10-592C/A进行基因型分析,收集所有受试者临床资料,并采用CURB-65和PSI评分衡量CAP患者易感性、严重程度及预后。结果 CAP组IL-6-597G/A的AA+AG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A等位基因可能是发生CAP的危险因子。CAP组IL-10-592C/A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SCAP组(重症肺炎组)的死亡率、呼吸衰竭比率、脓毒性休克比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比率、APACHEⅡ评分和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NSCAP(非重症肺炎组)组(均P<0.05)。SCAP组中IL-6-597G/A A等位基因携带者分布频率高于NSCAP组(P<0.05)。IL-10-592C/A在SCAP组中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的频率均明显高于NSCAP组(均P<0.05)。携带IL-6-597G/A突变基因型(GA+AA)的肺炎患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沉均明显高于野生基因型携带者GG(均P<0.05)。携带IL-6-597G/A突变基因型(GA+AA)的患者在死亡组中的比例远高于存活组(P<0.05)。携带IL-6-597G/A突变基因型(GA+AA)的肺炎患者CURB-65和PSI评分均明显高于野生基因型携带者GG(均P<0.05)。此外,携带IL-10-592C/A突变基因型(CA+AA)的肺炎患者CURB-65和PSI评分也均明显高于野生基因型CC携带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IL-6-597G/A和IL-10-592C/A与CAP的发生发展以及严重程度相关,而CRP 1059G/C则与CAP的发生发展以及严重程度无关。
张园郝璐
关键词:炎症细胞因子IL-6CRPIL-10社区获得性肺炎遗传多态性
氨茶碱联合胸腺肽对老年COPD患者IL-6、SAA及hs-CRP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氨茶碱联合胸腺肽对老年COPD患者IL-6、TNF-α、SAA、hs-CRP以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氨茶碱联合胸腺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hs-CRP、SAA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以及FEV 1/FVC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IL-6、hs-CRP以及TNF-α水平表达均下降,且观察组(12.30±3.02ng/L、1.98±0.53 mg/L、2.12±0.39ng/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6.45±3.56ng/L、2.60±0.34 mg/L、2.98±0.45ng/L),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A水平表达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以及FEV1/FVC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茶碱联合胸腺肽治疗老年COPD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张园郝璐
关键词:氨茶碱胸腺肽COPD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34b-5p、miR-150水平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34b-5p(miR-34b-5p)、微小RNA-150(miR-150)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蒙古族哮喘患者为蒙古哮喘组,以同期本院就诊的汉族哮喘患者120例为汉族哮喘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健康组;RT-PCR法检查所有研究对象PBMC中miR-34b-5p、miR-150表达水平;肺功能仪检测各组肺功能指标;ELISA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IFN-γ、IL-2、IL-4、IL-13的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评价miR-34b-5p、miR-150表达水平对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汉族哮喘组和蒙古哮喘组患者miR-34b-5p、IFN-γ、IL-2水平及FEV1%均明显低于健康组,miR-150、IL-4及IL-13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蒙古族和汉族患者IFN-γ、IL-2水平及FEV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蒙古族miR-34b-5p显著低于汉族;而miR-150、IL-4及IL-13则显著高于汉族(P<0.05);miR-150为疾病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OR=0.081,P=0.023),而miR-34b-5p为疾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OR=20.898,P=0.015);两族患者开展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均显著优于miR-34b-5p及miR-150单一检测(z=12.257,10.947,P<0.001)。结论:miR-34b-5p及miR-150与内蒙古地区哮喘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且不同种族之间哮喘患者表达水平差异明显,二者联用能对哮喘诊断的效果具有显著提升,并且可用于评价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
张园朱天吉
关键词:蒙古族哮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_2S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BaxmRNA、Bcl-2mRNA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H2S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及凋亡相关基因BaxmRNA、Bcl-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常氧对照组、低氧组及低氧+Na HS组(腹腔注射Na HS并进行低氧处理)。常压间歇低氧法建立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右心导管法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 PAP);分别称量大鼠右心室(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的质量,计算出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HE及弹力纤维+VG染色光镜下观察肺血管形态及肺小动脉平滑肌结构,弹力纤维、肌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情况;RT-PCR方法检测BaxmRNA、Bcl-2mRN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低氧各组较对照组体重明显减轻(P<0.05),但低氧+Na HS组明显高于低氧组(P<0.05),造模前各组大鼠体重无差别(P>0.05)。2低氧各组较对照组m PAP明显升高(P<0.05)、RV/(LV+S)明显增加(P<0.05)。低氧+Na HS组较低氧组m PAP明显降低(P<0.05),RV/(LV+S)明显减少(P<0.05)。3光镜下观察,对照组肺动脉管壁较薄,薄厚均匀,管腔较大。内弹力膜呈平缓波浪状,管壁层次结构清晰;低氧组肺小动脉平滑肌增生,胶原纤维增多,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内弹力膜增厚,外膜胶原纤维增生、沉积,外弹力膜也增厚,内外弹力板间距离均增宽;中膜平滑肌细胞也增生明显,管壁增厚,管腔明显变小,管周水肿。低氧+Na HS组较低氧组上述表现有所缓减。4低氧各组较对照组肺组织Bax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Bcl-2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低氧+Na HS组较低氧组肺组织BaxmRNA表达显著升高,Bcl-2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低氧+Na HS组较对照组大鼠肺组织BaxmRNA、Bcl-2 mRNA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2S可以调节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细胞大鼠肺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axmRNA、Bcl-2mRNA的表达,缓解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起到保护作用。
张园杨敬平张卿
关键词:低氧性肺动脉高压BAXBCL-2
115例经皮针刺胸膜活检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针刺胸膜活检术在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经皮盲穿或B超/CT下经皮胸膜活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取材成功率为100%,恶性肿瘤52例,其中恶性胸膜间皮瘤33例,肺胸膜转移瘤19例(肺腺癌11例,小细胞肺癌5例,肺鳞癌4例),结核性胸膜炎12例,慢性炎症12例,炎性假瘤1例,肌肉、纤维素样等非特异改变38例,明确诊断阳性率为66.9%(77/115)。并发症发生率为4.34%。结论经皮针刺胸膜活检术操作方便,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对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朱天吉张卿张园
关键词:胸腔积液胸膜活检经皮穿刺
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患者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分析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患者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9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患者。在给予两组患者止咳化痰、吸氧、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患者(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及FEV1/FVC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8及TNF-α血清炎症因子出现下降,观察组IL-8及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P-9和TGF-β出现下降,观察组MMP-9和TGF-β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发生自发性气胸1例,慢性呼吸衰竭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45%;对照组发生自发性气胸3例,慢性呼吸衰竭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例,睡眠呼吸障碍1例,发生率为17.78%,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异丙托溴铵辅助治疗COPD的疗效较为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肺功能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园郝璐
关键词:异丙托溴铵炎症因子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和Foxp3的表达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05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健康人群108例作对照组。对受试者进行肺功能测定;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表达;ELISA检测血清浓度;RT-PCR检测Foxp3 mRNA表达,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阻肺患者FEV_1、FEV_1/FVC水平,IL-10、TGF-β浓度,Foxp3 mRNA及蛋白的表达,CD_4^+Treg、CD_4^+CD_(25)^+Treg的表达和CD_4^+CD_(25)^+Treg所占CD_4^+Treg比例显著降低(P<0.01);Foxp3 mRNA和蛋白与肺功能指标FEV_1(%)和FEV_1/FVC(%)以及蛋白与血清细胞因子IL-4、IL-10、IFN-α、IFN-γ和TGF-β均呈一定的正相关(P<0.05)而与FVC(%)和PEF(%)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CD_4^+CD_(25)^+调节性细胞数量减少且血清浓度降低,Foxp3基因表达降低。
郝璐张园
关键词:血清浓度FOXP3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