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瑾
- 作品数:22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纺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酚醛基活性炭纤维静电纺丝制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酚醛基活性炭纤维(PACF)是由酚醛纤维经固化、炭化及活化所制成的一种孔径均匀、导电性能好、高比表面积的纤维。制备酚醛纤维的方法主要有熔融纺丝法、湿法纺丝法以及静电纺丝法等。其中静电纺丝法由于装置简单、工序较短、直径可控,可制得纳米级纤维的特点而得到广泛研究。本文根据酚醛电纺时纺丝液体系状态的不同分别介绍了溶液静电纺丝法和熔体静电纺丝法的研究进展,并对PACF的制备过程及其特点、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最后阐述了未来发展方向。
- 焦明立张彩云曹健杨凯郑瑾刁泉任东雪
- 关键词:静电纺丝炭化活化
- PLA/PEG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 2009年
- 通过使用端羟基PEG作为引发剂,制备了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并在CHCl3溶液中通过OCN-PEG-NCO作为扩链剂对不同PEG含量的三嵌段共聚物进一步扩链,从而通过两步法合成了分子量可控的多嵌段共聚物.通过FTIR证明了反应过程中,NCO基团和OH基团间发生了反应,最终制备了多嵌段的共聚物.DSC曲线表明,随着PEG含量的增加,材料的Tg大幅下降了26.5℃,同时冷结晶温度和熔点也都出现了降低,热稳定性基本不变.
- 焦明立郑瑾杨凯潘玮张旺玺
- 关键词:增韧
- 原位聚合PA66/SiO_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PA66/S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SEM、TEM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利用DSC分析复合材料的熔融和结晶行为,测试了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探讨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关系.结果表明:当SiO_2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为0.8%时,可以均匀地分散在PA66基体中,SiO_2纳米颗粒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度,改善了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 郑瑾张振亚王龙刘文涛朱诚身
- 关键词:原位聚合纳米复合材料热性能
- 结构-性能思想在纺织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结构决定性能"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学科思想。按照这一学科思想组织编排教学内容,将其渗透到纺织化学的各章节之中,可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 郑瑾王东伟
- 关键词:纺织化学化学教学教学内容化学学科连贯性
- 色纺段彩纱的概念及工艺参数计算被引量:6
- 2017年
- 纺织行业中对于色纺段彩纱所涉及的概念、参数尚不统一,影响着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对色纺段彩纱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并给出了使用建议;描述了段彩纱生产的控制原理;推导了常用参数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段彩纱设计风格的因素,并给出设计实例。
- 厉红英郑瑾张琦
- 关键词:花式纱线工艺参数纺纱工艺
- 辐射降解纤维素磺原酸酯的合成及纺丝再生研究
- 2020年
- 研究了辐射降解技术在粘胶制备工艺上的应用,并比较碱液法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辐射过的浆粕经过碱化以后,可以直接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纤维素磺原酸酯,无需陈化工艺。在磺酸工艺中,碱的浓度可由一般要求的18%~20%降低至14%。二硫化碳的用量可由原来的28%~32%降低至25%。在催熟工艺中,所需熟成时间由一般工艺48h^52h降低在35h-40h。电子束辐射技术不仅可以代替陈化工艺,而且节省原料,提高生产效率。
- 王帅武宗文郑瑾崔国士
- 关键词:粘胶纤维
- 改性蛭石对低质量浓度活性染料废水脱色的研究
- 2010年
-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Br)对蛭石进行改性处理,制得改性蛭石.讨论了振荡时间、改性蛭石投加量和废水pH值对低质量浓度活性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振荡时间为120 min,改性蛭石投加量为2 g/L,废水pH=4的条件下,活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较好.通过对改性蛭石吸附活性染料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探讨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蛭石对活性蓝BR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型等温线,对活性黄3G以及活性红3B的吸附符合Langmuir型等温线;改性蛭石对活性蓝BR、活性黄3G及活性红3B 3种活性染料的吸附速率总体上可用准二级速率方程来描述,其中对活性红3B的吸附速率也可用准一级速率方程来描述.
- 王东伟郑瑾毛志平郑利民
- 关键词:改性蛭石活性染料废水脱色
- 高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被引量:2
- 2010年
- 分析专业导论课开设的背景、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和现状,探讨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为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实践打下基础。
- 郑瑾张燕杰牛建设
- 关键词:高校专业教育
- 原位微悬浮聚合法制备姜黄色素微胶囊被引量:5
- 2019年
-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物为壁材、油性姜黄色素为芯材,在氮气氛围下,制备出天然色素微胶囊,系统研究了搅拌速率、芯壁比、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比例、引发剂含量对其粒径和形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芯壁比为1:4、搅拌速率为800 r/min、引发剂占单体质量分数为1.56%、St:MMA比值为7:1时,所合成的天然色素微胶囊均匀度较好、分散稳定性较高,姜黄色素经包裹后其耐酸碱性、耐光性有很大的改善,且对姜黄色素的色光无影响。
- 郑瑾王杨柳王帅Huw Owens杨凯焦明立张艳丽
- 关键词:天然色素苯乙烯微胶囊
- D5中聚酯结构变化的分子模拟研究
- 2021年
- 为了研究以D5(十甲基环五硅氧烷)为介质的聚酯染色机理以制定合理的染色工艺,探讨了聚酯(PET)在D5中微观结构的变化。通过构建不同比例聚酯、D5、1-甲基萘共存的分子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溶剂、促进剂、温度对聚酯微观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模拟构建的纯PET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实验测得的PET的Tg相吻合;加入D5后,PET的Tg明显下降;继续加入1-甲基萘,Tg进一步降低。单纯D5的加入并没有显著改善PET分子链的运动性能,而1-甲基萘与D5共存时,PET分子链运动性能显著提高。D5与1-甲基萘的存在增加了PET的总自由体积。分子模拟聚酯微观结构发现,D5、1-甲基萘有利于提升聚酯上染速率,降低染色温度,改善染色效果。
- 郑瑾张琦张琦王冬爽杨凯焦明立
- 关键词:聚酯促进剂自由体积