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
- 作品数:2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金陵协和神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和合本》,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一步——纪念圣经《和合本》出版100周年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论文摘编被引量:1
- 2019年
- 为纪念圣经《和合本》出版100周年,基督教全国两会与联合圣经公会联合举办了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来自学界、教界,以及联合圣经公会共17位代表发表论文,从译经、释经、修订、历史与现实、神学与文化等角度共同探讨了100年来圣经《和合本》在福音传播、教会合一、信徒牧养以及基督教中国化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正视《和合本》的时代局限,从而激励今日中国教会努力培养圣经学者、译者人才,让古老的圣经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里继续发出永恒的光芒。为早飨读者,本刊先行将这次研讨会的论文作了摘编,因时间关系,未经作者过目,如不全面,敬请谅解。
- 本刊编辑部耿卫忠钟志邦汤士文赵晓阳王梓尤垂然游试文革文革严锡禹严锡禹李志刚陈驯谭立铸施尤礼胡应强陈丰盛
- 关键词:发表论文基督教圣经摘编出版
- 清洁的良心与全人的成圣(下)--从中国化的视角看基督教的良心观及其现实意义
- 2021年
- 三、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中良心观的会通尝试良心是基督教与中国道德哲学中共有的观念,而且圣经与传统儒家对良心的阐述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中国人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最常用的表达都和良心有关,如"天地良心""对得起良心""良心谴责""良知泯灭"甚至"丧尽天良",等等。这样,良心观念或可以成为基督教中国化在伦理方面的一个会通尝试。
- 文革
- 关键词:传统儒家成圣道德判断
- 丁光训主教对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反思被引量:1
- 2014年
- 丁光训主教是中国基督教著名的领袖和神学家,他对基督教的中国化和社会化做出了自己独到的神学反思。他的社会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教会在社会中的自我理解,具体涉及到建设中的中国后宗派基督教的民族性身份和教会性身份问题。首先来看中国基督教的民族性身份问题。
- 文革
- 关键词:基督教神学家丁光训主教身份问题
- 何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试论赵紫宸先生中国化的婚姻伦理观
- 2019年
-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快速转型,当代人的婚姻状况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尤其是传统文化中关于美好婚姻的意义理解已经被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冲淡了很多。本文尝试从真爱婚姻、两性契合、有节有义和伦理责任四个方面来阐述赵紫宸先生的婚姻伦理思想,思考何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以冀发出基督教婚姻伦理的声音,为社会的稳定和伦理的重建做出贡献。
- 文革
- 关键词:上帝形象婚姻关系基督教
- 马丁·路德的天职观及其在基督教中国化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 2017年
- 一、引言
马丁·路德倡导欧洲宗教改革至今已有500年。众所周知,路德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教会内在的教义反思和道德重建,也为欧洲进入现代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两个方面可以同时在路德具广泛影响力的神学突破之一——对基督教天职观念的理解上呈现出来。
- 文革
- 关键词:基督教路德天职宗教改革道德重建
- “文本世界”与“读者世界”的意义连接~1——谈谈后自由主义神学释经的叙事进路及其对中国基督徒的启发
- 2019年
- 一、引言中国文化在历史上主要通过两种传统方式得以传递;一种是正式的文字记载和经典注释,另一种是民间口传。这两种方式往往都会涉及到一种叙事方法,俗称讲故事,这一方法在口传方式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运用这一方法时,现场生动的语言描述和情景呈现往往使听者着迷并被吸引进叙事的情节中,使他们内心产生情感共鸣,使他们能够对与自己产生意义关联的文本和剧情印象深刻并长久记忆。
- 文革
- 关键词:情感共鸣文本世界叙事方法
- 坚定信仰,彼此相顾——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之时的神学思考
- 2020年
- 在疫情期间,基督徒一方面应该仰望那位信实的主;另一方面"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2020年注定要成为不会被历史遗忘的一年。自新冠肺炎病毒被发现至今,它已经成为近百年来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的全球性挑战之一。目前,全世界已有几百万人受到感染,数十万人因此失去了生命。不但如此,很多人的家庭、生计、学业和工作等都陷入了一定的困境。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这一人类灾难?如何坚持信仰全能而又慈爱的上帝?
- 文革
- 关键词:基督徒神学行善
- 凝心聚力共奋进 建言献策划前途——中国基督教第十次代表会议代表心声摘录(下)
- 2019年
- 会议通过的关于落实《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的决议意义重大,指出了未来中国基督教的思想建设和工作方向,需要各地教会共同努力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基督教中国化,关键要在“化”字上下工夫,对圣经、教义中有关中国化的内容进行有效诠释,把我们的信仰化作实践,化为正能量,使福音能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沃土里生根成长;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循序渐进开展,不仅体现在神学思想、崇拜礼仪、建筑风格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的回归,把基督教的命运同中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 本刊编辑部唐卫民靳云鹏耿卫忠文革文革嵩志强寇晓东陈美满俞光植张贤升张秀敏
- 关键词:基督教心声策划
- “敬业”精神与基督教工作伦理被引量:1
- 2015年
- 在全球化市场经济大潮中,人的私欲被刺激得不断膨胀,一些人所追求的不再是舍己奉献,而是最大程度的"占有"。在满足人基本生活尊严的前提下,如果工作环境或个人发展空间稍有不如意,人就容易消极抱怨,对工作敷衍了事。这样的工作态度不仅会影响工作单位的信誉,更会影响工作集体的创造力。据盖洛普调查,2012年中国人的敬业率仅为6%,是世界上敬业率最差的国家之一。
- 文革
- 关键词:工作伦理敬业基督教市场经济工作环境
- 清洁的良心与全人的成圣(上)——从中国化的视角看基督教的良心观及其现实意义
- 2021年
- 一、引言基督徒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具体的道德问题时,总会想到从信仰的角度做出判断:一方面我们不想"任意妄为",做违背信仰原则的事,这既不荣耀上帝,也会给自己的灵性带来亏损;另一方面,基督徒借着正确的道德判断和伦理选择,也可以在生活中做出美好的见证,荣神益人。通常基督徒在进行道德判断时都会寻求圣灵的带领,会细心查考圣经中的教导,也会借着理性对伦理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这几个方面并行不悖。
- 文革
- 关键词:道德判断成圣伦理选择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