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晓敏
作品数:
4
被引量:8
H指数:1
供职机构:
武汉工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合作作者
沈豫立
武汉工学院
周世权
武汉工学院
赵卫
武汉工学院
王从祥
武汉工学院
叶卫平
武汉工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金属学及工艺
2篇
机械工程
2篇
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2篇
汽车
2篇
铝合金
2篇
合金
1篇
代用品
1篇
氮碳共渗
1篇
低碳钢
1篇
新市场
1篇
渗层
1篇
碳钢
1篇
铜合金
1篇
汽车材料
1篇
汽车工业
1篇
汽车用
1篇
热交换
1篇
热交换器
1篇
显微组织
1篇
相互作用
1篇
铝材
1篇
节能
1篇
共渗
机构
4篇
武汉工学院
作者
4篇
沈豫立
4篇
程晓敏
3篇
周世权
1篇
王从祥
1篇
吴丰顺
1篇
赵卫
1篇
高翔
1篇
叶卫平
传媒
3篇
武汉工学院学...
1篇
轻合金加工技...
年份
1篇
1995
2篇
1994
1篇
1992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铝材在汽车中应用的新进展(开发铝材新品种·扩大铝材新用途·拓宽铝材新市场系列文章之十七)
被引量:7
1994年
本文从提高汽车效率,降低油耗(节能)和减少排放(环境保护)的观,支出发,论述了减轻汽车重量的必然性。通过分析日、美等国近10年来汽车铝材化的速度及效果,指出汽车铝材化的现实性。预测在未来10年中世界汽车铝材化率将平均边到15~20%,将使发动机输出功率提高20%左右和降低油耗15~20%。汽车铝材化可能的零部件是车身板件、热交换器、车轮、横梁、进气和排气门、转向节、传动轴、半轴、差速器箱、活塞、连杆、摇臂等。除常规铝合金外,铝基复合材料会较多地应用于发动机零件和轴类零件中。急冷凝固的铝基微晶也将会在汽车活塞、连杆、汽缸套、气门挺杆和汽车空调设备的压缩机叶片、转子等滑动部件上得到应用。
周世权
王从祥
沈豫立
程晓敏
赵卫
关键词:
汽车工业
铝合金
节能
汽车用热交换器以铝代铜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讨论了以铝代铜制造汽车用热交换器的必要性、可行性、效益与市场前景。其结论是肯定的。
沈豫立
吴丰顺
叶卫平
高翔
周世权
程晓敏
关键词:
汽车材料
铝合金
代用品
铜合金
奥氏体氮碳共渗层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1992年
本文研究了奥氏体氮碳共渗新工艺,运用 X 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和透射电镜等实验手段分析了渗层的相组成、相的分布形态和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共渗后表面化合物层由ε和γ'相组成,γ'以颗粒状分布于ε晶粒中;次表层的残余奥氏体中有丰富的孪晶、位错等亚结构;共渗后的渗层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能。
程晓敏
沈豫立
关键词:
奥氏体
氮碳共渗
显微组织
共渗层
低碳钢与固态铝的相互作用
1995年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铝/钢界面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并将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在低于655℃时,铝/钢界面反应方程为:Al+FeFeAl(β_2),β_2相的长大受铝在β_2中的扩散所控制。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都证实β_2相在界面附近的存在。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对铝/钢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热压力加工工艺等将有理论指导意义。
周世权
程晓敏
沈豫立
关键词:
低碳钢
铝
相互作用
复合材料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